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智能手套翻面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2550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成式智能手套翻面机,涉及纺织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机台和手模座,手模座外壁圆周阵列设有若干前手模;机台外沿手模座外周依次设有上料机构、一次检测机构、剪线机构、二次检测机构及后手模;后手模沿与其对应的前手模长度方向往复滑动,与后手模对应的前手模下方设有翻面架,后手模处还设有脱模机构;上料机构包括上料台,上料台远离机台的一端设有储料箱和转料架,转料架上偏心转动安装有转料吸板,转料吸板将储料箱内的手套依次吸附转移到上料台上;上料台靠近机台一端设有吸料架,吸料架上设有下风箱和上风箱;机台靠近上料台的一侧滑动安装有拉套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手套翻面的智能连续作业,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翻面效率。提高翻面效率。提高翻面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式智能手套翻面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式智能手套翻面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除了一体成型的橡胶手套无需缝合外,针织手套或其他具有弹性的手套,在加工制作过程中都采用针织或缝合技术将手套的衔接处针织或缝合在一起。而为了保证美观性和使用便捷性,手套通常是从反面进行针织或缝合的,针织或缝合完后,需要将手套翻面,使其外表平整的一面作为使用面,针织或缝合处则隐藏在与手部直接接触的内部。
[0003]为了提高手套翻面的工作效率,手套翻面机越来越普及,工人只需将需要翻面的手套套在翻面机的前手模上,利用翻面机构将手套翻面套到后手模上,然后将手套从后手模上脱下即可。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现有技术中的手套翻面机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需要人工手动将手套套到前手模上,手套的翻面效率与人工套手套的熟练程度有关,人工劳动强度较大;(2)工人在将手套套到前手模上时若发现手套上存在线头,需要停机人工剪去线头,然后再重新开机,影响翻面机的连续作业;(3)手套完成翻面到一定数量后,需要停机人工手动整理并捆扎,才能再继续进行套手套作业。
[0004]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手套翻面机工作时,前手模的手套套装、手套多余线头的裁剪、完成翻面手套的取料、整理及捆扎等都需要工人手动进行作业,工人劳动强度大,且影响手套翻面效率,自动化程度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成式智能手套翻面机,其自动完成手套的上料、剪线、检测、翻面、脱模及下料,实现手套翻面的智能连续作业,有效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手套翻面效率。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集成式智能手套翻面机,包括机台,所述机台上定位转动安装有轴线竖直设置的手模座,所述手模座外壁圆周阵列设有若干沿其径向向外延伸的前手模;所述机台外沿手模座外周依次设有分别与若干前手模一一对应设置的上料机构、一次检测机构、剪线机构、二次检测机构以及后手模;
[0008]所述后手模沿与其对应的前手模长度方向往复滑动,与所述后手模对应的前手模下方设有翻面架,且所述翻面架沿后手模滑动方向滑动安装在机台上;所述后手模处还设有脱模机构,且所述后手模从脱模机构中穿过;
[0009]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沿与其对应的前手模长度方向设置的上料台,所述上料台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循环带,所述循环带上阵列设有若干吸孔;所述上料台远离机台的一端设有转料架,所述转料架上偏心转动安装有转料吸板;所述转料架一侧设有储料箱,所述储料箱内竖直滑动安装有放置手套的承套板,所述转料吸板将承套板上的手套依次吸附转移到循环带上,且手套放置在所述循环带上时开口朝向机台一侧;
