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透光单元阵列的背光光学系统及投影显示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透光单元阵列的背光光学系统及投影显示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智能眼镜的发展和成熟,高清且小型化的微型投影显示系统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对于自发光的微型显示器如Micro
‑
OLED、LCD等,由于其发光亮度较低,暂时无法大规模应用,而反射式微型显示器由于使用外部光源,可以实现高亮度输出,因而成为微型投影显示系统的主流方案,比如硅基液晶(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LCOS)显示器、数字微镜器件(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DMD)显示器等。
[0003]当前反射式微型显示器主流的背光方案有导光柱混光方式、分色镜混光方式和X
‑
cube棱镜混光方式,但是,现有的这些背光方案对应的光学系统普遍体积还是较大,不适用于AR领域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透光单元阵列的背光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部,用于出射至少两种原色光,使出射光入射至透光单元阵列;所述透光单元阵列,设置于所述光源部的出光一侧,所述透光单元阵列的任一透光单元用于将入射至本透光单元的光以发散形式出射,使得本透光单元的出射光与除本透光单元之外的至少一个所述透光单元的出射光至少部分交叠;匀光层,设置于所述透光单元阵列的出光一侧,用于使得所述透光单元阵列的各个所述透光单元的出射光入射至所述匀光层并在所述匀光层内散射,使得各个所述透光单元的出射光混合并从所述匀光层出射,以将所述匀光层作为所述背光光学系统的次级光源;反光部,其包括围合的反射面,所述反光部设置于所述光源部的出光一侧,使得所述光源部出射的大角度光线或/和所述透光单元阵列出射的大角度光线入射至所述反射面,所述反射面用于将入射至自身的光线反射并使光线聚拢,使得从所述光源部入射至所述反射面的光线被反射至所述透光单元阵列或者所述匀光层,或/和使得从所述透光单元阵列入射至所述反射面的光线被反射至所述匀光层;所述光源部和所述透光单元阵列均设置于所述反光部的所述反射面内侧,所述匀光层设置于所述反光部的所述反射面内侧或者所述反光部的出光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透光单元阵列的背光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单元的直径小于等于1毫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透光单元阵列的背光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单元的出射光的光束角大于等于60
°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豪,李伟,张文君,李雨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湃光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