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卫星信号发射功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3297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6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伪卫星信号发射功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伪卫星定位系统中第一伪卫星在工作区域内的信号强度分布信息;信号强度分布信息不满足第一伪卫星在工作区域内的定位需求信息时,基于定位需求信息确定第一伪卫星的功率控制策略;基于功率控制策略调整第一伪卫星的信号发射功率,使第一伪卫星的信号强度分布信息满足定位需求信息。这样,通过分析每颗伪卫星的信号强度分布信息来灵活控制伪卫星的信号发射功率,使每颗伪卫星的信号强度分布情况满足其参与定位时的信号强度需求,以减少伪卫星远近效应的干扰,提高伪卫星系统的定位性能。提高伪卫星系统的定位性能。提高伪卫星系统的定位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伪卫星信号发射功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定位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伪卫星信号发射功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伪卫星(Pseudolite or Pseudo

satellite,PL)又称“地面卫星”,是一种布置在地面端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的信号发射器,该技术在GNSS弱信号或GNSS信号缺失环境中用于增强GNSS定位或实现独立定位。由于伪卫星通常根据需求灵活的布设在地面附近,伪卫星与接收机之间的距离变化范围较大。伪卫星与接收机距离很近时,伪卫星信号太强会阻塞其他导航信号;距离很远时,伪卫星信号太弱无法被接收。上述现象被称为“远近效应”,是影响伪卫星定位系统(PLPS)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图1为伪卫星远近效应示意图,如图1所示,远边界是伪卫星信号能够被探测到的界限,在远区接收机无法跟踪到微弱的伪卫星信号;近边界是伪卫星信号强到开始干扰GNSS信号和其他伪卫星信号的界限,在近区伪卫星信号会阻塞其他导航信号;近边界和远边界之间为工作区,在工作区能够正常跟踪GNSS信号和伪卫星信号。
[0003]目前解决伪卫星远近效应的技术包括信号体制设计和接收机技术。这些技术在一定程度能够解决远近效应问题,但效果取决于用户接收机所在信号环境,接收机接收到太强或太弱的信号,都会导致远近效应问题的解决策略失效或性能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伪卫星信号发射功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根据伪卫星的信号强度分布情况灵活控制伪卫星信号发射功率,使每颗伪卫星的信号强度分布情况满足其参与定位时的信号强度需求,以减少伪卫星远近效应的干扰,提高伪卫星系统的定位性能。
[0005]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伪卫星信号发射功率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7]获取伪卫星定位系统中第一伪卫星在工作区域内的信号强度分布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伪卫星为所述伪卫星定位系统中的一颗;
[0008]所述信号强度分布信息不满足所述第一伪卫星在所述工作区域内的定位需求信息时,基于所述定位需求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伪卫星的功率控制策略;
[0009]基于所述功率控制策略调整所述第一伪卫星的信号发射功率,使所述第一伪卫星的信号强度分布信息满足所述定位需求信息。
[0010]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伪卫星信号发射功率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0011]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伪卫星定位系统中第一伪卫星在工作区域内的信号强度分布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伪卫星为所述伪卫星定位系统中的一颗;
[0012]确定单元,用于所述信号强度分布信息不满足所述第一伪卫星在所述工作区域内
的定位需求信息时,基于所述定位需求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伪卫星的功率控制策略;
[0013]调整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功率控制策略调整所述第一伪卫星的信号发射功率,使所述第一伪卫星的信号强度分布信息满足所述定位需求信息。
[0014]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伪卫星信号发射功率控制设备,包括:处理器和配置为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
[0015]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前述方法的步骤。
[0016]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方法的步骤。
[0017]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伪卫星信号发射功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伪卫星定位系统中第一伪卫星在工作区域内的信号强度分布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伪卫星为所述伪卫星定位系统中的一颗;所述信号强度分布信息不满足所述第一伪卫星在所述工作区域内的定位需求信息时,基于所述定位需求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伪卫星的功率控制策略;基于所述功率控制策略调整所述第一伪卫星的信号发射功率,使所述第一伪卫星的信号强度分布信息满足所述定位需求信息。这样,通过分析每颗伪卫星的信号强度分布信息来灵活控制伪卫星的信号发射功率,使每颗伪卫星的信号强度分布情况满足其参与定位时的信号强度需求,以减少伪卫星远近效应的干扰,提高伪卫星系统的定位性能。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伪卫星远近效应示意图;
