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影设备及图像形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0961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通过定影夹持部的过程中抑制记录媒介的折皱发生的定影设备,以及使用该定影设备的图像形成设备。其包括定影带12,其被设置为可以转动;加压辊13,其与定影带12相接后形成定影夹持部N;侧板17a、17b,其支持定影带12及加压辊13;驱动输入齿轮19a,其由设置在侧板17a里的支持轴18c所支持,从外部接受驱动力后,将该驱动力直接或间接地传递到定影带12里;位置基准部件18a、18b,当定影设备被安装到图像形成设备本体里时,其被该图像形成设备本体所支持,位置基准部件18a被一体地设置在支持轴18c的端部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由外部驱动力来转动定影部件的定影设备及包括该定影设备 的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介绍
已往,利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是公知的技术。例如,在像载置 体之感光体鼓的表面里形成静电潜像,并通过显影剂之调色剂等将感光体鼓上 的静电潜像显影可视化后,通过转印设备将显影后的图像转印到记录纸(页纸 或记录媒介)里后使其承载图像,然后通过持有加热加压的定影设备来定影记 录纸上的调色剂图像,并使定影后的记录纸经由排纸路径排出到设备外面。这里,在定影设备中,设置了相向而对的辊或带或由它们组合而成的定影 转动体,以夹入记录纸,加热加压后,将上述调色剂像定影到记录纸上。定影转动体可以包括加热装置之具有加热器的加热辊,和表层里设有橡胶 层之内含定影辊的定影带(定影部件或定影体),和与定影带相接的加压辊(加 压部件或加压体)(图1)。也可以采用表面被加热的定影辊,和与定影辊相接的 加压辊。到达定影设备里的调色剂转印结束的记录纸,进入定影带(或定影辊)和加 压辊的相接部分之定影夹持里,在记录纸通过定影夹持部的过程中,转印后的 调色剂像被加热加压后定影。这里,在记录纸通过定影夹持部的过程中,记录纸里有时会有折皱,尤其 是在增加记录纸的线速度(搬送速度)的时候(高速化)更为显著。还有,在上述图像形成设备中使用的定影设备, 一般公知的是采用环状带 (或膜,以下称为"带")的方式(图1),环状带在移动时,有时会在宽度方向(辊轴线方向)上发生偏靠(课题a)。为了对该偏靠进行限制而提案如下。(公知技术l)在环状带端部的内周面或外周面里张贴带偏靠限制部件。 (公知技术2)在辊轴端部里设置带偏靠阻止圈。'(公知技术3)将蜿蜒调整用的辊向限制偏靠的方向里倾斜(专利文献l-3)。(公知技术4)根据偏靠检测部件的变异量将带支持辊向扭转方向里变异 (专利文献4)。(公知技术5)使带表面和加压辊表面的静摩擦系数处于规定值以下(专利 文献5)。然而,这些公知技术中存在着下述课题。例如,在公知技术l中,当环状带里作用有大的偏靠力时,会发生带偏靠限制部件脱落,或环状带跨越限制部件的问题(课题b)。在公知技术2中,当环状带里作用有大的偏靠力时,因环状带的弯曲 (Buckling)现象,带端部有可能会破损(课题c)。在公知技术3、 4中,因为需要用于带偏靠限制的部件,会损害设备的省 空间化或导致成本增加(课题d)。另外,需要至少2根以上张设带的辊,在滑 移(Surf)定影的那种不对带施加张力的定影设备(图10)中,就不能实施(课题 e)。更进一步地,因为支持带的构成部件的增加,热容量也增大,就会延长定 影设备的预热时间(课题f)。 '在公知技术5的方法中,在增加线速,或增加对加压辊(带)的推压力时, 因为带的偏靠力增加,所以就不允许有微小的平行度的偏差,该方法对偏靠力 的防止并不充分(课题g)。另外,在加压辊被驱动,带由加压辊的表面带动转 动的定影设备中,由于摩擦系数下降,就会经常发生带的滑移(课题h)。更进 一步地,当加压辊相对于图像形成设备本体的送纸辊为倾斜时,通纸时转印材 料也被送到倾斜方向里,从而在转印材料里产生折皱(课题i)。专利文献1:特公平6-99055号公报专利文献2:实开平4-60916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开2002-173212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许第3708826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开2002-17321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已有技术中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通过定影夹持的 过程中对记录媒介的折皱发生进行抑制的定影设备。