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焦炉砌筑用内脚手架支撑结构、安装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焦炉砌筑的辅助装置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焦炉砌筑用内脚手架支撑结构、安装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焦炉有几十个炭化室和燃烧室相间配置,在燃烧室的墙体砌筑过程中,需要在两个相邻燃烧室墙体形成的炭化室空间内支设内部脚手架,脚手架的高度定型化,其高度依据砌筑人员的平均劳动强度、操作高度和工程施工进度综合起来确定,以满足每天砌筑量的要求。
[0003]现有技术的内部脚手架由座体和多个标准插节组成,标准插节包括上部托板、立柱和插管,上部托板有预留孔,当需要增加高度时,上方标准插节的插管安装到下方标准插节的预留孔中。内脚手架使用时,在上部托板上放置木跳板,砌筑人员站在木跳板上进行作业。由于标准插节的上部托板为钢制面板,与立柱一端焊接,形状不规则,不利于码放,每座焦炉需要几千个标准插节,运输成本非常高。另外,炭化室空间从推焦车一侧到拦焦车一侧的尺寸逐步变宽,标准插节的上部托板为标准尺寸,无法与燃烧室墙体进行固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需在木跳板表面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焦炉砌筑用内脚手架支撑结构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本体(200),设于所述机身本体(200)上的双轴电动马达组件(300)、供电机构(500),以及与所述双轴电动马达组件(300)相连的旋拧机构(400);其中,所述双轴电动马达组件(300)包括双轴电动马达(301)和分别设于所述双轴电动马达(301)两侧的转轴(302);所述旋拧机构(400)在两个所述转轴(302)上分别设置一个;所述旋拧机构(400)包括齿圈(41),设于所述齿圈(41)外面的齿轮传动组件、外导轮(44),以及设于所述齿圈(41)内面的内导轮(45);所述旋拧机构(400)的旋转轴心设有能够实现焦炉砌筑用内脚手架支撑结构上支撑螺母旋紧或旋松操作的旋拧卡头(46);将所述旋拧机构(400)的旋拧卡头(46)安装在焦炉砌筑用内脚手架支撑结构的支撑螺母上,通过所述双轴电动马达(301)驱动所述齿轮传动组件转动,从而驱动齿圈(41)连续旋转,最终实现旋拧卡头(46)的旋转,实现对焦炉砌筑用内脚手架支撑结构支撑螺母的旋紧或旋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焦炉砌筑用内脚手架支撑结构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本体(200)包括相连的上机身(201)和下机身(202);所述双轴电动马达(301)设于所述上机身(201)内部;所述供电机构(500)设于所述下机身(202)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焦炉砌筑用内脚手架支撑结构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机身(202)上设有启动开关(203);所述齿圈(41)上设有磁铁;所述上机身(201)内置单片机和磁感应旋转位置角度传感器,能够控制双轴电动马达(301)的启停、正反转、转速和齿圈(41)C形开口的位置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1
‑
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焦炉砌筑用内脚手架支撑结构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圈(41)为C形的开口结构,其外表面均匀间隔设有多个齿状结构;所述齿圈(41)的侧面设有与所述齿圈(41)弧度一致的固定板(41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焦炉砌筑用内脚手架支撑结构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轮(44)在所述固定板(411)的弧形外表面间隔设有多个;所述内导轮(45)在所述齿圈(41)的弧形内面均匀间隔设有多个。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焦炉砌筑用内脚手架支撑结构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传动组件包括齿轮组(42)和第一传动齿轮(43);所述齿轮组(42)包括与所述齿圈(41)外表面齿状结构啮合的多个齿轮(421);多个齿轮(421)彼此啮合,形成与所述齿圈(41)外表面啮合的弧形结构;所述固定板(411)的弧形外表面和所述齿圈(41)上多个齿轮(421)的齿尖平齐;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3)与所述齿轮组(42)的齿轮(421)啮合;所述旋拧机构的齿轮组(42)、第一传动齿轮(43)、内导轮(45)和外导轮(44)的轴心与机身本体轴连;所述齿圈(41)的C形开口小于所述齿轮组(42)的弧形驱动范围;通过所述双轴电动马达(301)驱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3)转动,带动驱动齿轮组(42)旋转,从而驱动齿圈连续旋转,最终实现旋拧卡头的旋转,实现对焦炉砌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春,黎耀南,郑运洪,吴春桥,剪元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