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社区用垃圾分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1255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慧社区用垃圾分类装置,包括主体组件,包括外壳、进料口、收集桶、外壳门以及支撑件,所述进料口设置于所述外壳顶部,所述收集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门设置于所述外壳一侧,所述支撑件固定于所述外壳底部;以及,照明组件,设置于所述主体组件上,包括防护件、照明件以及限位件,所述防护件固定于所述外壳顶部,所述照明件设置于所述防护件上,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防护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通过照明件的设置,方便对该装置进行照明,通过限位件的设置,方便对照明件进行更换,从而不会影响照明件的正常工作。工作。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慧社区用垃圾分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垃圾分类
,特别是一种智慧社区用垃圾分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物质消费水平大幅提高,我国生活垃圾产生量迅速增长,环境隐患比较突出,庞大的生活垃圾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将对人居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优良的人居环境,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部分,因此,垃圾分类刻不容缓,但是目前垃圾分类装置在夜晚没有进行专门照明的装置,从而可能导致在夜晚丢垃圾的人不能准确的把垃圾丢入到垃圾分类装置内,从而影响社区的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04]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智慧社区用垃圾分类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0005]因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但是目前垃圾分类装置在夜晚没有进行专门照明的装置,从而可能导致在夜晚丢垃圾的人不能准确的把垃圾丢入到垃圾分类装置内,从而影响社区的环境。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慧社区用垃圾分类装置,其包括,主体组件,包括外壳、进料口、收集桶、外壳门以及支撑件,所述进料口设置于所述外壳顶部,所述收集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门设置于所述外壳一侧,所述支撑件固定于所述外壳底部;以及,
[0007]照明组件,设置于所述主体组件上,包括防护件、照明件以及限位件,所述防护件固定于所述外壳顶部,所述照明件设置于所述防护件上,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防护件上。
[0008]作为本技术所述智慧社区用垃圾分类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柱和防护垫,所述第一支撑柱固定于所述外壳底部,所述防护垫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柱底部。
[0009]作为本技术所述智慧社区用垃圾分类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防护件包括第二支撑柱和顶盖,所述第二支撑柱固定于所述外壳顶部,所述顶盖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柱顶部。
[0010]作为本技术所述智慧社区用垃圾分类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照明件包括第三支撑柱、太阳能板、电池箱以及蓄电池,所述第三支撑柱固定于所述顶盖顶部,所述太阳能板固定于所述第三支撑柱顶部,所述电池箱设置于所述顶盖顶部,所述蓄电池设置于所述电池箱内。
[0011]作为本技术所述智慧社区用垃圾分类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照明件还包括照明灯和防护罩,所述照明灯固定于所述顶盖底部,所述防护罩转动连接于所述顶盖底部。
[0012]作为本技术所述智慧社区用垃圾分类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块、限位柱以及拉杆,所述限位块固定于所述防护罩顶部,所述顶盖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插接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顶盖上开设有腔室,所述限位柱位于所述腔室内,所述限位块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柱一端插接于所述限位孔内,所述拉杆固定于所述限位柱一侧。
[0013]作为本技术所述智慧社区用垃圾分类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件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柱和所述腔室内壁固定。
[0014]本技术有益效果为:通过照明件的设置,方便对该装置进行照明,通过限位件的设置,方便对照明件进行更换,从而不会影响照明件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16]图1为智慧社区用垃圾分类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0017]图2为智慧社区用垃圾分类装置的限位件剖面结构图。
[0018]图3为智慧社区用垃圾分类装置的图2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图。
[0019]图4为智慧社区用垃圾分类装置的照明件剖面结构图。
[0020]图中:101、外壳;105、进料口;102、收集桶;103、外壳门;104a、第一支撑柱;104b、防护垫;201a、第二支撑柱;201b、顶盖;202a、第三支撑柱;202b、太阳能板;202c、电池箱;202d、蓄电池;202e、照明灯;202f、防护罩;203a、限位块;203b、限位柱;203c、拉杆;W、限位槽;Q、腔室;S、限位孔;203d、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2]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3]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0024]实施例1
[0025]参照图1~图4,为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慧社区用垃圾分类装置,智慧社区用垃圾分类装置包括主体组件100和照明组件200,通过二者的配合,
可以对垃圾桶进行照明。
[0026]主体组件100,包括外壳101、进料口105、收集桶102、外壳门103以及支撑件104,进料口105设置于外壳101顶部,收集桶102设置于外壳101内,外壳门103设置于外壳101一侧,支撑件104固定于外壳101底部。
[0027]通过外壳101的设置,用于对收集桶102进行防护,进而避免收集桶102被破坏,通过进料口105的设置,方便把垃圾放入到收集桶102内,进而方便收集桶102对垃圾进行收集,通过外壳门103的设置,用于对外壳101进行封堵,进而方便对把收集桶102从外壳101内拿出,通过支撑件104的设置,用于对外壳101进行支撑,进而避免外壳101晃动。
[0028]照明组件200,设置于主体组件100上,包括防护件201、照明件202以及限位件203,防护件201固定于外壳101顶部,照明件202设置于防护件201上,限位件203设置于防护件201上。
[0029]通过防护件201的设置,用于对外壳101进行防护,进而避免雨水通过进料口105进入到收集桶102内,同时还对照明件202进行支撑,通过照明件202的设置,用于对垃圾桶进行照明,进而避免夜晚不能准确的把垃圾丢入进料口105内,通过限位件203的设置,用于对照明件202进行限位,进而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社区用垃圾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组件(100),包括外壳(101)、进料口(105)、收集桶(102)、外壳门(103)以及支撑件(104),所述进料口(105)设置于所述外壳(101)顶部,所述收集桶(102)设置于所述外壳(101)内,所述外壳门(103)设置于所述外壳(101)一侧,所述支撑件(104)固定于所述外壳(101)底部;以及,照明组件(200),设置于所述主体组件(100)上,包括防护件(201)、照明件(202)以及限位件(203),所述防护件(201)固定于所述外壳(101)顶部,所述照明件(202)设置于所述防护件(201)上,所述限位件(203)设置于所述防护件(201)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社区用垃圾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04)包括第一支撑柱(104a)和防护垫(104b),所述第一支撑柱(104a)固定于所述外壳(101)底部,所述防护垫(104b)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柱(104a)底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慧社区用垃圾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件(201)包括第二支撑柱(201a)和顶盖(201b),所述第二支撑柱(201a)固定于所述外壳(101)顶部,所述顶盖(201b)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柱(201a)顶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慧社区用垃圾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件(202)包括第三支撑柱(202a)、太阳能板(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邹城市正洁环境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