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路PWM同时调节LED亮度与色温的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3411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路PWM同时调节LED亮度与色温的电路,包括暖色温LED照明电路,所述暖色温LED照明电路包括DC12V、电容C1、电容C2、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二极管LED2、发光二极管LED3、电阻R1、三极管Q1、三极管Q2、电阻R3、电容C3、MOS管Q3、电阻R4和电阻R5,DC12V依次串接有电容C1、电容C2、发光二极管LED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路PWM同时调节LED亮度与色温的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技术
,具体为一种单路PWM同时调节LED亮度与色温的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具有色温控制功能的LED灯具,一般会采用两路不同色温的LED灯串,其分别为冷色灯串和暖色灯串,再通过控制不同色温LED灯的亮度实现对整体LED灯具的色温控制,而目前这种控制方式一般是采用两路灯的PWM信号控制,导致总亮度改变比较麻烦,涉及复杂的MCU控制,实现成本较高,同样也会面临亮度调节和色温调节难兼顾的难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单路PWM同时调节LED亮度与色温的电路,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路PWM同时调节LED亮度与色温的电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需要2路PWM驱动,MCU控制复杂,成本高,不实用等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路PWM同时调节LED亮度与色温的电路,包括暖色温LED照明电路,所述暖色温LED照明电路包括DC12V、电容C1、电容C2、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二极管LED2、发光二极管LED3、电阻R1、三极管Q1、三极管Q2、电阻R3、电容C3、MOS管Q3、电阻R4和电阻R5,DC12V依次串接有电容C1、电容C2、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二极管LED2、发光二极管LED3、三极管Q1、电阻R3和MOS管Q后接地,DC12V串接电阻R1、三极管Q2和MOS管Q3后接地,所述电容C1和电容C2均接地,电容C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T1端和T2端。
[0005]优选的,所述电阻R1、三极管Q1、三极管Q2和电阻R3组成是一个约50mA的小电流恒流源,三极管Q1的B极连接在电阻R1与三极管Q2的C极之间,三极管Q2的B极连接在三极管Q1的E极与电阻R3之间。
[0006]优选的,还包括冷色温LED照明电路,所述冷色温LED照明电路包括DC12V、电容C1、电容C2、发光二极管LED4、发光二极管LED5、发光二极管LED6、发光二极管LED7、电阻R2、电容C3、MOS管Q3、电阻R4和电阻R5,DC12V串接电容C1、电容C2、发光二极管LED4、发光二极管LED5、发光二极管LED6、发光二极管LED7、电阻R2和MOS3后接地,MOS管Q3的G极串接电阻R4后接PWM_port端,MOSQ3的G极与MOSQ3的S极之间串接有电阻R5。
[0007]优选的,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二极管LED2、发光二极管LED3、发光二极管LED4、发光二极管LED5、发光二极管LED6和发光二极管LED7均采用2.8V低VF值灯珠。
[0008]优选的,还包括LED驱动控制电路,所述LED驱动控制电路包括降压芯片U1和控制器MCU,降压芯片U1的Vin脚串接二极管D1后接DC12V,降压芯片U1的Vin脚串接电容C4后接地,降压芯片U1的Vout脚串接电容C5及电容C6后接控制器MCU,降压芯片U1的GND脚接地,电容C5和电容C6的另一端均接地,控制器MCU的一端接PWM_port端,控制器MCU的另一端接地。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单路PWM同时调节LED亮度与色温
的电路,通过MCU输出的PWM信号控制,PWM占空比分100级,即0

100%调光,当MCU输出的PWM信号占空比较低时,T1与T2之间电压较低,电流从LED1

3经Q1,R3,Q3到GND,并发出较弱的暖色温光线,而此时,因为LED4

7是由4颗LED串联回路需要导通电压比LED1

3组成3颗串联回路高,冷色温LED截止,随着PWM占空比增加,暖色LED亮度也增加,直至进入到恒流状态,当MCU输出的PWM占空比增加到一定值时,暖色LED1

3电流恒定,亮度也固定了不在增加,此时PWM占空比继续增加,冷色LED4

7会随着电压升高,慢慢变亮,直到升至12V,冷色LED4

7电流达到360mA,对比暖色LED1

3被恒流在50mA,暖色被冷色覆盖,此时冷色LED达到最亮,从而实现低亮暧色

高亮冷色调光要求。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色温电路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LED驱动控制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3]请参阅图1

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单路PWM同时调节LED亮度与色温的电路,包括暖色温LED照明电路,所述暖色温LED照明电路包括DC12V、电容C1、电容C2、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二极管LED2、发光二极管LED3、电阻R1、三极管Q1、三极管Q2、电阻R3、电容C3、MOS管Q3、电阻R4和电阻R5,DC12V依次串接有电容C1、电容C2、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二极管LED2、发光二极管LED3、三极管Q1、电阻R3和MOS管Q后接地,DC12V串接电阻R1、三极管Q2和MOS管Q3后接地,所述电容C1和电容C2均接地,电容C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T1端和T2端。
[0014]电流通过电容C1和电容C2的滤波,流向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二极管LED2和发光二极管LED3,然后通过三级管Q1、电阻R3和MOS管Q3后接地,使得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二极管LED2和发光二极管LED3发出暖色光。
[0015]优选的,所述电阻R1、三极管Q1、三极管Q2和电阻R3组成是一个约50mA的小电流恒流源,三极管Q1的B极连接在电阻R1与三极管Q2的C极之间,三极管Q2的B极连接在三极管Q1的E极与电阻R3之间。
[0016]电阻R1、三极管Q1、三极管Q2和电阻R3组成是一个小电流(约50mA)的恒流源,便于控制电流的稳定,方便LED灯的稳定发亮。
[0017]优选的,还包括冷色温LED照明电路,所述冷色温LED照明电路包括DC12V、电容C1、电容C2、发光二极管LED4、发光二极管LED5、发光二极管LED6、发光二极管LED7、电阻R2、电容C3、MOS管Q3、电阻R4和电阻R5,DC12V串接电容C1、电容C2、发光二极管LED4、发光二极管LED5、发光二极管LED6、发光二极管LED7、电阻R2和MOS3后接地,MOS管Q3的G极串接电阻R4后接PWM_port端,MOSQ3的G极与MOSQ3的S极之间串接有电阻R5。
[0018]电流通过电容C1和电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路PWM同时调节LED亮度与色温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暖色温LED照明电路,所述暖色温LED照明电路包括DC12V、电容C1、电容C2、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二极管LED2、发光二极管LED3、电阻R1、三极管Q1、三极管Q2、电阻R3、电容C3、MOS管Q3、电阻R4和电阻R5,DC12V依次串接有电容C1、电容C2、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二极管LED2、发光二极管LED3、三极管Q1、电阻R3和MOS管Q后接地,DC12V串接电阻R1、三极管Q2和MOS管Q3后接地,所述电容C1和电容C2均接地,电容C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T1端和T2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路PWM同时调节LED亮度与色温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1、三极管Q1、三极管Q2和电阻R3组成是一个50mA的小电流恒流源,三极管Q1的B极连接在电阻R1与三极管Q2的C极之间,三极管Q2的B极连接在三极管Q1的E极与电阻R3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路PWM同时调节LED亮度与色温的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色温LED照明电路,所述冷色温LED照明电路包括DC12V、电容C1、电容C2、发光二极管LED4、发光二极管LED5、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军志李嘉玲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启益电器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