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式水电站集水井定期排污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93901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式水电站集水井定期排污控制方法,在潜污泵进水口部位安装一根清洁水冲洗管道,并设置一个冲洗阀;在潜污泵出水口后侧安装一个排污阀。定期启动潜污泵之前,先开启冲洗阀对潜污泵口堆积的淤积进行冲刷,以解决潜污泵停运一段时间后,泵口被沉淀物堵塞造成启泵失败的问题;排污完成后,及时关闭排污阀,防止管道内污水返流。冲洗阀、潜污泵、排污阀的定期启停控制均通过流程自动实现,无需水电站工作人员干预。另外,若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冲洗阀、潜污泵、排污阀出现异常时,本发明专利技术控制方法流程可尽量保证冲洗阀、排污阀处于关闭状态,潜污泵处于停止状态,确保设备安全。确保设备安全。确保设备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式水电站集水井定期排污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式水电站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地下式水电站集水井定期排污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一些厂房位于地下隧洞内的水电站,其厂房渗漏排水集水井、机组检修排水集水井、尾调渗漏排水集水井等部位,由于山体内的渗漏水携带有较多的沉淀物,水质较硬,容易在集水井的底部产生污泥淤积。为了避免污泥淤积对排水系统造成的不良影响,一般会在集水井底部安装一台潜水排污泵(简称:潜污泵),水电站工作人员定期按要求手动操作启动各排水系统潜污泵运行排污。
[0003]但这种手动定期启动潜污泵排污方式,耗费较大人力,工作效率低下。并且潜污泵停运一段时间后,泵口容易被沉淀物堵塞,容易造成启泵失败。且某些地下式水电站潜污泵排污管道较长,潜污泵停运后,容易出现管道内部分污水返流,从而影响定期排污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式水电站集水井定期排污控制方法,以期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地下式水电站集水井定期排污控制方法,包括:
[0007]步骤1:对潜水排污系统控制流程进行初始化;
[0008]步骤2:统计潜水排污泵累计停运时长,若潜水排污泵累计停运时间超过设定值T1,则跳转至步骤3,否则,继续执行步骤2;
[0009]步骤3:判断地下式水电站集水井定期排污控制设备是否满足启动条件,如满足启动条件,则跳转至步骤4;
[0010]步骤4:检测冲洗阀是否处于全开状态,若冲洗阀未处于全开状态,则跳转至步骤5;
[0011]步骤5:输出开启冲洗阀操作;
[0012]步骤6:监视开启冲洗阀操作的时长,若该时长超过冲洗阀开启最大允许时长T2,则跳转至步骤7;
[0013]步骤7:冲洗阀开启失败故障报警,然后跳转至步骤30;否则跳转至步骤4,继续开启冲洗阀操作,直至冲洗阀开启至全开位置;若步骤4冲洗阀处于全开状态,则跳转至步骤8;
[0014]步骤8:对潜污泵口堆积的淤积进行冲洗,若冲洗时间到预设值T3,则跳转至步骤9;否则,继续执行步骤8;
[0015]步骤9:检测冲洗阀是否处于全关状态,若冲洗阀未处于全关状态,则跳转至步骤10;
[0016]步骤10:输出关闭冲洗阀操作;
[0017]步骤11:监视关闭冲洗阀操作的时长,若该时长超过冲洗阀关闭最大允许时长T4,则跳转至步骤12;
[0018]步骤12:冲洗阀关闭失败故障报警,然后结束地下式水电站集水井定期排污控制流程;否则跳转至步骤9,继续关闭冲洗阀操作,直至冲洗阀关闭至全关位置;若步骤9冲洗阀处于全关状态,则跳转至步骤13;
[0019]步骤13:检测排污阀是否处于全开状态,若排污阀未处于全开状态,则跳转至步骤14;
[0020]步骤14:输出开启排污阀操作;
[0021]步骤15:监视开启排污阀操作的时长,若该时长超过排污阀开启最大允许时长T5,则跳转至步骤16;
[0022]步骤16:排污阀开启失败故障报警,然后跳转至步骤30;否则跳转至步骤13,继续开启排污阀操作,直至排污阀开启至全开位置;若步骤13排污阀处于全开状态,则跳转至步骤17;
[0023]步骤17:检测潜污泵是否处于运行状态,若潜污泵未处于运行状态,则跳转至步骤18;
[0024]步骤18:输出启动潜污泵操作;
[0025]步骤19:监视启动潜污泵过程所耗时长,若该时长超过T6,则跳转至步骤20;
[0026]步骤20:潜污泵启动失败故障报警,然后跳转至步骤30;否则跳转至步骤17,继续启动潜污泵操作,直至潜污泵启动完成,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若步骤17潜污泵处于运行状态,则跳转至步骤21;
[0027]步骤21:启动潜污泵开始对地下式水电站相应集水井进行排污,若潜污泵运行时间到则跳转至步骤22;否则继续执行步骤21;
[0028]步骤22:检测潜污泵是否处于停止状态,若潜污泵未处于停止状态,则跳转至步骤23;