[0010]所述上料台靠近机台一端的一侧设有吸料架,所述吸料架上设有上端面带有吸风口的下风箱,所述下风箱位于循环带内,且所述循环带位于上层的内壁与下风箱上表面贴合,所述下风箱的吸风口与循环带移动到该处的吸孔连通;所述吸料架上还设有位于循环带上方且与下风箱配合的上风箱,所述上风箱竖直滑动安装在吸料架上,且其下端面带有吸风口;
[0011]所述机台靠近上料台的一侧设有位于对应前手模下方的底板,所述底板上端面滑动安装有拉套组件;所述拉套组件包括沿上料台长度方向滑动安装在底板上的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有开口向下且位于对应前手模下方的U型框,所述U型框上设有对称设置在对应前手模两侧且轴向竖直设置的限位孔,两个所述限位孔内分别滑动安装有竖直设置的拉套杆,两个所述拉套杆对称设置且顶部均设有电磁夹头,所述电磁夹头常态时呈开口朝向上料台一侧的V型。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料机构将手套套装到对应的前手模上,手模座转动将前手模依次转动到一次检测机构、剪线机构、二次检测机构以及后手模处,一次检测机构检测手套是否有破损,剪线机构将手套反面多余的线头剪掉,二次检测机构检测手套是否被剪线机构剪坏,当前手模带动手套移动到后手模处时,后手模向靠近前手模方向移动与前手模抵接,然后翻面架移动将前手模上的手套翻套到后手模上,实现对手套的翻面。手套翻面完成后,后手模带动手套移动到脱模机构处,脱模机构工作将手套从后手模上脱下。
[0013]如此往复,每个前手模依次经过套上手套、一次检测、剪线、二次检测以及翻面,手套再从后手模上脱下,完成脱模,实现手套翻面的连续作业,上料及剪线均无需工人一直在机器前手动工作,有效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手套翻面效率。其中,设置一次检测机构和二次检测机构,可以对破损的手套进行自动筛选,避免翻面后的手套中存在残次品,无需后续再重新分拣,进一步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另外,二次检测机构可以判断剪线机构是否发生故障将完好的手套剪坏,以便及时维修剪线机构。
[0014]上料机构的自动上料过程为:转料吸板转动到承套板上方,通过吸附力吸住承套板最上方的手套,然后转料吸板带动手套转动到循环带上方,转料吸板停止吸气使手套失去吸附力掉落到循环带上,接着转料吸板复位到承套板上方重复上述动作,如此往复实现连续将手套自动放置到循环带上。在转料吸板往复工作的过程中,循环带工作将手套往前输送,当手套移动到下风箱处时,下风箱吸附住手套下层,上风箱向下移动吸附住手套上层,然后上风箱向上移动,使得手套开口打开。底座整体沿底板向靠近上料台方向移动,直到两个电磁夹头相互靠近的一侧伸入手套的开口内,然后两个电磁夹头通电闭合,夹住手套。底座整体沿底板向远离上料台方向移动,利用电磁夹头将手套拉套到对应的前手模上。
[0015]当手套完全套到前手模上后,电磁夹头断电松开手套,底座带动拉套杆移动至电磁夹头完全脱离手套后,拉套杆沿U型框的限位孔竖直向下移动至其上端面和电磁夹头完全位于前手模下方,手模座转动将套上手套的前手模转移到一次检测机构处,完成翻面的前手模转移到上料机构处,如此往复实现手套的自动连续上料。其中,电磁夹头常态时呈开口朝向上料台一侧的V型结构,这样便于电磁夹头顺利进入手套的开口内,降低对手套开口打开大小的要求,保证电磁夹头可以准确夹住手套,以便将手套顺利拉套到前手模上。
[0016]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定位转动安装有沿上料台宽度方向设置的同步轴,所述同步轴两端对称设有偏心设置的偏心凸轮,所述偏心凸轮位于对应拉套杆下方;所述拉套杆
