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2640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属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按照坡面锚杆布置、布置支撑框架、植生袋码砌及安装主动防护网的施工顺序进行。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边坡生态修复技术,植生袋护坡能稳定的覆盖整个边坡裸露区域,对边坡的生态修复效果较好;此外,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锚杆+主动防护网+槽钢+角钢的技术组合,可以更好的保证植生袋护坡的稳定性,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为裸露边坡的生态修复提供很好的解决方法。法。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边坡生态修复技术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态修复
,尤其涉及一种边坡生态修复技术。

技术介绍

[0002]伴随经济发展,矿山资源开发、开山造路、山区公路建设、市政工程建设等资源开发建设造成边坡裸露,由于裸露的边坡,长期收雨水等冲刷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和滑坡坍塌事故,因此需要对边坡生态进行修复。
[0003]边坡修复方式一般分为边坡加固、植被修复、土壤生物修复等步骤进行。在进行植被修复时,目前传统的做法一般是利用植生袋码砌的方式进行边坡修复,但是由于考虑到植生袋护坡的稳定性,一般不适用于坡度大于45
°
且高度较大的边坡,因此利用现有的植生袋码砌的方式对边坡进行修复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边坡生态修复技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利用植生袋修复坡度或高度较大的边坡时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边坡生态修复技术,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坡面锚杆布置,在坡面上设置锚杆钻孔,相邻锚杆钻孔的横纵间距相同,锚杆钻孔相对于坡面倾斜设置,锚杆分为直立段和弯曲段,锚杆的弯曲段沿坡面向上设置,锚杆的直立段设置于锚杆钻孔中,并对锚杆的直立段进行固定;
[0007]S2、布置支撑框架,在坡面沿临边方向安装若干根支撑件,支撑件固定安装在锚杆上,支撑件之间形成若干个呈正方形结构的支撑框,支撑框用于放置植生袋;r/>[0008]S3、植生袋码砌,植生袋错层码放在支撑框内,植生袋内填充有植物种子、混合绿化基材、复合有机肥料以及保水材料;
[0009]S4、安装主动防护网,主动防护网罩设在支撑框的外侧,用于对支撑框内的植生袋进行固定,主动防护网通过缝合线与支撑件连接固定,且主动防护网与锚杆的弯曲段限位固定。
[0010]优选的,锚杆钻孔的孔深比锚杆的直立段长度长30cm~50cm,锚杆截面积与锚杆钻孔截面积的比值小于1:5。
[0011]优选的,锚杆钻孔相对于水平面的施工角度为10
°
~35
°

