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候鸟疫病监测的防控消毒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1976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疫病消毒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候鸟疫病监测的防控消毒箱,包括消毒箱体,以及铰接设置于消毒箱体一侧的活动门体,消毒箱体内固定安装有消毒框架,在消毒框架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疫病取样工具的放置机构,放置机构包括设置于消毒框架内侧且呈对称分布的两个活动框体,以及滑动设置于活动框体两端并与消毒框架固定的限位横轨,活动框体上设置有与其相匹配的放置盘。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利于将消毒后的取样解剖工具取出更加方便,减少了工作人员取出消毒后工具的麻烦,提升了该防控消毒箱使用的安全性,且具有极强的实用性,防止出现在取出消毒箱中取样解剖工具时需要手动取出较为麻烦且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较为麻烦且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较为麻烦且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候鸟疫病监测的防控消毒箱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疫病消毒箱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候鸟疫病监测的防控消毒箱。

技术介绍

[0002]候鸟疫病监测是为了防范候鸟迁徙带来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疫病危害,监测人员发现死因不明的候鸟死体必须立即隔离、上报、取样、送检,取样时通常会与引发疫病的病毒接触,因此在取样后需要将取样解剖工具放进消毒箱中消毒后存放,但是由于高温消毒箱对取样解剖工具消毒之后,工作人员在取出取样解剖工具时需要将手伸入消毒箱内或者拉出消毒盘,使得取样解剖工具的取出较为麻烦,且消毒箱中的取样工具经过高温蒸汽消毒后,消毒箱中存在一定余热,工作人员在取出工具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安全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候鸟疫病监测的防控消毒箱,解决了现有消毒箱在取出取样解剖工具时需要手动取出较为麻烦且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候鸟疫病监测的防控消毒箱,包括消毒箱体,以及铰接设置于消毒箱体一侧的活动门体,所述消毒箱体内固定安装有消毒框架,在消毒框架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疫病取样工具的放置机构;
[0005]所述放置机构包括设置于消毒框架内侧且呈对称分布的两个活动框体,以及滑动设置于活动框体两端并与消毒框架固定的限位横轨,所述活动框体上设置有与其相匹配的放置盘,两个所述活动框体一侧均设置有与消毒箱体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的双向螺杆,所述消毒箱体内设置有用于带动两个双向螺杆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消毒框架一侧设置有用于推动两个活动框体运动的推动组件,所述放置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活动框体上用于对放置盘限位的定位组件。
[0006]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分别设置于消毒框架两端的活动连杆,以及铰接设置于活动连杆顶部的活动横杆,所述消毒框架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直径不同的传动齿轮,在活动连杆底部铰接设置有与活动门体固定的铰接座,在活动横杆底部设置有与消毒框体固定的限位横框,在限位横框内侧滑动设置有与活动横杆固定的齿条,且齿条底部与传动齿轮啮合连接。
[0007]进一步地,两个所述传动齿轮轴心处均固定有与消毒箱体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的旋转轴,两个所述双向螺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通过皮带轮传动连接有传动带,且两个传动带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旋转轴的端部通过皮带轮传动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推动组件包括设置于双向螺杆外侧并与消毒框体固定的条形横框,以及滑动设置于条形横框内侧两端的滑动块,且双向螺杆两端分别贯穿两个滑动块并与其螺纹连接,所述活动框体一侧两端均设有活动推杆。
[0009]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推杆一端铰接设置有与活动框体固定的限位座,在滑动块顶
部固定有与活动推杆另一端铰接的活动座。
[0010]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放置盘四角处并与活动框体相匹配的限位卡块,所述活动框体一侧两端均设置有活动抬杆,且活动抬杆分别与其一端的限位卡块活动铰接,在活动抬杆远离限位卡块的一端活动卡接有与活动框体固定的定位卡块。
[0011]进一步地,所述活动门体上设置有用于将其固定在消毒箱体上的卡紧组件,所述卡紧组件包括开设于消毒箱体上的限位横槽,以及滑动设置于限位横槽内侧的滑动横杆,所述滑动横杆顶部固定有若干个呈等距分布的复位弹簧,所述活动门体顶部设置有与限位横槽中部滑动连接的活动推板,且活动推板底部一侧与滑动横杆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横杆底部两端均固定有限位插块,且限位插块与活动门体相互靠近的一端设置有相匹配的斜面,所述活动门体顶部两端均开设有与限位插块相匹配的限位插槽。
