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眩光三防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1156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28
一种防眩光三防灯,包括灯底、外灯罩,灯底内设有光源承载板,光源承载板朝向外灯罩的一侧安装灯珠,灯珠和外灯罩之间设有内灯罩;内灯罩包括中部的弧形罩体,弧形罩体两侧设有定位连接板,弧形罩体朝向灯珠的一侧均匀设有第一光学微结构凸起;外灯罩朝向内灯罩的一侧设有第二光学微结构凸起,外灯罩朝向内灯罩的一侧沿宽度方向加工形成光学微结构凹下;该三防灯结构中在灯珠和外灯罩之间增设内灯罩,并且在内灯罩和外灯罩的内壁上分别设置第一光学微结构凸起和第二光学微结构凸起,光线在穿过内灯罩时出射线交插相折,在穿过外灯罩时再次发生多次折射,光线的扩散能力加强,使得三防灯的眩光值变小,人眼得到更加舒适的光线。人眼得到更加舒适的光线。人眼得到更加舒适的光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眩光三防灯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防眩光三防灯。

技术介绍

[0002]LED光源以其发光效率高、耗电量少、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性强和有利于环保等优点,成为了现代灯光照明的主流产品。现有LED三防灯具也逐渐广泛运用于室内、路灯、场地照明以及景观光源领域。由于LED三防灯的光源方向性很强,亮度较高,在使用时会造成较明显的眩光和刺眼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防眩光三防灯。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防眩光三防灯,包括灯底、外灯罩,所述灯底和所述外灯罩通过卡扣组件可脱卸连接,所述灯底内设有光源承载板,所述光源承载板朝向所述外灯罩的一侧安装灯珠,所述灯珠沿所述光源承载板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灯珠和所述外灯罩之间设有内灯罩;
[0005]所述内灯罩包括中部的弧形罩体,所述弧形罩体的内凹面将所述灯珠包围,所述弧形罩体两侧向所述光源承载板的宽度方向水平延伸形成定位连接板,所述定位连接板与所述光源承载板连接定位,所述弧形罩体的内凹面均匀设有第一光学微结构凸起,所述弧形罩体的外凸面呈光滑弧面;
[0006]所述外灯罩朝向所述内灯罩的一侧设有第二光学微结构凸起,所述外灯罩朝向所述内灯罩的一侧沿宽度方向加工形成光学微结构凹下,所述光学微结构凹下沿所述第二光学微结构凸起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外灯罩底部呈光滑弧面。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弧形罩体的厚度由中心处向所述定位连接板方向逐渐减小。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第一光学微结构凸起沿所述弧形罩体的宽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第一光学微结构凸起的横截面呈半圆形。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第二光学微结构凸起沿所述外灯罩的宽度方向呈中心对称分布,所述第二光学微结构凸起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光学微结构凹下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光学微结构凸起的厚度。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2]1、该三防灯结构中在灯珠和外灯罩之间增设内灯罩,并且在内灯罩和外灯罩的内壁上分别设置第一光学微结构凸起和第二光学微结构凸起,光线在穿过内灯罩时出射线交插相折,在穿过外灯罩时再次发生多次折射,光线的扩散能力加强,使得三防灯的眩光值变小,人眼得到更加舒适的光线;
[0013]2、在外灯罩的内壁上沿第二光学微结构凸起的长度方向均匀加工光学微结构凹
下,光线在光学微结构凹下处形成透射,保证了整体出光率以及配光角度。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防眩光三防灯的爆炸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防眩光三防灯的剖视图;
