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布式能源的配电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91316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分布式能源的配电管理系统,包括:分布式能源配电管理系统,所述分布式能源配电管理系统基于B/S架构运作,所述分布式能源配电管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层、网络信息汇聚层和主管理层;所述数据采集层负责远程数据采集工作,所述网络信息汇聚层负责将数据采集层采集的信息数据传输到主管理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收集汇总分析各种能源信息,使能源数据共享,并建立能源管理中心管理实现一体化及自动化,同时还能够反映用户用能的关联性,进而能从多个角度对用户的能耗进行统计分析,进而达到降低能耗的效果。进而达到降低能耗的效果。进而达到降低能耗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布式能源的配电管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分布式能源的配电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能在所有能源中消耗量比较大,对电能的统一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对电能进行准确可靠的计量分配,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节约电能。
[0003]目前,供配电产业的发展及可靠性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配电行业正朝着信息化程度更高的方向发展,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正逐步应用于配电自动化监测系统中,因此,智能配电是当今供电产业的发展趋势,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0004]智能配电是现代生活的一种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对此展开了研究,智能配电系统是按用户的需求,遵循配电系统的标椎规范而二次开发的一套具有专业性强、自动化程度高、易使用、高性能、高可靠等特点的适用于低压配电系统的电能管理系统。
[0005]电力作为国民经济运转的动力源泉,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和主力军,而现有的智能配电系统大都功能单一,对用电数据的采集也不够全面,且没有在数据采集后进行相应的预处理,导致数据传输不够高效,另外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没有采用分布式的处理方式和数据存储方式,导致系统运行负载过重,从而降低了配电管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采集不够全面、数据传输不够高效以及数据处理过程中没有采用分布式的处理方式和数据存储方式,导致系统运行负载过重,从而降低了配电管理效率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布式能源的配电管理系统。
[0007]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分布式能源的配电管理系统,包括:
[0008]分布式能源配电管理系统,所述分布式能源配电管理系统基于B/S架构运作,所述分布式能源配电管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层、网络信息汇聚层和主管理层;
[0009]所述数据采集层负责远程数据采集工作,所述网络信息汇聚层负责将数据采集层采集的信息数据传输到主管理层,所述主管理层负责将网络信息汇聚层传输过来的信息数据进行统计与处理;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生产能源数据进行采集、加工、分析处理,以实现对能源设备、能源实绩、能源计划、能源平衡、能源预测等全方位的监控和管理功能,进而达到降耗节能的目的。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管理层基于服务器运行,所述主管理层可将传输过来的各类能源消耗的数据以及设备运行状态进行集中处理、分析和评估,所述主管理层还包括能源管理中心、显示界面及操作窗口,所述能源管理中心由管理人员操控管理,可将集中处理、分析以及评估后的数据信息以图形、数显及声音方式反映现场运作状况,而基于显示界面和操作窗口可方便用户查看。
[001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数据采集层是基于能源计量采集仪表来完成对现场目标的数据采集,所述能源计量采集仪表包括智能电力仪表、智能电磁流量变送器、智能涡街流量变送器、铂热电阻和压力变送器。
[0013]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网络信息汇聚层是主管理层与能源计量采集仪表的纽带,所述网络信息汇聚层基于通讯网络层实现将分散的能耗数据上传到能源管理中心内,所述通信网络层包括总线、通讯管理机、串口服务器、网络交换机以及高速网络。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智能电力仪表安装于高、低压进出线柜以及配电柜的供配电回路中,进而能够实现对电力系统进、出回路的三相/平均相电压、线电压、正序/负序/零序电压、频率、三相/平均/零序电流、有功功率、有功电能、无功功率、无功电能和功率因数等基本电参量监测,而通过安装在供水、供油、蒸汽、压空等建筑物主要进、出管路上的能源计量采集仪,可对相关能耗介质的瞬时流量、累积流量、压力和温度等信号进行在线测量和采集,而被采集的物理量等信号转换成电流模拟信号,通过自带的数据采集卡将电压或电流模拟信号放大、采样、量化和编码,以较高的精度转变成为数字量,又经过通讯管理机或串口服务器将协议转换和解析之后,通过高速的传输网络传输到能源管理中心,然后运用先进的数据采集软件和合理的编程组态方法,来对整个数据采集过程进行控制以及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集中处理、分析及评估。