[0012]优选的,锚杆插入锚杆钻孔后通过灌注水泥砂浆对锚杆进行固定。
[0013]优选的,在每个支撑框中设置有两根竖向设置的压合件,压合件与支撑件固定连接,两根压合件与相邻的两根竖向设置的支撑件等间距设置,压合件用于固定植生袋。
[0014]优选的,混合绿化基材包括种植土壤和纤维;种植土壤选用工程所在地周边农田内的土壤,对种植土壤粉碎处理后过8mm筛,对种植土壤的含水量不超过20%;纤维选用粉碎成10mm~25mm长的秸秆或细树枝;复合有机肥料中有机质的含量不少于200mg/kg,有效钾含量不少于200mg/kg,有效磷含量不少于200mg/kg。
[0015]优选的,还包括以下步骤:
[0016]S5、格栅网的设置,在坡面存在破碎危岩体时,在坡面上破碎危岩体的位置处设置有格栅网,格栅网通过缝合线固定安装到主动防护网的内侧,格栅网的网孔尺寸小于主动防护网的网孔尺寸。
[0017]优选的,支撑件选用槽钢或支撑绳;支撑件选用槽钢时,压合件选用角钢;支撑件选用支撑绳时,压合件选用支撑绳,支撑绳需进行张拉。
[0018]优选的,主动防护网选用菱形钢丝绳网,主动防护网的尺寸与支撑框的尺寸相适配。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技术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边坡生态修复技术,植生袋护坡能稳定的覆盖整个边坡裸露区域,对边坡的生态修复效果较好;此外,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锚杆+主动防护网+槽钢+角钢的技术组合,可以更好的保证植生袋护坡的稳定性,因此,本专利技术可以为裸露边坡的生态修复提供很好的解决方法,可适用于45
°
~65
°
的边坡修复治理工程。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锚杆防护网植生袋生态修复系统的示意图;
[0023]其中,1、锚杆;2、槽钢;3、主动防护网;4、缝合线;5、植生袋;6、格栅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0026]S1、坡面锚杆1布置,在坡面上设置锚杆钻孔,相邻锚杆钻孔的横纵间距均为4m,锚杆钻孔相对于坡面倾斜设置,锚杆1使用φ16mm的钢筋,锚杆1分为直立段和弯曲段,锚杆1的弯曲段沿坡面向上设置,且锚杆1的弯曲段为向上弯起的90度弯钩,锚杆1的直立段设置于锚杆钻孔中,锚杆1直立段长4.0m,弯曲段长0.5m,锚杆1插入锚杆钻孔后通过灌注M30水泥砂浆对锚杆1进行固定;
[0027]S2、布置支撑框架,在坡面沿临边方向安装若干根支撑件,支撑件固定安装在锚杆1上,支撑件之间形成若干个呈正方形结构的支撑框,支撑框用于放置植生袋5;
[0028]S3、植生袋5码砌,植生袋5错层码放在支撑框内,植生袋5内填充有植物种子、混合绿化基材、复合有机肥料以及保水材料;
[0029]S4、安装主动防护网3,主动防护网3罩设在支撑框的外侧,用于对支撑框内的植生袋5进行固定,主动防护网3通过缝合线4与支撑件连接固定,且主动防护网3与锚杆1的弯曲
段限位固定;植生袋5一般在5年之后开始分解,此时主动防护网3起到稳固植生袋5内填充的混合绿化基材的作用,同时也可以防止地震、滑坡等灾害造成巨大损失,增加整个坡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0030]进一步的,为保证锚杆1的稳固性,以及保证坡体基体的强度,锚杆钻孔的孔深比锚杆1的直立段长度长30cm~50cm,锚杆1截面积与锚杆钻孔截面积的比值小于1:5。
[0031]进一步的,为提高锚杆1的承压能力,锚杆钻孔相对于水平面的施工角度为10
°
~35
°

[0032]为进一步提高对植生袋5的固定效果,在每个支撑框中设置有两根竖向设置的压合件,压合件与支撑件固定连接,两根压合件与相邻的两根竖向设置的支撑件等间距设置,压合件用于固定植生袋5。
[0033]进一步的,混合绿化基材包括种植土壤和纤维;种植土壤选用工程所在地周边农田内的土壤,对种植土壤粉碎处理后过8mm筛,对种植土壤的含水量不超过20%;纤维选用粉碎成10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坡面锚杆(1)布置,在坡面上设置锚杆钻孔,相邻锚杆钻孔的横纵间距相同,锚杆钻孔相对于坡面倾斜设置,锚杆(1)分为直立段和弯曲段,锚杆(1)的弯曲段沿坡面向上设置,锚杆(1)的直立段设置于锚杆钻孔中,并对锚杆(1)的直立段进行固定;S2、布置支撑框架,在坡面沿临边方向安装若干根支撑件,支撑件固定安装在锚杆(1)上,支撑件之间形成若干个呈正方形结构的支撑框,支撑框用于放置植生袋(5);S3、植生袋(5)码砌,植生袋(5)错层码放在支撑框内,植生袋(5)内填充有植物种子、混合绿化基材、复合有机肥料以及保水材料;S4、安装主动防护网(3),主动防护网(3)罩设在支撑框的外侧,用于对支撑框内的植生袋(5)进行固定,主动防护网(3)通过缝合线(4)与支撑件连接固定,且主动防护网(3)与锚杆(1)的弯曲段限位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其特征在于,锚杆钻孔的孔深比锚杆(1)的直立段长度长30cm~50cm,锚杆(1)截面积与锚杆钻孔截面积的比值小于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其特征在于,锚杆钻孔相对于水平面的施工角度为10
°
~35
°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其特征在于,锚杆(1)插入锚杆钻孔后通过灌注水泥砂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信牛旭红周涛贾雪梅刘韬唐家凯周自强白晓华王运兴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