另外,在解决环状带的偏 靠问题的同时,提供一种能够同时解决上述a-i课题的定影设备。更进一步地, 还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定影设备的图像形成设备。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者们经过对上述课题的研讨后,完成了下列技术方案。(a) 当来自于图像形成设备本体的驱动力被传递到定影设备里时,通过图3可以知道该力会扭转定影设备全体,定影框变形之后,支持定影带的辊(或定 影辊),或加压辊就会倾斜,从而使得与图像形成设备本体里的搬送系统的辊 之间的平行度失准。由此,通过定影夹持部过程中的记录纸里就会发生折皱。或者,在公知技术l、 2、 5中发生对于带偏靠的装置的效果不充分的情况。在 解决该问题时,虽然可以参考公知技术3、 4,或提高定影设备构造体(框)的刚 性,但这些方法如前所述不能同时解决课题d、 e、 f。于是,在本专利技术中,为 了以低价、集约的构成来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是将安置到图像形成设备本体 里时的定影设备的位置基准销等的位置基准部件, 一体地设置到支持驱动输入 齿轮等驱动输入转动体的支持轴里。由此,即使在支持驱动输入转动体的支持 轴里作用有外部来的力,因为与其一体的位置基准销被嵌合、固定在图像形成 设备本体里,就可以抑制使框体变形的扭矩的发生。还有,此时,由于驱动输入齿轮被与位置基准销一体的支持轴所支持,当安装到图像形成设备本体里 时,从位置基准销至驱动输入齿轮为止的位置失准(公差)没有累积,就不会有 与本体驱动传递齿轮之间的位置失准,因而齿轮的偏向磨损就少,驱动齿轮的异常声音得到防止,耐久性也得以提高。(b) 当位置基准销相对于定影设备的框体侧板倾斜时,被支持在框体里的 定影设备内的辊相对于图像形成设备本体侧的转印材料搬送辊也会倾斜,从而 发生用纸折铍的问题。这里,在本专利技术中,为了不使位置基准销以及支持轴成 为容易倾斜的悬臂梁的状态,以第2框来支持驱动输入齿轮支持轴中设置有位 置基准销一侧的端部,从而形成夹住驱动输入齿轮的两端支持的构成(图4)。 由此,就能够防止定象设备的位置基准销(部件)在接受到来自于图像形成设备 本体之驱动力时(相对于定影框体的侧板)所发生的倾斜。(c) 以往,在将定影设备安置到图像形成设备本体里时,考虑的是在定影 设备的插入方向里,位置基准部件突出后与本体侧的位置基准相嵌合的方法。 但是,在拔出定影设备的方向里,就会因部件公差的累积而产生微小的晃动。 亦即,如果定影设备的位置基准部件被付势到进入方向里,定影设备内的各辊 和图像形成设备本体的转印材料搬送辊之间的平行度为正常,与此相对,如果 在相反方向里施加力的作用,定影设备全体的位置就会失准。特别是,因为外 部来的驱动力仅作用到定影设备的一侧方向里,当力作用到相反方向(定影设备的拔出方向)里时,平行度就容易失准。这里,在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构成是 使定影设备的进入方向和来自于图像形成设备本体的驱动力的方向相同,从而 使定影设备不移动。(d) 作为以往的公知技术的定影设备,考虑的是例如通过图像形成设备本 体来的动力,来使加压辊从轮带分离。通过离间加压辊来附加以下功能,即能 够在改变夹持宽度后,将其控制在最佳的定影条件里,或者是提高堵纸的除去 性(减少取出堵纸时的阻力)。此时,与轮带转动的驱动力同样地,作用了使定 影框体变形的力,使得定影设备内的辊倾斜,从而发生带偏靠。这里,本专利技术 采用的构成是,除驱动力之外,定影设备所受的力也同样地,将动力传递到与 嵌合、固定在图像形成设备本体里的位置基准部件一体地被支持在支持轴里的 动力传递部件里。(e) 还有,定影设备里有复数的支持轴,当不同的支持轴里设置驱动输入 齿轮或动力传递部件而分别作用有力时,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定影设备,其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本体里,在通过页纸时将未定影调色剂定影到该页纸上,其包括: 定影部件,其被设置为可以转动; 加压部件,其与所述定影部件相接后形成定影夹持部; 框,其支持所述定影部件及加压部件; 驱动 输入转动体,其由设置在所述框里的支持轴所支持,从外部接受驱动力后,将该驱动力直接或间接地传递到所述定影部件里; 位置基准部件,当定影设备被安装到图像形成设备本体里时,其至少一个被该图像形成设备本体所支持,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基 准部件的一个被一体地设置在所述支持轴的端部里。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进士晃吉永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理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