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硐口免钻孔安装管道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3604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硐口免钻孔安装管道固定装置,属于管道固定安装技术领域;该固定装置包括托板、通长套管、支撑套管、第一可伸缩支撑杆和第二可伸缩支撑杆;通长套管固定连接在托板一侧端面上,托板的另一侧端面用于固定所要安装的管道;通长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可伸缩支撑杆;托板下方通过万向轴固定连接支撑套管,支撑套管下端连接有第二可伸缩支撑杆,第一可伸缩支撑杆和第二可伸缩支撑杆均与硐口内壁相抵接,使托板固定在硐口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须对硐口墙体开孔,也不影响正常段管道支架敷设间距,实现了管道免钻孔安装,解决了目前管道敷设遇硐口时需钻孔施工、稳定性差、适应性差的问题。适应性差的问题。适应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硐口免钻孔安装管道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管道固定安装
,具体为一种硐口免钻孔安装管道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管道安装工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形式的硐口,比如地面建筑工程中的通风口、房屋窗口、残破洞口等,井下工程中的躲避硐、暖风硐、风硐等。由于管道安装工程滞后于主体工程,管道敷设设计通常只考虑常规段管道的固定支架,无法考虑到某些特殊场景(比如硐口)的固定,当现场管道敷设至硐口位置时,无法采用常规支架固定管道,大大增加了现场安装工程的施工难度,同时管道的稳定性无法保障。
[0003]目前工程中管道敷设遇硐口时,常采用直接跨过硐口设支架、管道弯曲绕过硐口、硐口架设钢梁等方式安装管道,这些方式适应性较差,对硐口尺寸或硐口墙体稳定性要求较高。其中:直接跨过硐口设支架,仅适用于硐口宽度小于支架敷设间距的情形,当硐口宽度大于支架敷设间距时,由于硐口位置无法布置支架,导致管道稳定性无法保证;管道弯曲绕过硐口,虽然管道支架得以正常安装,但需设置弯管,增加管道内物体流动的阻力;硐口架设钢梁,需要通过钻孔将钢梁固定在硐口,当硐口墙体稳定性较差时,钻孔会再次降低墙体的稳定性,而且对于一些像井下风硐、古建筑特殊洞口等位置,硐口钻孔行为是不被允许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硐口免钻孔安装管道固定装置,解决目前管道敷设遇硐口时需钻孔施工、稳定性差、适应性差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硐口免钻孔安装管道固定装置,包括托板、通长套管、支撑套管、第一可伸缩支撑杆和第二可伸缩支撑杆;所述通长套管固定连接在托板一侧端面上,托板的另一侧端面用于固定所要安装的管道;所述通长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可伸缩支撑杆;托板下方通过万向轴固定连接支撑套管,支撑套管下端连接有第二可伸缩支撑杆,所述第一可伸缩支撑杆和第二可伸缩支撑杆均与硐口内壁相抵接,使托板固定在硐口内。
[0007]进一步的,所述通长套管与管道轴线平行布置;所述通长套管的长度比托板宽度大0~100mm。
[0008]更进一步,所述通长套管内的中部设有封堵条。
[0009]进一步的,托板下方设有两根第二可伸缩支撑杆,且两根第二可伸缩支撑杆位于管道和通长套管的中间区域。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可伸缩支撑杆和第二可伸缩支撑杆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固定杆、调节杆和微调杆;调节杆一端与固定杆螺纹连接,另一端与微调杆螺纹连接;第一可伸缩支撑杆的固定杆与通长套管相连;第二可伸缩支撑杆的固定杆与支撑套管相连。
[0011]进一步的,微调杆的底面设有脚垫。
[0012]更进一步,所述通长套管两端和支撑套管下侧开口端均设有限位孔,固定杆的连接端也设有限位孔;所述通长套管通过卡销穿过限位孔与第一可伸缩支撑杆固定;支撑套管通过卡销穿过限位孔与第二可伸缩支撑杆固定。
[0013]更进一步,所述固定杆、调节杆、微调杆的材质均为钢管,固定杆和微调杆管径一致,调节杆外径比固定杆内径小2~4mm;调节杆连接在固定杆和微调杆的内部。
[0014]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0015](1)本技术的管道固定装置,利用可伸缩支撑杆将托板固定在硐口内壁,无须对硐口墙体开孔,也不影响正常段管道支架敷设间距,实现了管道免钻孔安装,并保证了管道稳定性,同时具有拆卸方便,可重复使用的特点。
[0016](2)本技术的托板上方在敷设管道的另一端面焊接一根通长套管,通长套管的两侧再通过可伸缩支撑杆固定在硐口内壁,通长套管可确保套管两侧受力在一条直线上,同时可伸缩支撑杆可调整长度,保证了装置在水平方向的稳定性。
[0017](3)本技术的托板下方设有万向轴连接支撑套管,支撑套管再通过可伸缩支撑杆固定在硐口内壁,万向轴可调整下方的可伸缩支撑杆的方向,同时可伸缩支撑杆可调整长度,确保了可伸缩支撑杆能固定到硐口下侧壁最佳位置,对于形状不规则、下侧壁表面不平整的硐口也能较好的固定,即本装置固定不受硐口形状的影响,适应性较高。
[0018](4)本技术的支撑套管布置于托板下方位于管道和通长套管的中间区域,满足杠杆原理,下方的两套可伸缩支撑杆和支撑套管起到了支点作用,稳定性较好,当支点位置向管道侧移动时,装置的支撑能力将明显提高。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所述硐口免钻孔安装管道固定装置的结构平面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所述硐口免钻孔安装管道固定装置的正向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所述硐口免钻孔安装管道固定装置的侧向示意图;
[0022]图中,1