[001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讯网络层也是网络信息汇聚层与配电网图模系统、配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电能量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以及其它智能系统对接的中间接口,因此可实现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
[001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布式能源配电管理系统可基于服务器构建实时数据库,所述实时数据库用于储存与其它系统交换来的数据信息,因此可通过对实时数据的处理来构建实时检测与警告模块,且可通过对实时数据的抽取与集成清洗来生成能源管理中心的多维数据库。
[001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数据采集层采集的数据包括三相电压、功率因数、电流、功率、温度、电能、频率、开关位置以及设备运作状态。
[001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实时检测与警告模块可提供警告功能,且同一警告规则可以设定多少警告等级,进而可根据警告等级判断事件的严重性,所述警告事件可通过邮件或短信方式提醒相关工作人员。
[001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警告模块包括KPI门限、KPI波动、趋势变化、用能异常、数据采集异常以及监控异常。
[002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布式能源配电管理系统基于B/S架构以及通过登录Web浏览器即可登录系统查看实时监控信息及能耗信息,无法安装软件,操作便捷,方便用户随时查看。
[0021]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2]本专利技术通过收集汇总分析各种能源信息,使能源数据共享,并建立能源管理中心管理实现一体化及自动化,同时还能够反映用户用能的关联性,进而能从多个角度对用户的能耗进行统计分析,进而达到降低能耗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25]请结合图1,本实施例的分布式能源的配电管理系统,包括:
[0026]分布式能源配电管理系统,所述分布式能源配电管理系统基于B/S架构运作,所述分布式能源配电管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层、网络信息汇聚层和主管理层;
[0027]所述数据采集层负责远程数据采集工作,所述网络信息汇聚层负责将数据采集层采集的信息数据传输到主管理层,所述主管理层负责将网络信息汇聚层传输过来的信息数据进行统计与处理;
[002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生产能源数据进行采集、加工、分析处理,以实现对能源设备、能源实绩、能源计划、能源平衡、能源预测等全方位的监控和管理功能,进而达到降耗节能的目的。
[0029]所述主管理层基于服务器运行,所述主管理层可将传输过来的各类能源消耗的数据以及设备运行状态进行集中处理、分析和评估,所述主管理层还包括能源管理中心、显示界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布式能源的配电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布式能源配电管理系统,所述分布式能源配电管理系统基于B/S架构运作,所述分布式能源配电管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层、网络信息汇聚层和主管理层;所述数据采集层负责远程数据采集工作,所述网络信息汇聚层负责将数据采集层采集的信息数据传输到主管理层,所述主管理层负责将网络信息汇聚层传输过来的信息数据进行统计与处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能源的配电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理层基于服务器运行,所述主管理层可将传输过来的各类能源消耗的数据以及设备运行状态进行集中处理、分析和评估,所述主管理层还包括能源管理中心、显示界面及操作窗口,所述能源管理中心由管理人员操控管理,可将集中处理、分析以及评估后的数据信息以图形、数显及声音方式反映现场运作状况,而基于显示界面和操作窗口可方便用户查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能源的配电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层是基于能源计量采集仪表来完成对现场目标的数据采集,所述能源计量采集仪表包括智能电力仪表、智能电磁流量变送器、智能涡街流量变送器、铂热电阻和压力变送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布式能源的配电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信息汇聚层是主管理层与能源计量采集仪表的纽带,所述网络信息汇聚层基于通讯网络层实现将分散的能耗数据上传到能源管理中心内,所述通信网络层包括总线、通讯管理机、串口服务器、网络交换机以及高速网络。5.如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迅刘万庭刘辉亚王传和周正闫启迪闫博雅徐青费文娟邓新昌祝鑫程道莲郭娟娟薛晴刘尚玥刘晓璇王淑卿陈健杨书航姚琦程琦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肥西县供电公司安徽立卓智能电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