底部定位转动安装有与偏心凸轮配合的顶轮,且所述顶轮搭放在对应偏心凸轮的外周面上;所述偏心凸轮转动使得拉套杆竖直滑动至最低点时,所述拉套杆上端面及电磁夹头位于对应前手模下方。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同步轴转动带动偏心凸轮转动,在偏心凸轮外周面与顶轮外周面的配合作用下,实现在偏心凸轮转动时驱动拉套杆上下移动。偏心凸轮转动使得拉套杆竖直滑动到最低点使,拉套杆上端面及电磁夹头位于对应前手模下方,避免拉套杆及电磁夹头影响前手模转动到一次检测机构处。偏心凸轮转动到其他位置时,保证拉套杆向上滑动至电磁夹头能够夹住手套即可,其结构简单,方便操作且效果明显。其中,两个偏心凸轮通过同一根同步轴同步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智能手套翻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1),所述机台(1)上定位转动安装有轴线竖直设置的手模座(2),所述手模座(2)外壁圆周阵列设有若干沿其径向向外延伸的前手模(21);所述机台(1)外沿手模座(2)外周依次设有分别与若干前手模(21)一一对应设置的上料机构(3)、一次检测机构(5)、剪线机构(6)、二次检测机构(7)以及后手模(85);所述后手模(85)沿与其对应的前手模(21)长度方向往复滑动,与所述后手模(85)对应的前手模(21)下方设有翻面架(12),且所述翻面架(12)沿后手模(85)滑动方向滑动安装在机台(1)上;所述后手模(85)处还设有脱模机构(8),且所述后手模(85)从脱模机构(8)中穿过;所述上料机构(3)包括沿与其对应的前手模(21)长度方向设置的上料台(31),所述上料台(31)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循环带(32),所述循环带(32)上阵列设有若干吸孔(321);所述上料台(31)远离机台(1)的一端设有转料架(36),所述转料架(36)上偏心转动安装有转料吸板(361);所述转料架(36)一侧设有储料箱(34),所述储料箱(34)内竖直滑动安装有放置手套的承套板(35),所述转料吸板(361)将承套板(35)上的手套依次吸附转移到循环带(32)上,且手套放置在所述循环带(32)上时开口朝向机台(1)一侧;所述上料台(31)靠近机台(1)一端的一侧设有吸料架(37),所述吸料架(37)上设有上端面带有吸风口的下风箱(371),所述下风箱(371)位于循环带(32)内,且所述循环带(32)位于上层的内壁与下风箱(371)上表面贴合,所述下风箱(371)的吸风口与循环带(32)移动到该处的吸孔(321)连通;所述吸料架(37)上还设有位于循环带(32)上方且与下风箱(371)配合的上风箱(372),所述上风箱(372)竖直滑动安装在吸料架(37)上,且其下端面带有吸风口;所述机台(1)靠近上料台(31)的一侧设有位于对应前手模(21)下方的底板(11),所述底板(11)上端面滑动安装有拉套组件(4);所述拉套组件(4)包括沿上料台(31)长度方向滑动安装在底板(11)上的底座(41),所述底座(41)上固定有开口向下且位于对应前手模(21)下方的U型框(42),所述U型框(42)上设有对称设置在对应前手模(21)两侧且轴向竖直设置的限位孔(421),两个所述限位孔(421)内分别滑动安装有竖直设置的拉套杆(43),两个所述拉套杆(43)对称设置且顶部均设有电磁夹头(44),所述电磁夹头(44)常态时呈开口朝向上料台(31)一侧的V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智能手套翻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1)上定位转动安装有沿上料台(31)宽度方向设置的同步轴(45),所述同步轴(45)两端对称设有偏心设置的偏心凸轮(46),所述偏心凸轮(46)位于对应拉套杆(43)下方;所述拉套杆(43)底部定位转动安装有与偏心凸轮(46)配合的顶轮(431),且所述顶轮(431)搭放在对应偏心凸轮(46)的外周面上;所述偏心凸轮(46)转动使得拉套杆(43)竖直滑动至最低点时,所述拉套杆(43)上端面及电磁夹头(44)位于对应前手模(21)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集成式智能手套翻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箱(34)上端为开口结构,所述承套板(35)下端面与储料箱(34)内底壁之间矩形阵列设有若干竖直设置的张力弹簧(341),所述张力弹簧(341)常态时,所述承套板(35)上最上层的手套位于储料箱(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飞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永盛劳护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