一种集中式空气消毒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94025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9
一种集中式空气消毒方法,包括:将待消毒气体导入集中式空气消毒装置的消毒区段中;同时,向设置于消毒区段内的纳米级液体雾化模块注水,该纳米级液体雾化模块包括多层布水膜,各所述布水膜在上下方向间隔布置;所述布水膜上均布有数个纳米级透水孔,该纳米级透水孔的孔口位于布水膜的下表面;所述布水膜中负载有催化用的金属颗粒,该金属颗粒至少分布于布水膜的下表面以及各纳米级透水孔处;通过注水,使得布水膜的纳米级透水孔中渗出纳米水滴;纳米水滴经原位催化产生双氧水,并分解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中式空气消毒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消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中式空气消毒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人们越来越重视对所处特殊封闭空间(如高层住宅、商住楼和医院)环境空气中细菌和病毒的去除效果。
[0003]当前对于特殊封闭空间中空气消毒的手段可分为分散式地输入能量和投加物质两种。对于输入能量消毒方面,最常见的可以通过在空间中安放紫外灯管,利用紫外线的辐照作用进行消毒。然而,细菌和病毒是极微小的固体,与空气是两个相态,在空气中它们以气溶胶的形式存在。在空气中进行紫外灯辐照消毒可视作气

固相反应。而气固相反应本身效率本就普遍低于在液相中的反应,加之由于空气中所存在的气溶胶颗粒对于光线的折射,使得能量利用率进一步降低,故需要额外增加辐照功率才可以达到目标中的消毒效果。对于投加物质消毒方面,最为有代表性的是向空间中喷洒消毒酒精、福尔马林或次氯酸钠溶液,或者投加低剂量的臭氧。然而,这些消毒剂均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在封闭空间中极易引发累积,从而引起人和动物感官上的不适。由于无色透明的空气流动所带来的目标污染物分布不均,无论是输入能量和投加物质的空气消毒方式,均无法实时调整消毒强度(如加减紫外灯管数量、消毒剂喷洒频次)。因此,分散式地对特殊封闭空间中空气消毒有着显著的局限性。而集中式的空气消毒,藉由新风系统的强制换气性,可将特殊封闭空间中的空气定期纳入通风管道内,并将外界新鲜空气送入封闭空间中。在通风管道中加装消毒装置,即可高效消毒。
[0004]再者,将目标反应引入液相中进行可提高反应效率。藉由无差别强氧化攻击性,羟基自由基
·
OH在常温常压液相中具有高效的杀灭细菌和病毒的效果,且无其它二次污染物产生。
·
OH主要是通过前体物主要是双氧水断裂过氧键而产生的。而液相中双氧水主要是依靠外界投加而产生。但双氧水本身是易制爆药品,储运中有一定的安全风险;同时双氧水在储存中可能会部分无效分解为氧气和水,有变质风险。因此,研发原位生成双氧水后立即原位用于产生
·
OH杀灭细菌、病毒,消除了双氧水储运的风险,是当前消毒行业的重点技术。目前,以电

