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复杂地质桩基桩长提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91093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复杂地质桩基桩长提取方法,基于BIM技术建立地质地层模型,通过与桩基模型合模,快速高效的提取桩长,便于合理安排后续施工,通过整合模型能明确显示设计图纸未明确的桩长,并且能快速、高效、准确地计算桩长,避免由于二维图纸无法判断地质的夹层范围并确保桩长穿过夹层并入中风化岩层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建筑施工中桩基桩长涉及存在难以准确确定桩长及是否能穿过夹层后进入中风化岩层中的问题。能穿过夹层后进入中风化岩层中的问题。能穿过夹层后进入中风化岩层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BIM技术的复杂地质桩基桩长提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复杂地质桩基桩长提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沿海地区的桩长设计时,一般要求桩入中风化岩层,但是由于沿海地区地质较为复杂,夹层较多,施工时难以准确的确定桩长,给后续施工安排造成困难。另外一方面,在计算桩长时,目前是通过地质勘查报告,结合地层各剖面图对桩长来做出大致估算,而且在实际施工工程中要计算的桩长较多,计算时间较长,且无法判断桩基的长度是否能传入夹层后再入中风化岩层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复杂地质桩基桩长提取方法,以解决现有的建筑施工中桩基桩长涉及存在难以准确确定桩长及是否能穿过夹层后进入中风化岩层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复杂地质桩基桩长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提供待施工场地的地质勘探孔定位图和地质剖面图,将所述地质勘探孔定位图导入BIM软件中,并结合地质剖面图,建立地质地层模型;
[0006]通过所述BIM软件构建桩基模型;
[0007]将所述地质地层模型与所述桩基模型进行合模形成整合模型;
[0008]调整桩基的桩长,使得所述桩基的桩长达到设计深度。
[0009]通过所述BIM软件的Dynamo插件对每根桩基编号,并提取所述整合模型中桩基的长度;
[0010]在所述桩基施工过程中,当所述桩基的实际桩长与所述整合模型中的桩基的桩长存在较大偏差时,采集偏差较大的已施工完成的桩基的实际桩长和入岩深度并输入所述整合模型以形成修正模型,通过所述修正模型对未施工的桩基的桩长进行修正。
[0011]进一步的,在形成所述整合模型之前,对所述地质地层模型中每层局部坡度陡峭、标高差异大的部位进行标记以便后续施工所述桩基时重点关注。
[0012]进一步的,所述BIM软件为Revit软件。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基于BIM技术的复杂地质桩基桩长提取方法,基于BIM技术建立地质地层模型,通过与桩基模型合模,快速高效的提取桩长,便于合理安排后续施工,通过整合模型能明确显示设计图纸未明确的桩长,并且能快速、高效、准确地计算桩长,避免由于二维图纸无法判断地质的夹层范围并确保桩长穿过夹层并入中风化岩层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4]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整合模型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修正模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
[001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19]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复杂地质桩基桩长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S1:提供待施工场地的地质勘探孔定位图和地质剖面图,将地质勘探孔定位图导入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软件中,并结合地质剖面图,建立地质地层模型。
[0021]在本实施例中,BIM软件为Revit软件。
[0022]在形成整合模型A之前,对地质地层模型中每层局部坡度陡峭、标高差异大的部位进行标记以便后续施工桩基1时重点关注。
[0023]参阅图1和图2,首先将地质勘探孔定位图纸导入BIM软件中,结合地质剖面图纸,依次建立自上而下的素填土、淤泥质粉质黏土、全风化层(全风化凝灰岩)、强风化层(强风化凝灰岩)、中风化岩1(中风化凝灰岩)以构建地质模型。
[0024]其中,全风化层与强风化层之间形成有夹层2。中风化岩1形成于强风化层的下方。
[0025]S2:通过BIM软件构建桩基模型。
[0026]S3:将地质地层模型与桩基模型进行合模形成整合模型A。
[0027]S4:调整桩基1的桩长,使得桩基1的桩长达到设计深度。
[0028]将建立好的地质地层模型与桩基模型进行合模后,可以清楚的看到桩基地层的关系,及地质夹层的位置。通过调整桩的长度,使得桩长达到设计位置。
[0029]S5:通过BIM软件的Dynamo插件对每根桩基1编号,并提取整合模型A中桩基1的长度。
[0030]S6:在桩基1施工过程中,当桩基1的实际桩长与整合模型A中的桩基1的桩长存在较大偏差时,采集偏差较大的已施工完成的桩基1的实际桩长和入岩深度并输入整合模型A以形成修正模型,通过修正模型对未施工的桩基1的桩长进行修正。
[0031]在桩基施工过程中,施工实际桩长同模型桩长有一定偏差,反馈设计,经设计核对后,采集偏差较大的已施工完成桩基实际桩长、入岩深度数据,运用BIM参数化手段录入模型,真实反馈地勘报告勘探不足部位地质基岩位置情况,形成新的地质模型,对还未施工的桩基模型设计桩长进行修正,为后续桩基施工提供参考。
[0032]本专利技术的基于BIM技术的复杂地质桩基桩长提取方法,基于BIM技术建立地质地层
模型,通过与桩基模型合模,快速高效的提取桩长,便于合理安排后续施工,通过整合模型能明确显示设计图纸未明确的桩长,并且能快速、高效、准确地计算桩长,避免由于二维图纸无法判断地质的夹层范围并确保桩长穿过夹层并入中风化岩层的问题。
[0033]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专利技术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专利技术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复杂地质桩基桩长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待施工场地的地质勘探孔定位图和地质剖面图,将所述地质勘探孔定位图导入BIM软件中,并结合地质剖面图,建立地质地层模型;通过所述BIM软件构建桩基模型;将所述地质地层模型与所述桩基模型进行合模形成整合模型;调整桩基的桩长,使得所述桩基的桩长达到设计深度。通过所述BIM软件的Dynamo插件对每根桩基编号,并提取所述整合模型中桩基的长度;在所述桩基施工过程中,当所述桩基的实际桩长与所述整合模型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战士刘吉乐尹虹源何聪胡成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浙江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