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楼梯井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2857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楼梯井结构,包括基础底座(1)和顶盖(4),基础底座(1)和顶盖(4)之间自下而上依次叠加有若干层井筒构件(2),上下层相邻的井筒构件(2)之间通过螺栓(54)、焊接、浆锚、灌浆套筒(84)或者后张预应力连接,井筒构件(2)内设有交错分布且首尾连接的楼梯板(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稳定抗震、可永久使用的特点。永久使用的特点。永久使用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楼梯井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楼梯井,特别是一种预制楼梯井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口红利的降低,劳动力的短缺日益严重,装配式建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因为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
[0003]而装配式建筑中的预制楼梯井,一般为临时搭设结构,为了追求快速施工和降低成本,预制楼梯井的结构一般较为简单,节点之间的连接结构不够稳定,抗拉能力差,导致整体的抗震能力较差,安全性比较差;而且只能作为临时使用,搭设之后还会进行拆除,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和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楼梯井结构。本技术具有结构稳定抗震、可永久使用的特点。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预制楼梯井结构,包括基础底座和顶盖,基础底座和顶盖之间自下而上依次叠加有若干层井筒构件,上下层相邻的井筒构件之间通过螺栓、焊接、浆锚、灌浆套筒或者后张预应力连接,井筒构件内设有交错分布且首尾连接的楼梯板。
[0006]前述的一种预制楼梯井结构中,上下层相邻的井筒构件之间设有第一坐浆层,第一坐浆层的外侧设有第一封堵层,上一层的井筒构件的内壁上设有安装手孔,安装手孔内设有穿过第一坐浆层与下一层的井筒构件连接的螺栓。
[0007]前述的一种预制楼梯井结构中,上下层相邻的井筒构件之间设有若干连接埋件,连接埋件之间设有调整垫片,连接埋件的外侧设有连接钢板,连接钢板与连接埋件、井筒构件的外壁之间焊接形成焊缝。
[0008]前述的一种预制楼梯井结构中,上下层相邻的井筒构件之间设有第二坐浆层,第二坐浆层的外侧设有第二封堵层,上一层的井筒构件的壁面内设有第一灌浆通道,第一灌浆通道内设有穿过第二坐浆层延伸至下一层的井筒构件的壁面内的连接钢筋,第一灌浆通道与连接钢筋之间填充有第一浆料。
[0009]前述的一种预制楼梯井结构中,上下层相邻的井筒构件之间设有灌浆层,灌浆层的外侧设有第三封堵层,上一层的井筒构件的壁面内设有第二灌浆通道,第二灌浆通道内设有穿过灌浆层延伸至下一层的井筒构件的壁面内的套筒,第二灌浆通道与套筒之间填充有第二浆料。
[0010]前述的一种预制楼梯井结构中,上下层相邻的井筒构件之间设有第三坐浆层,第
三坐浆层的外侧设有第四封堵层,上一层的井筒构件的壁面内设有穿过第三坐浆层延伸至下一层的井筒构件的壁面内的预应力钢索。
[0011]前述的一种预制楼梯井结构中,所述井筒构件的内壁两侧均设有若干层平台板,每层平台板的外端均与上下层的楼梯板相连接。
[0012]前述的一种预制楼梯井结构中,所述平台板通过楼梯梁、牛腿和/或挑耳与井筒构件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本技术为全预制构件,单个构件大小可根据安装和运输的要求进行拆分,其中的井筒构件竖向连接采用螺栓、焊接、浆锚、灌浆套筒或者后张预应力连接成整体,形成可靠的传力连接,可同时承受拉、压、剪力,可用于有抗震设计要求的结构,节点构造简单、便于施工,适用于有快速建造要求的工业和物流的装配式建筑。
