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内饰系统、用于调整内饰部件的方法、设备及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内饰系统、用于调整内饰部件的方法、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的汽车多配置有智能座舱,以提升乘驾体验。在汽车的智能座舱中,相关内饰部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例如,汽车的方向盘可以收回至中控台中,以增加驾驶舱的空间,汽车的座椅可以根据不同乘客的体型和坐姿来进行调整等等。
[0003]但是,目前相关内饰部件的控制逻辑尚不完善,无法实现实时的监测调整,在运动过程中与外物发生干涉时,例如,内饰部件调整路径被乘员躯体阻挡时,无法及时地避免零部件损坏或乘员受伤;如果要实现实时的监测调整,通常会考虑增设传感器采集相关内饰部件的运动数据,不利于智能座舱的集成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内饰系统、用于调整内饰部件的方法、设备及介质,通过在内饰部件设置红外反射材料,并通过TOF摄像机采集数据可以准确确定乘坐者和内饰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内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饰部件,设置于车辆的座舱内部,所述内饰部件包括红外反射材料;至少一个TOF摄像机,设置于车辆的座舱内部;调整控制器,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TOF摄像机的检测数据;位姿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TOF摄像机的检测数据确定至少一个乘员位姿;内饰调整模块,用于根据至少一个内饰部件的位姿和乘员位姿确定所述内饰部件的调整策略,以使所述内饰部件与所述至少一个乘员的位姿达到最佳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内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于获取到TOF摄像机启动信号时,获取所述TOF摄像机的检测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内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位姿包括位置信息和姿态信息,其中,所述内饰部件和所述乘员的位姿信息均基于相同的参考坐标系确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内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饰调整模块包括:目标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至少一个乘员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内饰部件各自的目标位姿;路径规划模块,用于根据至少一个内饰部件的当前位姿、目标位姿和所述至少一个乘员的位姿确定所述内饰部件的的调整路径,以使所述调整路径与所述乘员的位姿不存在干涉;指令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调整路径生成调整指令,并发送至所述内饰部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内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径规划模块用于根据至少一个内饰部件的位姿和多个乘员的位姿确定所述内饰部件的调整路径,以使所述调整路径不与所述多个乘员发生干涉。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内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位姿确定模块还用于查询预存的至少一个内饰部件的当前位姿,或者,根据所述TOF摄像机的检测数据确定至少一个内饰部件的当前位姿。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内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乘员身体参数,并采用预设的目标位姿计算算法,根据所述乘员身体参数确定目标位姿。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内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获取模块采用预设的目标位姿计算算法,根据所述乘员身体参数确定目标位姿,包括:查询预设的目标位姿与身体参数的映射表,获取所述乘员身体参数所对应的目标位姿。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内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饰调整模块还包括:运动模拟模块,用于从所述位姿确定模块获取不同时刻的乘员位姿,并采用预设的运动轨迹预测算法,根据所述不同时刻的乘员位姿预测乘员运动轨迹,确定各个预定时刻的乘员位姿;干涉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路径规划模块规划的调整路径与所述乘员运动轨迹在各个预定时刻是否会发生干涉。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内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位姿确定模块根据所述TOF摄像机的检测数据分别确定至少一个乘员的位姿,包括:根据所述TOF摄像机的检测数据分别确定所述乘员的至少一个特征点与基准点的相对
位置;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特征点确定所述至少一个乘员的位姿。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内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位姿确定模块还用于执行如下步骤:获取所述TOF摄像机的检测数据;根据所述检测数据确定车内一固定点的位置;以所述固定点为基准点,建立车内空间坐标系。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内饰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姿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内饰部件的当前位姿是否符合预设的位姿正确条件;和/或,相对位置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内饰部件与乘员的相对位置是否符合预设的相对位置正确条件。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内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饰部件包括车辆座椅组件、和/或方向盘组件。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辆内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饰部件还包括安全带组件;其中,安全带组件包括固定部和织带部,所述内饰部件的位姿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织带部的位置信息及其扭转程度。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内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反射材料通过如下至少一种方式设置于所述内饰部件:所述内饰部件的表面包覆有红外反射材料薄膜;所述内饰部件的表面涂覆有红外反射材料涂层;所述红外反射材料混合于所述内饰部件的原材料中。16.一种用于调整车辆内饰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内饰部件的表面设置有红外反射材料层,车辆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TOF摄像机;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所述TOF摄像机的检测数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志,王振飞,黄治伟,刘涛,成元祎,
申请(专利权)人:采埃孚汽车科技张家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