托板;2

通长套管;3

支撑套管;4

万向轴;5

固定杆;6

调节杆;7

微调杆;8

胶垫;9

封堵条;10

限位孔;12

管道;13

螺栓;14

螺母;15

硐口内壁。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
[0024]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硐口免钻孔安装管道固定装置,包括一个托板1、一根通长套管2、两根支撑套管3和四套可伸缩支撑杆。
[0025]所述托板1上方一端面敷设管道12,另一端面焊接一根通长套管2,通长套管2与管道12轴线平行布置、长度比托板1宽度大0~100mm,通长套管2内的中部设有封堵条9。
[0026]现场施工时,托板1的宽度和厚度应根据管道12的管径、重量、硐口附近支架敷设间距等合理确定,以满足支撑强度要求;托板1的长度应根据硐口附近管道12外延距离和本
装置拟安设深度等合理确定,以满足管道敷设稳定性和检修要求。
[0027]通长套管2材质为钢管,管径和厚度应根据管道12的重量、硐口附近支架敷设间距以及托板1下方的两套支撑套管3拟安设位置等合理确定,以满足支撑强度要求;通长套管2的长度最短为托板1宽度、最长为两端伸出托板1宽度50mm(即总长比托板1宽度大100mm);如果通长套管2长度低于托板1宽度,会降低托板1和通长套管2连接的稳定性,如果通长套管2长度过长,不利于安装运输,而且还会增加耗材。封堵条9可以灵活采用胶条、木条、布条等材料,要求设置在通长套管2的中部,两端留有空管长度不低于100mm。
[0028]所述托板1下方、位于管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硐口免钻孔安装管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托板(1)、通长套管(2)、支撑套管(3)、第一可伸缩支撑杆和第二可伸缩支撑杆;所述通长套管(2)固定连接在托板(1)一侧端面上,托板(1)的另一侧端面用于固定所要安装的管道(12);所述通长套管(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可伸缩支撑杆;托板(1)下方通过万向轴(4)固定连接支撑套管(3),支撑套管(3)下端连接有第二可伸缩支撑杆,所述第一可伸缩支撑杆和第二可伸缩支撑杆均与硐口内壁(15)相抵接,使托板(1)固定在硐口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硐口免钻孔安装管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长套管(2)与管道(12)轴线平行布置;所述通长套管(2)的长度比托板(1)宽度大0~100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硐口免钻孔安装管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长套管(2)内的中部设有封堵条(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硐口免钻孔安装管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托板(1)下方设有两根第二可伸缩支撑杆,且两根第二可伸缩支撑杆位于管道(12)和通长套管(2)的中间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硐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泽进钱保娴张泊刘涛牛晋林
申请(专利权)人: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