[0016]图3为内灯罩3的立体图;
[0017]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0018]图5为外灯罩4的立体图;
[0019]图6为图5中B处的放大图;
[0020]图7为本技术一种防眩光三防灯的光线路径图(图中下半部分的光线为人眼实际看到的光线)。
[0021]图中:1、灯底;2、光源承载板;21、灯珠;3、内灯罩;31、定位连接板;32、弧形罩体;33、第一光学微结构凸起;4、外灯罩;41、第二光学微结构凸起;42、光学微结构凹下;5、卡扣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防眩光三防灯,包括灯底1、外灯罩4,灯底1和外灯罩4通过卡扣组件5可脱卸连接,灯底1内设有光源承载板2,光源承载板2朝向外灯罩4的一侧安装灯珠21,灯珠21沿光源承载板2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灯珠21和外灯罩4之间设有内灯罩3;
[0023]内灯罩3包括中部的弧形罩体32,弧形罩体32的内凹面将灯珠21包围,弧形罩体32两侧向光源承载板2的宽度方向水平延伸形成定位连接板31,定位连接板31与光源承载板2连接定位,弧形罩体32的内凹面均匀设有第一光学微结构凸起33,多个第一光学微结构凸起33沿弧形罩体32的宽度方向均匀分布,第一光学微结构凸起33的横截面呈半圆形,弧形罩体32的外凸面呈光滑弧面,弧形罩体32的厚度由中心处向定位连接板31方向逐渐减小(参见图3、图4);
[0024]外灯罩4朝向内灯罩3的一侧设有第二光学微结构凸起41,多个第二光学微结构凸起41沿外灯罩4的宽度方向呈中心对称分布,第二光学微结构凸起41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外灯罩4朝向内灯罩3的一侧沿宽度方向加工形成光学微结构凹下42,光学微结构凹下42沿第二光学微结构凸起4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光学微结构凹下42的深度大于第二光学微结构凸起41的厚度,外灯罩4底部呈光滑弧面(参见图5、图6)。
[0025]该三防灯结构中在灯珠和外灯罩之间增设内灯罩,并且在内灯罩和外灯罩的内壁上分别设置第一光学微结构凸起和第二光学微结构凸起,光线在穿过内灯罩时出射线交插相折,在穿过外灯罩时再次发生多次折射,光线的扩散能力加强,使得三防灯的眩光值变小,人眼得到更加舒适的光线;在外灯罩的内壁上沿第二光学微结构凸起的长度方向均匀加工光学微结构凹下,光线在光学微结构凹下处形成透射,保证了整体出光率以及配光角度。
[0026]具体使用时,为方便理解本技术,结合附图进行描述;
[0027]工作时,灯珠亮起形成初始光线,光线照射在内灯罩的弧形罩面,弧形罩面整体的
厚薄不均,且弧形罩面的内凹面上设有多个半圆形的第一光学微结构凸起,在第一光学微结构凸起,部分光线产生折射从而由内灯罩的外凸面射出,部分光线形成反射,反射后的光线又部分投射至对应的第一光学微结构凸起上发生折射和反射,多次反复后,最终光线在穿过弧形罩面后形成交插相折的第一出射线,第一出射线在外灯罩的第二光学微结构凸起处再次发生多次折射和反射,第一出射线在光学微结构凹下处也发生折射也反射,由于光学微结构凹下处的壁厚较小,该处光线的透射率较高,保证了整体的出光率和配光角度,第一出射线总体在外灯罩底部形成第二出射线,人眼看到的即为第二出射线。
[002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眩光三防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底(1)、外灯罩(4),所述灯底(1)和所述外灯罩(4)通过卡扣组件(5)可脱卸连接,所述灯底(1)内设有光源承载板(2),所述光源承载板(2)朝向所述外灯罩(4)的一侧安装灯珠(21),所述灯珠(21)沿所述光源承载板(2)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灯珠(21)和所述外灯罩(4)之间设有内灯罩(3);所述内灯罩(3)包括中部的弧形罩体(32),所述弧形罩体(32)的内凹面将所述灯珠(21)包围,所述弧形罩体(32)两侧向所述光源承载板(2)的宽度方向水平延伸形成定位连接板(31),所述定位连接板(31)与所述光源承载板(2)连接定位,所述弧形罩体(32)的内凹面均匀设有第一光学微结构凸起(33),所述弧形罩体(32)的外凸面呈光滑弧面;所述外灯罩(4)朝向所述内灯罩(3)的一侧设有第二光学微结构凸起(41),所述外灯罩(4)朝向所述内灯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传奇杨国光
申请(专利权)人:慈溪市远辉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