Fenton为代表的氧气二电子还原原位双氧水产生、利用技术是当前的主流。但由于该技术操作较为复杂,且电极材料耐用性仍在探索中,附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实际使用。而以投加有机物,如羟胺、氮三乙酸、乙二胺四乙酸或乙二胺二琥珀酸等有机物虽也可加速氧气二电子还原原位产生双氧水,但其投加量无法精准控制,极易加过量后引起新的出水有机污染。
[0005]本专利技术着眼点在于通过将水在空气中纳米化,使之自发产生羟基自由基,用于杀灭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中式空气消毒方法。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集中式空气消毒方法,包括:
[0009]将待消毒气体导入集中式空气消毒装置的消毒区段中;
[0010]同时,向设置于消毒区段内的纳米级液体雾化模块注水,该纳米级液体雾化模块包括多层布水膜,各所述布水膜在上下方向间隔布置;所述布水膜上均布有数个纳米级透水孔,该纳米级透水孔的孔口位于布水膜的下表面;所述布水膜中负载有催化用的金属颗粒,该金属颗粒至少分布于布水膜的下表面以及各纳米级透水孔处;通过注水,使得布水膜的纳米级透水孔中渗出纳米水滴;
[0011]纳米水滴经原位催化产生双氧水,并分解产生
·
OH,待消毒气体经
·
OH消毒后,排至大气中。
[001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出气还可通过管路回到消毒区段内进行循环处理。
[001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可通过加压风机使进入消毒区段的气体呈正压,借此设计,可通过高压(≤30MPa)进一步实现对微生物的消杀。
[001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将待消毒气体导入消毒区段之前,先对待消毒气体进行过滤,去除颗粒物。所述过滤通过一过滤模块实现,该过滤模块设置于所述消毒区段的气体入口前端。过滤模块可以是填料过滤装置或/和喷淋装置。填料可以是活性炭、沸石分子筛等,用于过滤颗粒物,为提高过滤效果,还可辅以喷淋装置进行喷淋过滤,以进一步去除空气中颗粒物和可溶性气体。
[001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消毒区段的出水进入出水消毒池,经普通的紫外或臭氧或二氧化氯或氯气或漂白粉进一步消毒后,将残留在其中的微生物进一步杀灭。出水可进入中间水池暂存,其中大部分经加压水泵回用于消毒区段中的消毒过程,其余被管道收集后或是送入污水站,或是进入市政污水处理系统。由于在处理中难免出现水的消耗,故需要补充部分新鲜水,以维持水量平衡。
[001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纳米级透水孔的孔径为0.1~100纳米。
[001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布水膜中的金属颗粒为已知的过渡金属颗粒,如Fe2O3/ZnO、Pd/In2O3、Fe2O3@UiO

66等,以进行限域催化。
[001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布水膜倾斜设置,具有一倾角,该倾角的角度范围为5~45
°
。通过倾斜的设计可使布水膜上的液滴进行汇集、排出,使在水中的产物及时离开布水膜表面,拉动反应向目标反应方向发生,提高催化反应效率。
[001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纳米级液体雾化模块还可包括一旋转支架,各所述布水膜固定在所述旋转支架上;所述旋转支架的转轴竖直设置,并位于所述消毒区段的上下方向的中心线上。加速液滴汇集,离开表面。
[0020]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1]一、可对诸如医院等场所的空气进行消毒,尤其适用于封闭空间的空气消毒,去除空气中细菌和病毒,并避免了具有刺激性气味消毒剂的投放;
[0022]二、无需额外投加双氧水,降低了运作成本,同时也省去了双氧水储运的成本及风险问题;
[0023]三、省去了投加有机物产生双氧水存在的易投加过量产生有机污染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4]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0025]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消毒区段的示意图;
[0027]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布水膜结合于注水框中的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布水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9]以上附图中:1.消毒区段;2.气体入口;3.气体出口;4.纳米级液体雾化模块;5.布水膜;6.纳米级透水孔;7.金属颗粒;8.注水框;9.出水口;10.过滤模块;11.布气板;12.旋转支架;13.气体回流管道;14.除雾装置;15.出水消毒池;16.中间水池;17.加压泵;18.回流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31]实施例:以下将以图式及详细叙述对本案进行清楚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中式空气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待消毒气体导入集中式空气消毒装置的消毒区段中;同时,向设置于消毒区段内的纳米级液体雾化模块注水,该纳米级液体雾化模块包括多层布水膜,各所述布水膜在上下方向间隔布置;所述布水膜上均布有数个纳米级透水孔,该纳米级透水孔的孔口位于布水膜的下表面;所述布水膜中负载有催化用的金属颗粒,该金属颗粒至少分布于布水膜的下表面以及各纳米级透水孔处;通过注水,使得布水膜的纳米级透水孔中渗出纳米水滴;纳米水滴经原位催化产生双氧水,并分解产生
·
OH,待消毒气体经
·
OH消毒后,排至大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中式空气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出气通过管路回到消毒区段内进行循环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中式空气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加压风机使进入消毒区段的气体呈正压,压力小于或等于30MPa。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中式空气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待消毒气体导入消毒区段之前,先对待消毒气体进行过滤,去除颗粒物。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忻金龙刘锋吴建华张星李大鹏李勇马三剑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东睿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