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用作儿童推车的多功能行李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3585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用作儿童推车的多功能行李箱,适合亲子出行使用,行李箱可让儿童乘坐,箱体可拆卸,拆卸后可作为独立的儿童推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功能行李箱,包括:箱体、拉杆、主轴、靠背、凳面、把手、底架和滚轮;底架在箱体底部,滚轮固定在底架下方,底架可拉长;底架拉长后可使箱体前后轮距离增大;凳面在箱体之上与主轴连接,把手与凳面连接;靠背与拉杆的一段固定;拉杆与主轴连接,可在主轴上移动;主轴立于底架上,可旋转、倾倒。在整体使用时,拉长底架后可增加稳定性,增加置物空间,也可作为踏板多站立一个孩子;箱体可拆卸后,剩余部分可作为儿童推车单独使用,此时底架拉长可作为儿童推车的支撑。底架拉长可作为儿童推车的支撑。底架拉长可作为儿童推车的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用作儿童推车的多功能行李箱


[0001]本技术主要涉及行李箱
,也涉及儿童推车及滑板车。

技术介绍

[0002]父母携带婴幼儿或儿童出行已成为常见现象。然而,他们面临着一个问题:一手推着儿童推车,一手推行李箱,非常不方便。
[0003]传统的行李箱通常不具备儿童乘坐功能,这使得家长在外出旅行时面临很大的不便,因为他们必须同时携带行李箱和抱着孩子或推着儿童推车,在检票、购物、上下车等环节都很不方便。
[0004]此外,当人们到达目的地时,他们希望将行李放置在住所,只携带儿童推车出行。然而,目前市场上很少有可以拆下行李箱并用作儿童推车的产品。
[0005]通常情况下,携带行李箱和儿童推车出门对人们来说是一种负担。目前市场上很少有同时具备行李箱、儿童推车功能,更缺少还能充当滑板的产品。如果能将这些功能结合起来,将会使旅途更加轻松和愉快。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作儿童推车的多功能行李箱,用于解决亲子出行场景,既要携带行李箱又要携带儿童推车,二者功能不能合一的问题;同时,当人们到达目的地时,他们希望将行李放置在住所,只携带儿童推车出行,本技术提供的方案可以拆下行李箱,仅使用儿童推车。
[000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用作儿童推车的多功能行李箱,包括箱体(1)、拉杆(2)、主轴(3)、靠背(4)、凳面(5)、把手(6)、底架(7)和滚轮(8);底架(7)可拉长;可拉长底架(7)在箱体(1)底部,4个滚轮(8)固定在底架(7)下方,底架(7)拉长后可使箱体(1)前后轮距离增大;主轴(3)立于底架(7)上,可旋转、倾倒;凳面(5)固定在主轴(3)顶端,位于箱体(1)上方;把手(6)与凳面(5)连接;靠背(4)固定在拉杆(2)的一段上,可跟随拉杆(2)上下调节高度;拉杆(2)与主轴(3)连接。
[0008]所述行李箱在整体使用时,儿童可坐在箱体(1)上方的凳面(5)上,手握把手(6)背靠靠背(4),家长可通过拉杆(2)或把手(6)推拉行李箱运动,靠背(4)可跟随拉杆(2)上下调节高度;所述行李箱在使用时,若携带年龄较小的婴幼儿,或孩子休息时,可通过旋转并倾倒主轴(3),使得儿童可以仰躺靠坐;所述行李箱箱体(1)可拆下,箱体(1)拆下后可作为儿童推车使用,也可兼具滑板车的功能。
[0009]所述行李箱主轴(3)固定在底架(7)上,可旋转、倾倒。主轴(3)立于底架(7)的一端,主轴(3)下端有主轴旋转件(13)和主轴倾倒转轴(14),当主轴(3)旋转时,凳面(5)及固定其上的把手(6)、拉杆(2)及固定其上的靠背(4)、箱体(1),都随主轴(3)旋转;当主轴(3)在初始位置时,箱体(1)直立,箱体(1)在前后轮之间,凳面(5)在箱体(1)之上,拉杆(2)及固定其上的靠背(4)在箱体(1)及底架(7)的一端;主轴(3)可基于初始位置旋转180度,旋转后
可向底架(7)倾倒一定角度后固定。
[0010]所述行李箱底架(7)可拉长,底架(7)拉长后可使箱体(1)前后轮距离增大。所述行李箱在整体使用时,底架(7)拉长后,可增加稳定性,也可作为踏板多站立一个孩子,也可以作为置物板增加置物空间;所述行李箱将箱体(1)拆下后,剩余部分可作为儿童推车单独使用,此时底架(7)拉长可作为儿童推车的支撑,使儿童推车稳定;所述行李箱将箱体(1)拆下后,剩余部分也可作为滑板车使用,此时底架(7)拉长可作为滑板车踏板,增加脚踏面。
[0011]所述行李箱在使用时,乘坐扶梯、上下列车时,可将底架(7)缩回,此时仅有一个正常行李箱的占地面积。
[0012]所述行李箱箱体(1)可拆卸,箱体(1)拆下后可作为儿童推车使用。箱体(1)拆下后包括拉杆(2)、主轴(3)、靠背(4)、凳面(5)、把手(6)、底架(7)和滚轮(8);底架(7)可拉长;主轴(3)立于底架(7)上,可旋转、倾倒;凳面(5)固定在主轴(3)顶端;把手(6)与凳面(5)连接;靠背(4)固定在拉杆(2)的一段上,可跟随拉杆(2)上下调节高度;拉杆(2)与主轴(3)连接;主轴(3)旋转时,凳面(5)及固定其上的把手(6)、拉杆(2)及固定其上的靠背(4),都随主轴(3)旋转;主轴(3)基于初始位置旋转180度后,再向底架(7)倾倒一定角度后固定,可作为儿童推车使用。
