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杂波边缘检测及杂波数据分类方法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声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杂波边缘检测及杂波数据分类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对于主动声呐系统来说,除固有水下噪声外,混响是影响声呐系统检测性能的主要背景干扰。当声呐平台运动时,混响呈现空时耦合特性,单一采用空域滤波或时域滤波难以有效区分目标与混响。空时自适应检测技术(STAD)以空时联合处理为框架、以目标检测为目的,能够实现混响抑制与目标检测一体化,且与先滤波后检测判决的级联处理方法相比,空时自适应检测技术(STAD)设计方法灵活、能够充分利用接收数据、具有更好的检测性能。
[0003]STAD方法中,混响协方差矩阵(RCM)的估计精度直接影响了混响抑制性能和目标检测能力。传统的RCM估计方法是取待检测距离单元(CUT)附近的若干个距离单元的数据作为辅助数据来估计CUT中的RCM。该方法在均匀混响环境下,即辅助数据独立同分布且与CUT中的混响具有相同的统计特性时是有效的。然而在实际环境中,混响边缘的存在会造成混响分布的不均匀。混响边缘会将声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杂波边缘检测及杂波数据分类方法,针对具有多个阵元的声呐系统,基于广义似然比检验和模型阶数选择准则,判别辅助数据中混响边缘数量与位置,以及判断辅助数据是否均匀,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基于声呐系统接收的来自于待检测距离单元和辅助单元的回波数据,建立二元假设检验问题;步骤2:利用模型阶数选择准则,对混响种类数、辅助数据的混响协方差矩阵、混响边缘位置进行估计;步骤3:利用广义似然比检验方法判断辅助数据是否均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波边缘检测及杂波数据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建立二元假设检验问题如下:其中,H0表示原假设;H
1,m
表示备择假设;z
l
∈C
N
×1,l=1,...,L,z
l
表示声呐系统接收回波数据,并对每一个距离单元的回波进行采样形成的N维复向量,N表示声呐的阵元数量;L表示辅助单元的个数;z
l
~CN
N
(0,M
k
)表示z
l
是一个均值为0,协方差矩阵为M
k
的N维高斯复向量;m表示混响种类数;设定混响种类数的上限为m
max
,则m的取值范围为m=2,3,...,m
max
;M0∈C
N
×
N
表示均匀假设下辅助数据的混响协方差矩阵;M
k
∈C
N
×
N
,k=1,2,..,m代表非均匀假设下第k个均匀混响区域的混响协方差矩阵;L1,L2,...,L
m
‑1表示混响边缘位置;设定Z=[z1,z2,...,z
L
],Ω1={1,...,L1},Ω2={L1+1,..,L2},...,Ω
k
={L
k
‑1+1,..,L
k
},...Ω
m
={L
m
‑1+1,..,L};H0假设下的概率密度函数为:H
1,m
假设下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程鹏,吴敏,金禹希,殷超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