[0013]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候鸟疫病监测的防控消毒箱,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放置机构来对候鸟疫病监测用取样解剖工具进行消毒,将取样解剖工具放置在放置盘上,在消毒箱体消毒完成之后,通过驱动组件和推动组件的配合,打开活动门体同时放置盘从消毒箱体中推出,工作人员将放置盘上的工具取下进行无菌存放,结构合理,有利于将消毒后的取样解剖工具取出更加方便,减少了工作人员取出消毒后工具的麻烦,提升了该防控消毒箱使用的安全性,且具有极强的实用性,防止出现在取出消毒箱中取样解剖工具时需要手动取出较为麻烦且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
[0015]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驱动组件来驱动双向螺杆发生旋转,双向螺杆通过推动组件来推动活动框体先外运动,在打开活动门体的同时,带动两个活动框体向外运动,由于驱动组件的两个传动齿轮直径不同,使得下侧活动框体的运动距离大于上侧活动框体的运动距离,活动框体将放置盘以及取样工具从消毒箱体中一同带出,操作更加便捷,实现在活动门体打开的同时放置盘及其上的取样工具从消毒箱体中运动出来,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取样工具的取出。
[0016]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定位组件来对放置盘提供一定的限位,在将放置盘上的取样工具取走存放之后,转动活动抬杆,活动抬杆与定位卡块发生分离,然后向上抬动活动抬杆,活动抬杆通过限位卡块带动放置盘向上运动,放置盘与活动框体发生分离,将放置盘取出进行清理,以便于继续使用,有利于提升了消毒箱的消毒效果。
[0017]4、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卡紧组件来对活动门体进行固定,活动门体围绕其底部可以转动,以此对活动门体进行打开或者关闭,通过限位插块插入活动门体上的限位插槽内侧,有利于提升活动门体关闭时的稳定性,延长活动门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打开状态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侧面立体剖视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背面立体剖视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放置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驱动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0026]图8为本专利技术推动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0027]图9为本专利技术定位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0028]图10为图5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消毒箱体;2、活动门体;3、消毒框架;4、放置机构;41、活动框体;42、限位横轨;43、放置盘;44、双向螺杆;45、驱动组件;451、活动连杆;452、活动横杆;453、传动齿轮;454、铰接座;455、限位横框;456、齿条;457、旋转轴;458、传动带;46、推动组件;461、条形横框;462、滑动块;463、活动推杆;464、限位座;465、活动座;47、定位组件;471、活动抬杆;472、限位卡块;473、定位卡块;5、卡紧组件;51、限位横槽;52、滑动横杆;53、复位弹簧;54、活动推板;55、限位插块;56、限位插槽。...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候鸟疫病监测的防控消毒箱,包括消毒箱体(1),以及铰接设置于消毒箱体(1)一侧的活动门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箱体(1)内固定安装有消毒框架(3),在消毒框架(3)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疫病取样工具的放置机构(4);所述放置机构(4)包括设置于消毒框架(3)内侧且呈对称分布的两个活动框体(41),以及滑动设置于活动框体(41)两端并与消毒框架(3)固定的限位横轨(42),所述活动框体(41)上设置有与其相匹配的放置盘(43),两个所述活动框体(41)一侧均设置有与消毒箱体(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的双向螺杆(44),所述消毒箱体(1)内设置有用于带动两个双向螺杆(44)转动的驱动组件(45),所述消毒框架(3)一侧设置有用于推动两个活动框体(41)运动的推动组件(46),所述放置机构(4)还包括设置于活动框体(41)上用于对放置盘(43)限位的定位组件(4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候鸟疫病监测的防控消毒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5)包括分别设置于消毒框架(3)两端的活动连杆(451),以及铰接设置于活动连杆(451)顶部的活动横杆(452),所述消毒框架(3)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直径不同的传动齿轮(453),在活动连杆(451)底部铰接设置有与活动门体(2)固定的铰接座(454),在活动横杆(452)底部设置有与消毒框体固定的限位横框(455),在限位横框(455)内侧滑动设置有与活动横杆(452)固定的齿条(456),且齿条(456)底部与传动齿轮(453)啮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候鸟疫病监测的防控消毒箱,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传动齿轮(453)轴心处均固定有与消毒箱体(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的旋转轴(457),两个所述双向螺杆(44)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通过皮带轮传动连接有传动带(458),且两个传动带(458)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旋转轴(457)的端部通过皮带轮传动连接。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水琴周多奇赵凯吕丹李文慧熊燕刘之木子汪剑芬盖梦蕊张旖洵胡洁
申请(专利权)人:安庆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