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提花机的连杆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3575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提花机的连杆机构,两套连杆机构分别由一个偏心件、纬向布置的一个连杆和一个摆臂组成,连杆其一端与偏心件活动连接而其另一端与摆臂活动连接,两套连杆机构的偏心件分别固定在毗邻输入轴的同向端上,两个输入轴呈经向、平行布置,两套连杆机构的摆臂各自与摆动机构呈经向、平行布置的二个摆轴中相近的一个摆轴固定连接或者各自与相远的一个摆轴固定连接,两个输入轴位于摆动机构的两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两套连杆机构同步性佳、连接点少、互为反向运动运行平衡,且连杆降至2个以及传动路线短和/或者相当,确保了摆动机构运行平稳,有利于抑制提花机运行震动和噪音及节省电耗。噪音及节省电耗。噪音及节省电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提花机的连杆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提花机的连杆机构,属于提花开口


技术介绍

[0002]请参见申请人于2022年3月15日申请的名称为矮机身低重量高稳定性提花机(申请号2022103097658),该机型的第一偏心轮31、第二偏心轮32装于同一条纵向转轴2上,活动曲柄62a活套在第一纵向摆轴41上,从动曲柄62b固定在第二纵向摆轴42上,其中,第二偏心轮32需依次通过第二横连杆52a、活动曲柄62a、第三横连杆52b和从动曲柄62b才能将运动传递至第二纵向摆轴42。
[0003]由于活动曲柄62a与第一纵向摆轴41为活动连接,并且活动曲柄62a与第二横连杆52a为铰连接,因而存在连接点以及横连杆配置数量多的不足,不但使得第二纵向摆轴42与第一纵向摆轴41同步性提升受制约,而且耗电欠节能,另外,主动固定曲柄61需设置配重体9,进一步增加了电耗;第一偏心轮31到第一纵向摆轴41的传动路线与第二偏心轮32距离第二纵向摆轴42的传动路线存在不相等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申请人针对
技术介绍
述及提花机型结构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提花机的连杆机构。
[0005]为此,作为实现本技术基本构思的第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提花机的连杆机构,一套连杆机构由一个偏心件、纬向布置的一个连杆和一个摆臂组成,连杆其一端与偏心件活动连接而其另一端与摆臂活动连接,其改进点在于:连杆机构有两套,两套连杆机构的偏心件分别固定在毗邻输入轴的同向端上,两套连杆机构的摆臂各自与摆动机构呈经向、平行布置的二个摆轴中相近的一个摆轴固定连接或者与相远的一个摆轴固定连接,两个输入轴位于摆动机构的两外侧。
[0006]两套连杆机构并排相隔或者两套连杆机构的连杆部分重叠布置后,可抑制两套连杆机构在互为反向往复运动时对提花机整机产生不利的震动。
[0007]进一步地,上述两套连杆机构的偏心件分别是曲柄或者是偏心轮,两套连杆机构的曲柄或偏心轮、连杆和摆臂分别可通用互换,在两套连杆机构的摆臂各自与相近的一个摆轴固定连接的条件下,可实现分别由曲柄

