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雨水收集回用设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1427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道路雨水收集回用设施,所述蓄水舱本体内自左向右依次设有第一舱室、第二舱室和第三舱室;所述第一舱室和第二舱室之间设有过水洞,所述第二舱室和第三舱室之间设有溢流口;所述蓄水舱本体左上角开口处设置有折角挡板。通过内置折角挡板,对传统雨水口的结构进行调整和改进,从而解决了传统雨水调蓄池占地面积大、管道输送距离长、回用效率低的缺点,该道路雨水收集回用设施体积小,可分散设置,有效缩短了输送距离,提升了雨水收集回用的效率;该道路雨水收集回用设施还设置有与雨水管网系统相连的排水口,超出调蓄能力的雨水可以通过所述排水口排至雨水管网系统,在提升收集回用效率的同时,还可以兼做雨水口。雨水口。雨水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雨水收集回用设施


[0001]本技术涉及雨水收集调蓄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道路雨水收集回用设施。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水资源颇为紧缺,尤其是大部分城市地区,全国700多个地级市以上的城市中,有近400座城市缺水或严重缺水,且呈现递增趋势,以致国家不得不花费巨资应对。雨水是自然界一种优质的淡水资源,经简单处理即可实现冲厕、路面喷洒、绿化浇灌的功能,对雨水进行收集回用具有显著的节水效能。雨水收集回用设施是将雨水根据需求进行收集后,并经过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处理后达到符合使用标准的设施。
[0003]但是,传统的雨水收集回用设施存在一些不足,如中国技术专利文献CN 218757813 U中的雨水收集回用设施就存在着雨水调蓄池占地面积大、管道输送距离长、回用效率低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道路雨水收集回用设施,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道路雨水收集回用设施;
[0007]该道路雨水收集回用设施包括蓄水舱,所述蓄水舱的顶部覆盖有道路,所述蓄水舱的左侧为雨水花园,所述蓄水舱包括蓄水舱本体,所述蓄水舱本体内自左向右依次设有第一舱室、第二舱室和第三舱室;所述第一舱室和第二舱室之间设有过水洞,所述第二舱室和第三舱室之间设有溢流口;所述蓄水舱本体左上角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折角挡板,所述折角挡板的左侧端与所述蓄水舱本体的左侧壁顶部固定链接,所述折角挡板的顶端低于所述蓄水舱本体的顶部。
[0008]优选的,所述雨水花园的顶部和所述折角挡板的底部齐平。
[0009]优选的,所述溢流口的设置位置高于所述过水洞的设置位置。
[0010]优选的,所述蓄水舱本体的左上角开口处设置有级配卵石层,所述级配卵石层的两侧设置有滤网,所述道路的左侧自右到左依次设置有雨水箅子和路缘石,所述级配卵石层和滤网位于所述路缘石的下方。
[0011]优选的,所述蓄水舱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检查孔。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三舱室的右下角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排水管道连接;所述第二舱室底部设置有抽水装置,所述抽水装置通过抽水管道与绿化灌溉管网系统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道路和所述雨水箅子之间设置有找坡层。
[0014]进一步的,蓄水舱本体的底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C15素混凝土垫层和素土夯实基层。
[0015]进一步的,所述蓄水舱本体由聚乙烯材料一次性注塑成型。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内置折角挡板,对传统雨水口的结构进行调整和改进,从而解决了传统雨水调蓄池占地面积大、管道输送距离长、回用效率低的缺点,该道路雨水收集回用设施体积小,可分散设置,有效缩短了输送距离,提升了雨水收集回用的效率;该设施还设置有与雨水管网系统相连的排水口15,超出调蓄能力的雨水可以通过所述排水口15排至雨水管网系统,在提升收集回用效率的同时,还可以兼做雨水口。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需要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术语“顶部”、“底部”、“左侧”、“两侧”、“之间”、“左上角”、“右下角”、“下方”、“自上而下”、“自左向右”、“依次”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19]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道路雨水收集回用设施的剖视图
[0020]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道路雨水收集回用设施的俯视图
[0021]图中:1、蓄水舱本体;2、道路;3、雨水花园;4、第一舱室;5、第二舱室;6、第三舱室;7、过水洞;8、溢流口;9、折角挡板;10、雨水箅子;11、路缘石;12、滤网;13、级配卵石层;14、检查孔;15、排水口;16、排水管道;17、抽水装置;18、抽水管道;19、找坡层;20、C15素混凝土垫层;21、素土夯实基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为了方便理解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上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0024]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道路雨水收集回用设施,包括蓄水舱,所述蓄水舱设置在道路2的下方,所述蓄水舱的左侧是用于初期雨水汇聚的雨水花园3,该道路雨水收集回用设施所述的蓄水舱包括蓄水舱本体1,所述蓄水舱本体1内部自左向右依次设有第一舱室4、第二舱室5和第三舱室6,第一舱室4和第三舱室6的设置宽度小于
所述第二舱室5的设置宽度,所述第一舱室4和第二舱室5之间设有过水洞7,所述第二舱室5和第三舱室6之间设有溢流口8。所述溢流口8的设置位置高于所述过水洞7的设置位置。
[0025]所述蓄水舱本体1左上角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折角挡板9,所述折角挡板9的左侧端与所述蓄水舱本体1的左侧壁顶部固定链接,所述折角挡板9的顶端低于所述蓄水舱本体1的顶部,形成一个可以将雨水花园3内汇聚的雨水溢流至所述第一舱室4内的开口。优选的,可以将所述雨水花园3的顶部和所述折角挡板9的底部齐平设置,已达到更好的收集回用效率。
[0026]所述第三舱室6的右下角还设置有排水口15,所述排水口15与排水管道16相连接;所述第二舱室5底部设置有抽水装置17,所述抽水装置17通过抽水管道18与回用管网系统相连接,比如:与绿化灌溉的管网系统连接,以到达雨水回用的目的。
[0027]所述蓄水舱本体1的左上角开口处设置有级配卵石层13,级配卵石层13根据各地域的水土等自然环境的差异,可以采用单粒级或者连续粒级;比如采用粒径大于4.75毫米、粒径大于2.36毫米、粒径大于4.75毫米、粒径大于9.5毫米、粒径大于1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雨水收集回用设施,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舱,所述蓄水舱的顶部覆盖有道路(2),所述蓄水舱的左侧为雨水花园(3),所述蓄水舱包括蓄水舱本体(1),所述蓄水舱本体(1)内自左向右依次设有第一舱室(4)、第二舱室(5)和第三舱室(6);所述第一舱室(4)和第二舱室(5)之间设有过水洞(7),所述第二舱室(5)和第三舱室(6)之间设有溢流口(8);所述蓄水舱本体(1)左上角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折角挡板(9),所述折角挡板(9)的左侧端与所述蓄水舱本体(1)的左侧壁顶部固定链接,所述折角挡板(9)的顶端低于所述蓄水舱本体(1)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雨水收集回用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花园(3)的顶部和所述折角挡板(9)的底部齐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道路雨水收集回用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口(8)的设置位置高于所述过水洞(7)的设置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道路雨水收集回用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舱本体(1)的左上角开口处设置有级配卵石层(13),所述级配卵石层(13)的两侧设置有滤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栓栓李光宇张铭言李祥易顾紫薇周磊杜立明董英俊王振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