[0019]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伪卫星信号发射功率控制方法的第一流程示意图;
[0020]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伪卫星定位系统的布局情况示意图;
[0021]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伪卫星直射信号覆盖区域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伪卫星信号发射功率控制方法的第二流程示意图;
[0023]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伪卫星协同工作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伪卫星近区分布示意图;
[0025]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伪卫星信号发射功率控制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0026]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伪卫星信号发射功率控制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特点与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申请实施例。
[0028]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伪卫星信号发射功率控制方法的第一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0029]步骤201:获取伪卫星定位系统中第一伪卫星在工作区域内的信号强度分布信息;
[0030]其中,所述第一伪卫星为所述伪卫星定位系统中的一颗。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伪卫星指代伪卫星定位系统中的任意一颗伪卫星,对第一伪卫星的信号发射功率控制是指对伪卫星定位系统中所有伪卫星的信号发射功率控制,对于不满足定位需求的伪卫星信号发射功率进行调整,使所有伪卫星的信号强度分布信息满足各自工作区域所规定的定位需求,
进而保证目标空间内需要定位的区域均能接收到足够数量的可视伪卫星的有效信号。
[0031]示例性的,伪卫星定位系统包括至少四颗伪卫星,参与定位的可视伪卫星数量为4颗及以上。
[0032]信号强度分布信息是指伪卫星在工作区域内不同位置的信号强度,一般情况下以伪卫星为中心越靠近伪卫星的位置信号强度越强,越远离伪卫星的位置信号强度越弱。示例性的,信号强度分布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伪卫星在所述工作区域内信号强度最大值和信号强度最小值,信号强度分布信息还可以包括信号强度最大值的位置信息,信号强度最小值的位置信息。
[0033]这里,工作区域为第一伪卫星参与定位的区域,工作区域应该位于图1所示的伪卫星信号覆盖的工作区,这样,才能准确跟踪到伪卫星信号。工作区域可以为目标空间的所有区域或者部分区域,当伪卫星定位系统包括4颗伪卫星时,则4颗伪卫星需要全部参与所有区域的室内定位,当伪卫星定位系统包括5颗以上伪卫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伪卫星信号发射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伪卫星定位系统中第一伪卫星在工作区域内的信号强度分布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伪卫星为所述伪卫星定位系统中的一颗;所述信号强度分布信息不满足所述第一伪卫星在所述工作区域内的定位需求信息时,基于所述定位需求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伪卫星的功率控制策略;基于所述功率控制策略调整所述第一伪卫星的信号发射功率,使所述第一伪卫星的信号强度分布信息满足所述定位需求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强度分布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伪卫星在所述工作区域内信号强度最大值和信号强度最小值;所述定位需求信息包括在所述工作区域内接收机能正常接收到所述第一伪卫星的信号强度范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伪卫星的信号强度最大值小于或者等于信号强度范围上限值,且所述第一伪卫星的信号强度最小值大于或者等于信号强度范围的下限值,确定所述第一伪卫星的信号强度分布信息满足所述定位需求信息;所述第一伪卫星的信号强度最大值大于信号强度范围上限值,或者所述第一伪卫星的信号强度最小值小于信号强度范围的下限值,确定所述第一伪卫星的信号强度分布信息不满足所述定位需求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控制策略包括设置新的信号发射功率;所述基于所述定位需求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伪卫星的功率控制策略,包括:所述第一伪卫星的信号强度最大值大于信号强度范围上限值,基于路径损耗模型和所述信号强度范围上限值确定所述第一伪卫星新的信号发射功率;所述第一伪卫星的信号强度最小值小于信号强度范围下限值,基于路径损耗模型和所述信号强度范围下限值确定所述第一伪卫星新的信号发射功率。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控制策略包括调整伪卫星的发射信号角度,和/或在近区增加信号屏蔽装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伪卫星定位系统中第一伪卫星在工作区域内的信号强度分布信息,包括:基于所述第一伪卫星和第二伪卫星之间的双向通信链路,确定所述第一伪卫星和所述第二伪卫星之间的路径损耗指数;其中,所述第二伪卫星为所述伪卫星定位系统中能够与所述第一伪卫星通视的所有伪卫星;基于所述路径损耗指数和所述目标空间的路径损耗模型,确定所述第一伪卫星在工作区域内的信号强度分布信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伪卫星定位系统中第一伪卫星和第二伪卫星之间的双向通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鑫于春阳金锐陈军伟费云肖万潘思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