[0029]步骤23:输出停止潜污泵操作;
[0030]步骤24:监视停止潜污泵过程所耗时长,若该时长超过T8,则跳转至步骤25;
[0031]步骤25:潜污泵停止失败故障报警,然后结束地下式水电站集水井定期排污控制流程;否则跳转至步骤22,继续停止潜污泵操作,直至潜污泵停止完成,处于停止状态;若步骤22潜污泵处于停止状态,则跳转至步骤26;
[0032]步骤26:检测排污阀是否处于全关状态,若排污阀未处于全关状态,则跳转至步骤27;
[0033]步骤27:输出关闭排污阀操作;
[0034]步骤28:监视关闭排污阀操作的时长,若该时长超过排污阀关闭最大允许时长T9,则跳转至步骤29;
[0035]步骤29:排污阀关闭失败故障报警,然后结束地下式水电站集水井定期排污控制流程;否则跳转至步骤26,继续关闭排污阀操作,直至排污阀关闭至全关位置;若步骤26排污阀处于全关状态,则跳转至步骤2,重新开始下新一轮控制循环。
[0036]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0037]步骤30:冲洗阀开启失败、排污阀开启失败、泵启动失败三个故障任意一个出现,均会跳转至步骤30,通过步骤30,会禁止开启冲洗阀输出、开启排污阀输出、启动潜污泵输出,然后强制关闭冲洗阀输出、关闭排污阀输出、停止潜污泵输出;随后跳转至步骤31;
[0038]步骤31:监视强制操作时长,若强制操作时长不超过T
10
,则跳转至步骤32;否则跳转至步骤33;
[0039]步骤32:监视冲洗阀全关、排污阀全关、潜污泵停止状态是否都已出现,若是,则跳转至步骤33,否则跳转至步骤31;
[0040]步骤33:复归所有强制操作输出,包括强制关闭冲洗阀输出、关闭排污阀输出、停止潜污泵输出。
[0041]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42]为了解决手动定期启动潜污泵排污方式的效率低下、启泵容易失败、停泵后污水返流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地下式水电站集水井定期排污控制方法,在潜污泵进水口部位安装一根清洁水冲洗管道,并设置一个冲洗阀;在潜污泵出水口后侧安装一个排污阀。定期启动潜污泵之前,先开启冲洗阀对潜污泵口堆积的淤积进行冲刷,以解决潜污泵停运一段时间后,泵口被沉淀物堵塞造成启泵失败的问题;排污完成后,及时关闭排污阀,防止管道内污水返流。
[0043]冲洗阀、潜污泵、排污阀的定期启停控制均通过流程自动实现,无需水电站工作人员干预。另外,若本专利技术所述冲洗阀、潜污泵、排污阀出现异常时,本专利技术控制方法流程可尽量保证冲洗阀、排污阀处于关闭状态,潜污泵处于停止状态,确保设备安全。
附图说明
[0044]图1为一种地下式水电站集水井定期排污控制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式水电站集水井定期排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对潜水排污系统控制流程进行初始化;步骤2:统计潜水排污泵累计停运时长,若潜水排污泵累计停运时间超过设定值T1,则跳转至步骤3,否则,继续执行步骤2;步骤3:判断地下式水电站集水井定期排污控制设备是否满足启动条件,如满足启动条件,则跳转至步骤4;步骤4:检测冲洗阀是否处于全开状态,若冲洗阀未处于全开状态,则跳转至步骤5;步骤5:输出开启冲洗阀操作;步骤6:监视开启冲洗阀操作的时长,若该时长超过冲洗阀开启最大允许时长T2,则跳转至步骤7;步骤7:冲洗阀开启失败故障报警,然后跳转至步骤30;否则跳转至步骤4,继续开启冲洗阀操作,直至冲洗阀开启至全开位置;若步骤4冲洗阀处于全开状态,则跳转至步骤8;步骤8:对潜污泵口堆积的淤积进行冲洗,若冲洗时间到预设值T3,则跳转至步骤9;否则,继续执行步骤8;步骤9:检测冲洗阀是否处于全关状态,若冲洗阀未处于全关状态,则跳转至步骤10;步骤10:输出关闭冲洗阀操作;步骤11:监视关闭冲洗阀操作的时长,若该时长超过冲洗阀关闭最大允许时长T4,则跳转至步骤12;步骤12:冲洗阀关闭失败故障报警,然后结束地下式水电站集水井定期排污控制流程;否则跳转至步骤9,继续关闭冲洗阀操作,直至冲洗阀关闭至全关位置;若步骤9冲洗阀处于全关状态,则跳转至步骤13;步骤13:检测排污阀是否处于全开状态,若排污阀未处于全开状态,则跳转至步骤14;步骤14:输出开启排污阀操作;步骤15:监视开启排污阀操作的时长,若该时长超过排污阀开启最大允许时长T5,则跳转至步骤16;步骤16:排污阀开启失败故障报警,然后跳转至步骤30;否则跳转至步骤13,继续开启排污阀操作,直至排污阀开启至全开位置;若步骤13排污阀处于全开状态,则跳转至步骤17;步骤17:检测潜污泵是否处于运行状态,若潜污泵未处于运行状态,则跳转至步骤18;步骤18:输出启动潜污泵操作;步骤19:监视启动潜污泵过程所耗时长,若该时长超过T6,则跳转至步骤20;步骤20:潜污泵启动失败故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源泉汪林任刚徐龙李辉王杰飞刘超万鹏王登贤高玲管毓俊明星宇薛云蛟王瑞李思雨王强何亚峰刁何俊李克艳刘雅莉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金沙江川云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