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把手为粘接组合结构的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3756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把手为粘接组合结构的杯子,铝合金把手2和塑料连接件3粘接或一体注塑成型,成为一个把手组件,玻璃杯1为独立部件,把手组件与玻璃杯1粘接后成为一个带把手的玻璃杯。塑料连接件3联接在把手2和玻璃杯1之间可以起到隔热作用,防止杯子倒入热水后热传导致使金属把手烫手;这种组合结构能发挥不同材料的加工工艺和外观处理工艺的特长,可以做到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外观美丽,手感轻盈。手感轻盈。手感轻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把手为粘接组合结构的杯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把手为粘接组合的结构及杯子。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玻璃或陶瓷杯身与把手一般是一体烧结而成,如果是不同材料的把手则通过粘接、铆接、螺丝、挂钩等方式进行安装联接的,而把手材料除玻璃、陶瓷外一般为木材、塑料、不锈钢。一体烧成方式成本低廉生产效率高,但由于把手和杯身为同一种材质,需要一样的烧成工艺,大大限制了外观的可变性。木材把手采用木材直接与陶瓷或玻璃杯身粘接,粘接处需要的面积大,外观粗犷笨重。塑料材质把手大多是通过螺丝、挂钩等方式间接连接,少有直接与玻璃粘接的,由于注塑工艺的限制外观不美观,手感也稍差。不锈钢材质的把手大多是通过螺丝、挂钩等方式以及不锈钢包塑料的结构方式间接连接,结构复杂也不够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粘接把手结构的杯子。将把手与另一个不同材料的部件粘接、或一体注塑成型,然后通过这一个中间部件粘接到杯身上。把手可以单独设计加工,把手和杯身之间的连接部件也可以使用导热不良的材料达到隔热作用,组装后的杯子轻巧美观。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可以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粘接把手的玻璃杯,包括铝合金把手以及与把手粘接在一起或一体注塑成型的塑料连接件,所述塑料连接件又与玻璃杯粘接在一起。
[0005]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把手材料为铝合金。
[0006]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铝合金把手与塑料连接件一体注塑成型。
[0007]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塑料连接件材料为可耐高低温的聚碳酸酯(英文简称PC)。
[0008]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塑料连接件与玻璃杯粘接面的这一侧设有凹槽结构。
[0009]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塑料连接件与玻璃杯的外圆面通过胶水粘接。
[0010]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把手部分的材料可选范围大,设计样式多;把手与塑料连接件组合后再通过粘接的方式与玻璃杯联结,结构简单;塑料连接件3联接在把手2和玻璃杯1之间可以起到隔热作用,防止杯子倒入热水后热传导致使金属把手烫手,此种组合结构可以做到结构简单,外观美丽,手感轻盈。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图。
[001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玻璃杯与把手组件分解图。
[0013]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把手组件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1所示为一种粘接把手的玻璃杯,包括玻璃杯1,铝合金把手2和塑料连接件3。图1是把手组件与玻璃杯1粘接在一起的状态。
[0015]如图2所示,铝合金把手2和塑料连接件3粘接或一体注塑成型,成为一个把手组件,玻璃杯1为独立部件,把手组件与玻璃杯1粘接后成为图1所示的组合状态。
[0016]如图3所示,塑料连接件3与玻璃杯1粘接部位的外弧面一侧31处有多条凹槽结构,此凹槽能容纳胶水并且使胶水不容易流动到凹槽外,既能保证足够的胶水粘接面积,又不外溢,把胶水滴入塑料连接件31处的凹槽内然后与玻璃杯1的外弧面进行对接粘接。
[0017]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铝合金把手2可以独立设计不同的外观,不需要考虑玻璃杯1的制作工艺,只通过塑料连接件3联接两部分,组装方便。这种方式可以灵活运用材料特有的成型工艺和外观处理工艺进行设计加工,提升美观度和手感体验。
[0018]上述优选的实施方式应视为本申请方案实施方式的举例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申请文件公开的内容可以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或变型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凡与本申请方案雷同、近似或以此为基础做出的技术推演、替换、改进等,均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提供一种粘接把手的玻璃杯,包括铝合金把手以及与把手粘接在一起或一体注塑成型的塑料连接件,所述塑料连接件又与玻璃杯粘接在一起。2.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把手材料为铝合金。3.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铝合金把手与塑料连接件一体注塑成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铁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青实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