[0015]本技术可在施工过程中快速形成竖向的施工通道,安全可靠,并且可同时作为竣工后的永久楼梯间使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实施例1的图1中A处的上下层相邻的井筒构件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实施例2的图1中A处的上下层相邻的井筒构件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实施例3的图1中A处的上下层相邻的井筒构件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实施例4的图1中A处的上下层相邻的井筒构件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实施例5的图1中A处的上下层相邻的井筒构件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中的标记为:1、基础底座;2、井筒构件;3、楼梯板;31、平台板;32、楼梯梁;33、牛腿;4、顶盖;51、第一坐浆层;52、第一封堵层;53、安装手孔;54、螺栓;61、连接埋件;62、调整垫片;63、连接钢板;64、焊缝;71、第二坐浆层;72、第二封堵层;73、第一灌浆通道;74、连接钢筋;75、第一浆料;81、灌浆层;82、第三封堵层;83、第二灌浆通道;84、套筒;85、第二浆料;91、第三坐浆层;92、第四封堵层;93、预应力钢索。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5]实施例1:
[0026]如图1、图2所示,一种预制楼梯井结构,包括基础底座1和顶盖4,基础底座1和顶盖4之间自下而上依次叠加有若干层井筒构件2,上下层相邻的井筒构件2之间通过螺栓54连接,井筒构件2内设有交错分布且首尾连接的楼梯板3。基础底座1为现浇结构,通过预留的
钢筋、埋件或者螺栓54与井筒构件2连接,安装完成后应按要求灌浆、焊接或者通过垫片和螺帽拧紧。
[0027]上下层相邻的井筒构件2之间设有第一坐浆层51,第一坐浆层51的外侧设有第一封堵层52,上一层的井筒构件2的内壁上设有安装手孔53,安装手孔53内设有穿过第一坐浆层51与下一层的井筒构件2连接的螺栓54。
[0028]所述井筒构件2的内壁两侧均设有若干层平台板31,每层平台板31的外端均与上下层的楼梯板3相连接。
[0029]所述平台板31的底部设有楼梯梁32,平台板31通过楼梯梁32与井筒构件2连接。楼梯梁32上预留埋件、螺栓或者钢筋与平台板31形成可靠的连接。楼梯梁32的侧面可以根据楼梯井平面外稳定要求设置埋件或者螺栓与井筒构件形成可靠的拉结。
[0030]平台板31还通过牛腿33和/或挑耳与井筒构件2的内侧壁连接,牛腿33和/或挑耳上预留定位钢筋、螺栓或者埋件,采用灌浆、焊接或者通过垫片和螺帽拧紧的方式与井筒构件2形成可靠传力连接。
[0031]实施例2:
[0032]如图1、图3所示,一种预制楼梯井结构,包括基础底座1和顶盖4,基础底座1和顶盖4之间自下而上依次叠加有若干层井筒构件2,上下层相邻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楼梯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底座(1)和顶盖(4),基础底座(1)和顶盖(4)之间自下而上依次叠加有若干层井筒构件(2),上下层相邻的井筒构件(2)之间通过螺栓(54)、焊接、浆锚、灌浆套筒(84)或者后张预应力连接,井筒构件(2)内设有交错分布且首尾连接的楼梯板(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楼梯井结构,其特征在于:上下层相邻的井筒构件(2)之间设有第一坐浆层(51),第一坐浆层(51)的外侧设有第一封堵层(52),上一层的井筒构件(2)的内壁上设有安装手孔(53),安装手孔(53)内设有穿过第一坐浆层(51)与下一层的井筒构件(2)连接的螺栓(5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楼梯井结构,其特征在于:上下层相邻的井筒构件(2)之间设有若干连接埋件(61),连接埋件(61)之间设有调整垫片(62),连接埋件(61)的外侧设有连接钢板(63),连接钢板(63)与连接埋件(61)、井筒构件(2)的外壁之间焊接形成焊缝(6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楼梯井结构,其特征在于:上下层相邻的井筒构件(2)之间设有第二坐浆层(71),第二坐浆层(71)的外侧设有第二封堵层(72),上一层的井筒构件(2)的壁面内设有第一灌浆通道(73),第一灌浆通道(73)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黎明焦祥梓王笑峰李检保张成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思睿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