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履带式光伏电池检测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1983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履带式光伏电池检测小车,包括车身、两侧前后设置的履带轮、履带、可伸缩式三脚架、激光发光源,车身前后设置有传动轴,传动轴两端固连履带轮,同侧前后两履带轮之间套设有履带,三脚架的每只脚与车身之间均通过万向球座连接,每只脚均设置有电动推杆,三脚架顶端活动连接有定向座,定向座上固连有相机,该履带式光伏电池检测小车利用履带轮在光伏电池表面移动,以履带来增大与光伏电池表面的接触面积,降低压强,防止对光伏电池表面造成物理损伤,并且再利用可伸缩的三脚架支撑定位相机,实现相机拍照方向、拍照角度、拍照距离的调节,并且使激光发光源配合行进路线连续发光,且相机连续拍照,提高随照随拍的PL检测效率。PL检测效率。PL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履带式光伏电池检测小车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履带式光伏电池检测小车。

技术介绍

[0002]现代提倡节能环保,地处偏远地区的用电方式多采用风能、太阳能发电,光伏电池作为发电单元应用最为广泛,但由于大面积的光伏电池需要维护保养,检修工作量也是巨大,目前大部分采取的检测维护方式是PL检测。
[0003]PL检测,即光致发光(Photoluminescence,简称PL)检测,其原理是利用特定波长的激光作为激发光源,提供一定能量的光子,样片中处于基态的电子在吸收这些光子后而进入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电子属于亚稳态,在短时间内会回到基态并发出1150nm(Si电池为例)左右的红外光为波峰的荧光。利用高灵敏、高分辨率的相机进行感光,然后将图像通过软件进行分析。发光的强度与本位置的非平衡少数载流子的浓度成正比,而有缺陷会导致区域的少数载流子浓度变小导致荧光效应减弱,在图像上表现出来就成为暗色的点、线或一块区域,故可通过光致发光来判断样片是否存在缺陷、杂质等最终影响电池效率的因素。
[0004]为了提高随照随拍的PL检测效率,摒弃现有采取的人工架设支架实施定点定距拍照的滞后性、间断性、效率低的方案,需要设计一种能够连续对光伏电池表面进行拍摄的机构或者设备,辅助激光发光源和相机的连续移动,以及连续拍照,连续PL检测,以加快对大面积光伏电池的PL检测速度,提高PL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为了提高随照随拍的PL检测效率,摒弃现有采取的人工架设支架实施定点定距拍照的滞后性、间断性、效率低的方案,能够连续对光伏电池表面进行拍摄的机构或者设备,辅助激光发光源和相机的连续移动,以及连续拍照,连续PL检测,以加快对大面积光伏电池的PL检测速度的技术需要,我们设计一种履带式光伏电池检测小车,利用传动电机带动履带轮在光伏电池表面移动,以履带来增大与光伏电池表面的接触面积,降低压强,防止对光伏电池表面造成物理损伤,并且再利用可伸缩的三脚架支撑定位相机,实现相机拍照方向、拍照角度、拍照距离的调节,并且使激光发光源配合行进路线连续发光,且相机连续拍照,提高随照随拍的PL检测效率,实用方便。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履带式光伏电池检测小车,包括车身、两侧前后设置的履带轮、履带,以及设置在车身上方的可伸缩式三脚架、设置在车身尾部的激光发光源,
[0008]所述车身前后设置有传动轴,传动轴由传动电机带动同步匀速旋转,所述传动轴两端固连履带轮,同侧前后两履带轮之间套设有履带,所述履带与光伏电池表面直接接触,用于增大小车与光伏电池的整体接触面积,降低压强,
[0009]所述三脚架的每只脚与车身之间均通过万向球座连接,每只脚均设置有电动推
杆,所述三脚架顶端活动连接有定向座,所述定向座上固连有相机,通过电控系统调整每个电动推杆的伸缩量,来控制三脚架顶端的倾斜角度和方向,进而调整相机镜头的拍照方向和拍照距离,
[0010]所述激光发光源以一定倾斜角将一定能量的光子照射到光伏电池表面,被照射表面为激发区域,所述激发区域与相机拍照区域重合。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该履带式光伏电池检测小车利用传动电机带动履带轮在光伏电池表面移动,以履带来增大与光伏电池表面的接触面积,降低压强,防止对光伏电池表面造成物理损伤,并且再利用可伸缩的三脚架支撑定位相机,实现相机拍照方向、拍照角度、拍照距离的调节,并且使激光发光源配合行进路线连续发光,且相机连续拍照,提高随照随拍的PL检测效率,实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施例履带式光伏电池检测小车的正视图;
[0014]图2为本实施例履带式光伏电池检测小车的左视图;
[0015]图3为本实施例所述三脚架调整姿态后的正视图;
[0016]其中,1

相机,2

定向座,3

三脚架,4

电控系统,5

锁紧螺栓,6

前履带轮,7

光伏电池,8

万向球座,9

支撑杆,10

后履带轮,11

激光发光源,12

履带,13

汇聚管,14

车身,15

电动推杆;
[0017]特别地,A

激发区域与相机拍照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附图,以实施例的方式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9]请参阅图1

3,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履带式光伏电池检测小车,包括车身14、两侧前后设置的前履带轮6、后履带轮10、履带12,以及设置在车身14上方的可伸缩式三脚架3、设置在车身14尾部的激光发光源11,所述车身14前后设置有传动轴,传动轴由传动电机带动同步匀速旋转,所述传动轴两端固连履带轮,同侧前后两履带轮之间套设有履带12,所述履带12与光伏电池7表面直接接触,用于增大小车与光伏电池7的整体接触面积,降低压强。
[0020]参阅图3,所述三脚架3的每只脚与车身14之间均通过万向球座8连接,每只脚均设置有电动推杆15,所述三脚架3顶端活动连接有定向座2,所述定向座2上固连有相机1,通过电控系统4调整每个电动推杆15的伸缩量,来控制三脚架3顶端的倾斜角度和方向,进而调整相机1镜头的拍照方向和拍照距离。
[0021]参阅图3所述激光发光源11以一定倾斜角将一定能量的光子照射到光伏电池7表面,被照射表面为激发区域,所述激发区域与相机拍照区域A重合。
[0022]更具体的实施方案是:为了保证履带在光伏电池表面匀速行进的稳定性,以方便相机拍照精确,防抖,我们在传动轴两端分别设置了支撑杆,且传动轴与支撑杆之间设置轴承,且在前传动轴处设置了腰形孔,并配合锁紧螺栓顶推轴承,以抑制前履带轮与后履带轮之间张力拉拽产生的弯曲形变,使履带保持稳定张力与光伏电池表面静摩擦滚动。
[0023]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履带式光伏电池检测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两侧前后设置的履带轮、履带,以及设置在车身上方的可伸缩式三脚架、设置在车身尾部的激光发光源,所述三脚架的每只脚与车身之间均通过万向球座连接,每只脚均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三脚架顶端活动连接有定向座,所述定向座上固连有相机,通过电控系统调整每个电动推杆的伸缩量,来控制三脚架顶端的倾斜角度和方向,进而调整相机镜头的拍照方向和拍照距离,所述激光发光源以一定倾斜角将一定能量的光子照射到光伏电池表面,被照射表面为激发区域,所述激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生丁叶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智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