[0013]所述行李箱箱体(1)可拆卸,箱体(1)拆下后也可作为滑板车的使用。箱体(1)拆下后包括拉杆(2)、主轴(3)、靠背(4)、凳面(5)、把手(6)、底架(7)和滚轮(8);底架(7)可拉长,底架(7)拉长可作为滑板车的踏板;凳面(5)固定在主轴(3)顶端,通过凳面转轴(9)连接主轴(3);作为滑板车使用时,可将凳面(5)转至与主轴(3)平行、垂直于底架(7),使底架(7)上有更多站立空间。
[0014]所述行李箱靠背(4)可跟随拉杆(2)上下调节高度,拉杆(2)自上而下包括两段,拉杆(2)第一段可调整手握部分的高度,拉杆(2)第二段与靠背(4)固定;第二段下端通过固定件与主轴(3)连接,使得拉杆(2)及靠背(4)可在主轴(3)方向上下移动,从而调整靠背(4)高度。
[0015]所述行李箱在使用时,若携带年龄较小的婴幼儿,或孩子休息时,可将主轴(3)基于初始位置旋转180度后,凳面(5)及固定其上的把手(6)、拉杆(2)及固定其上的靠背(4)、箱体(1),都随主轴(3)旋转,箱体(1)在前后轮之外,凳面(5)在箱体(1)之上,主轴(3)、拉杆(2)及其靠背(4)在底架(7)与箱体(1)之间,此时将主轴(3)向底架(7)倾倒一定角度后固定,可实现靠背(4)向后斜倾,使得儿童可以仰躺靠坐;此时行李箱随主轴(3)倾倒一定角度,在凳面(5)之下。此时孩子可在行李箱上仰躺靠坐,适用于孩子旅途小憩。
[0016]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主轴(3)倾倒后能更稳定的支撑,主轴(3)或底架(7)上配置有可活动的主轴支撑件(12),可连接主轴(3)和底架(7),使得主轴(3)、底架(7)、主轴支撑件(12)构成三角形,形成稳定支撑结构。
[0017]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主轴支撑件(12)的一端可在主轴(3)或底架(7)上有多个连接点,以调整主轴(3)倾斜角度,从而调整固定在主轴(3)上的凳面(5)的高度,以及平行于主轴(3)的拉杆(2)和靠背(4)斜度。
[0018]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使得箱体(1)拆下后的儿童推车更加便携,凳面(5)和主轴(3)间可通过凳面转轴(9)连接,使得凳面(5)可转至与主轴(3)平行;主轴(3)倾倒角度可为180度,使得主轴(3)与底架(7)平行;把手(6)通过把手转轴(10)与凳面(5)连
接,使得把手(6)与凳面(5)平行并紧贴。通过本段所述技术方案,可将主轴(3)、凳面(5)、把手(6)、底架(7)调整为互相平行状态,以节省空间。
[0019]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使得凳面(5)能更稳定的支撑,主轴(3)或凳面(5)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用作儿童推车的多功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拉杆(2)、主轴(3)、靠背(4)、凳面(5)、把手(6)、底架(7)和滚轮(8);底架(7)可拉长;可拉长底架(7)在箱体(1)底部,4个滚轮(8)固定在底架(7)下方,底架(7)拉长后可使箱体(1)前后轮距离增大;主轴(3)立于底架(7) 上,可旋转、倾倒;凳面(5)固定在主轴(3)顶端,位于箱体(1)上方;把手(6)与凳面(5)连接;靠背(4)固定在拉杆(2)的一段上,可跟随拉杆(2)上下调节高度;拉杆(2)与主轴(3)连接; 所述行李箱在整体使用时,儿童可坐在箱体(1)上方的凳面(5)上,手握把手(6)背靠靠背(4);家长可通过拉杆(2)或把手(6)推拉行李箱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主轴(3)固定在底架(7)上,可旋转、 倾倒;主轴(3)立于底架(7)的一端,主轴(3)下端有主轴旋转件(13)和主轴倾倒转轴(14),当主轴 (3)旋转时,凳面(5)及固定其上的把手(6)、拉杆(2)及固定其上的靠背(4)、箱体(1),都随主轴(3) 旋转;当主轴(3)在初始位置时,箱体(1)直立,箱体(1)在前后轮之间,凳面(5)在箱体(1)之上, 拉杆(2)及固定其上的靠背(4)在箱体(1)及底架(7)的一端;主轴(3)可基于初始位置旋转 180 度, 旋转后可向底架(7)倾倒一定角度后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箱体(1)可拆卸,箱体(1)拆下后可作为儿童推车使用;箱体(1)拆下后包括拉杆(2)、主轴(3)、靠背(4)、凳面(5)、把手(6)、底架(7)和 滚轮(8);底架(7)可拉长;主轴(3)立于底架(7)上,可旋转、倾倒;凳面(5)固定在主轴(3)顶端; 把手(6)与凳面(5)连接;靠背(4)固定在拉杆(2)的一段上,可跟随拉杆(2)上下调节高度;拉杆(2) 与主轴(3)连接;主轴(3)旋转时,凳面(5)及固定其上的把手(6)、拉杆(2)及固定其上的靠背(4),都随主轴(3)旋转;主轴(3)基于初始位置旋转 180 度后,再向底架(7)倾倒一定角度后固定,此状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泱洋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旋转动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