连杆

摆臂组成的两套连杆机构的完全对称化。
[0008]作为实现本技术基本构思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提花机的连杆机构,一套连杆机构由一个偏心件、纬向布置的一个连杆和一个摆臂组成,连杆其一端与偏心件活动连接而其另一端与摆臂活动连接,其改进点在于:连杆机构有两套,两套连杆机构的偏心件分别固定在毗邻输入轴的异向端上,两套连杆机构的摆臂各自与摆动机构呈经向、平行布置的二个摆轴中相近的一个摆轴固定连接或者与相远的一个摆轴固定连接,两个输入轴位于摆动机构的两外侧。
[0009]两套连杆机构呈错位、斜对称布置后,有利于合理优化用于两个输入轴的驱动减速装置的布局设计空间。
[0010]进一步地,上述两套连杆机构的偏心件分别是曲柄或者是偏心轮,两套连杆机构的曲柄或偏心轮、连杆和摆臂分别可通用互换。
[0011]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0012]每套连杆机构分别采用相同的一个偏心件、一个连杆和一个摆臂组成,在本技术的其中一套连杆机构中,可将现有技术分体设计的第二、第三横连杆改进为单个连杆并且该单个连杆与现有第二、第三横连杆相比总长度可显著地缩短和/或者相当,改进后的所述连杆用于传动其中一个摆轴,逻辑分析可知,这与用来传动另一个摆轴的连杆在质量上能够实现匹配,因而可摒弃设置于现有活动曲柄上的现有配重体,并且两套连杆机构的传动路线得以缩短和/或者相当,结合每套连杆机构的连杆数量仅为1个,显著节省提花机运行电耗;在本技术的其中一套连杆机构中,取消了现有技术设于一个纵向摆轴上的活动曲柄及该活动曲柄由于需分别铰连接第二横连杆、第三横连杆,因而可相应减少多达三个连接点,从而提升了本技术两套连杆机构的同步性;采用本技术方案后,为实现两个输入轴配置成以摆动机构的两摆轴的轴线间隔中心呈等距离布置而创造条件,但两套连杆机构的互为反向运动平衡,而且摆动机构运行平稳,有利于抑制提花机运行震动和噪音,进而节省电耗。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纸所示下方为前梭口方位,而图纸所示上方为后梭口方位);
[0014]图2是本技术的左视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的右视图;
[0016]图4是曲柄的立体图;
[0017]图5是本技术在图1的基础上的另一种变形俯视结构图;
[0018]图6是本技术在图1的基础上的又一种变形俯视结构图;
[0019]图7是本技术在图6的基础上的再一种变形俯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参阅图1~图5所示,一种用于提花机的连杆机构,一套连杆机构由一个偏心件、纬向布置的一个连杆和一个摆臂组成,连杆其一端(外端)与偏心件活动连接而其另一端(内端)与摆臂活动连接,其改进点在于:连杆机构有两套,两套连杆机构的偏心件分别固定在毗邻输入轴的同向端上,两个输入轴呈经向、平行布置,两套连杆机构的摆臂各自与摆动机构呈经向、平行布置的二个摆轴中相近的一个摆轴固定连接或者各自与相远的一个摆轴固定连接,一个输入轴布置在摆动机构的其中一个外侧,另一个输入轴布置在摆动机构的另一个外侧。
[0021]两套连杆机构的偏心件分别是曲柄(当然还可以是偏心轮)。当两套连杆机构的摆臂各自与二个摆轴中相近的一个摆轴固定连接或者各自与相远的一个摆轴固定连接时,两套连杆机构的曲柄(偏心轮)、连杆和摆臂分别可通用互换(包括尺寸、质量分别相同);两个
曲柄的安装角度相差180
°
,图1、5示出的偏心件为曲柄。
[0022]图1示出了左手边的连杆机构由曲柄31L、连杆32L和摆臂33L组成,曲柄31L的轴孔310L套置并固定在输入轴2L的一端(偏心轴头311L与输入轴2L二者毗邻),曲柄31L的偏心轴头311L由安装在连杆32L外端的轴承(未图示)支承,连杆32L的内端与固定在摆轴4L上的摆臂33L铰接(摆臂33L与摆轴4L相近);右手边的连杆机构由曲柄31R、连杆32R和摆臂33R组成,曲柄31R的轴孔310R套置并固定在输入轴2R的一端(偏心轴头311R与输入轴2R二者毗邻,并且供曲柄31L固定在输入轴2L的所在端与供曲柄31R固定在输入轴2R的所在端为同向端),曲柄31R的偏心轴头311R由安装在连杆32R外端的轴承支承,连杆32R的内端与固定在摆轴4R上的摆臂33R铰接(摆臂33R与摆轴4R相近)。
[0023]按图1实施时,连杆32L与连杆32R长度可相等且均较短,因而左手边的连杆机构与右手边的连杆机构在传动路线方面均较短。
[0024]作为稍有区别于图1所示不同的连接方式,在图5中示出了左手边的连杆32

L、右手边的连杆32

R均采用加长设计,左手边的连杆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提花机的连杆机构,一套连杆机构由一个偏心件、纬向布置的一个连杆和一个摆臂组成,连杆其一端与偏心件活动连接而其另一端与摆臂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连杆机构有两套,两套连杆机构的偏心件分别固定在毗邻输入轴的同向端上,两个输入轴呈经向、平行布置,两套连杆机构的摆臂各自与摆动机构呈经向、平行布置的二个摆轴中相近的一个摆轴固定连接或者各自与相远的一个摆轴固定连接,两个输入轴位于摆动机构的两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花机的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套连杆机构的偏心件分别是曲柄或者是偏心轮,两套连杆机构的曲柄或偏心轮、连杆和摆臂分别可通用互换。3.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哲楠
申请(专利权)人:嵊州市和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