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降解菌菌种原液制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90636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生物降解菌菌种原液制备系统,具体涉及降解菌菌种原液制备技术领域,包括菌种发酵装置、发酵菌液汲取装置、发酵菌液混液装置和复合菌剂混料装置;所述发酵菌液汲取装置连接在菌种发酵装置和发酵菌液混液装置之间,所述菌种发酵装置可用于对多种菌种进行单独发酵。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将菌种发酵装置中在发酵筒内设置隔板使其形成多个发酵腔体,能够盛多种不同的菌种,使多个菌种能够在发酵腔体内单独进行发酵,不需要准备多个发酵筒,省去了一定的成本,且方便对多种菌种进行打理,同时通过在发酵筒盖底部设置多个空心搅拌杆,且空心搅拌杆上设有搅拌叶。且空心搅拌杆上设有搅拌叶。且空心搅拌杆上设有搅拌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生物降解菌菌种原液制备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降解菌菌种原液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降解菌菌种原液制备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国城市人口数量每年都以较高的速度在增长,随着人口的聚集,城市垃圾的排放量愈来愈大,其中,餐厨垃圾所占的比例正在逐年上升。由于餐厨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淀粉、纤维素、蛋白质、油脂等大分子有机物质和水分,所以其为各种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进而导致病菌、蚊虫及其它有害生物的大量繁殖,这对人的健康和城市环境的危害极大。虽然,厨余垃圾具有较高利用价值,但其含水率高,热值较低,不便收集运输和焚烧处理,若处理不当,很容易产生渗沥液等二次污染物且易腐烂并产生恶臭。
[0003]目前餐厨垃圾是使用复合微生物降解菌剂进行降解处理,通过使用复合微生物降解菌剂对餐厨垃圾进行生物处理,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并显著降低异味,达到环保要求,如中国专利CN112481168A公布了一种餐厨垃圾降解复合菌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公开了降解复合菌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分别对多种菌进行单独菌种发酵培养,获得多种菌液,再按配比将各菌株发酵菌液进行混合,得到复合菌液,其次按配比将米糠、玉米粉和沙子混合制得载体;最后将制得的复合菌液与载体按1:(35

55)混合,制得餐厨垃圾降解复合菌剂。
[0004]但是通过现有技术中通过上述步骤制备复合菌剂的步骤过于繁琐,劳动强度过大,且效率比较低,具体表现为:需要同时准备多个发酵筒供多种菌单独进行发酵,且单独发酵时需要逐一对各个发酵筒进行搅拌,特别费时费力,发酵完成后,需要将发酵筒内发酵液根据配比定量取出,需要工作人员逐一将每个发酵筒的发酵液逐一倒出,再分别使用测量筒进行定量取出,并且得到的混合液与载体混合时也难以充分混合搅拌,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生物降解菌菌种原液制备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6]鉴于上述现有微生物降解菌菌种原液制备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0007]因此,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微生物降解菌菌种原液制备系统,其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制备解菌菌种原液需要同时准备多个发酵筒供多种菌单独进行发酵,且单独发酵时需要逐一对各个发酵筒进行搅拌,特别费时费力,发酵完成后,需要将发酵筒内发酵液根据配比定量取出,需要工作人员逐一将每个发酵筒的发酵液逐一倒出,再分别使用测量筒进行定量取出,整个过程过于繁琐,劳动强度大。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降解菌菌种原液制备系统,其包括菌种发酵装置、发酵菌液汲取装置、发酵菌液混液装置和复合菌剂混料装
置;所述发酵菌液汲取装置连接在菌种发酵装置和发酵菌液混液装置之间,所述菌种发酵装置可用于对多种菌种进行单独发酵。菌种发酵装置能够对多种不同的菌种进行单独发酵,且能够对每个单独发酵的菌种进行搅拌,加快其发酵速度,当发酵制得发酵液时,可通过发酵菌液汲取装置将每种发酵液单独取出备用,并能够根据相应的配比,将对应的发酵液定量自动抽入发酵菌液混液装置进行混合搅拌,最后将制得的混合发酵液加入到复合菌剂混料装置内,使其与复合菌剂混料装置内配比好的载体混合搅拌,得到最终的复合菌剂,整个过程实现一体化,工作人员便于操作,劳动强度小,适合工业化生产。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微生物降解菌菌种原液制备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菌种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筒,所述发酵筒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导柱,所述导柱的外侧与发酵筒内壁之间通过均匀设置有多个隔板,将发酵筒隔开成多个发酵腔体,所述发酵筒的顶部安装有发酵筒盖,所述发酵筒盖的底部转动设置有多个空心搅拌杆,所述空心搅拌杆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所述空心搅拌杆一端延伸至发酵筒盖上方,且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发酵筒盖顶部的中心通过安装架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的外表面与所有从动齿轮相啮合。驱动电机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配合多个从动齿轮之间的啮合关系可以带动所有从动齿轮转动,从而能够带动空心搅拌杆转动,配合搅拌叶能够对发酵菌种搅拌均匀,使其能够快速充分发酵,制得发酵液。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微生物降解菌菌种原液制备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发酵筒盖的顶部均匀开设有多个加料口,从发酵筒盖上的加料口投入原料,当发酵筒盖安装在发酵筒上时,每个加料口对应设置在一个发酵腔体的上方,同时保证每个空心搅拌杆位于一个对应的发酵腔体的内部。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微生物降解菌菌种原液制备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发酵菌液汲取装置包括多根导液管,且每个所述导液管上均设置有水泵,所述导液管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空心搅拌杆的顶部,所述导液管的另一端连接有集液筒,所述集液筒的底部连通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上通过三通阀分别连接有排料管和下料管,所述下料管与发酵菌液混液装置连通。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微生物降解菌菌种原液制备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发酵菌液混液装置包括混液筒,所述混液筒的顶部与多个下料管连通,所述混液筒的顶部安装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搅拌架,且搅拌架设置在混液筒的内部,所述混液筒底部中心设有出料口。通过将导液管的底端与空心搅拌杆之间的转动设置连接,是为了方便空心搅拌杆受到驱动电机作用下处于转动状态而不影响与导液管之间的连接,当需要将发酵腔体内发酵液取出时,启动水泵,在水泵作用下,使发酵液依次通过空心搅拌杆和导液管并进入集液筒进行备用,当需要将集液筒内部的发酵液定量抽入混液筒内时,可以打开三通阀,使出液管与下料管处于连通状态,使发酵液进入发酵菌液混液装置内,可以根据相应的配比对三通阀进行计算机控制,因此三通阀需要采用可控制的智能三通阀,同时也可以将集液筒设置为透明的,并在集液筒表面设置有刻度,通过观察刻度得知发酵液的量,从而手动控制三通阀的工作状态,当需要将发酵液直接取出时,可通过控制三通阀,使出液管与排料管处于连通状态,可直接从排料管取出发酵液使用。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微生物降解菌菌种原液制备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复合菌剂混料装置包括混料筒,所述混料筒顶部设有安装有顶盖,所述混料筒底部安装有混
料电机,所述混料电机输出端延伸至混料筒内部并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的外表面套接有混料架,所述混料架的顶部通过连接杆连接有伞状下料件,所述混料架内部开设有与导杆相适配的导槽。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微生物降解菌菌种原液制备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伞状下料件顶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导杆的顶部开设有与螺纹杆相适配的螺纹孔,所述螺纹杆的底端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微生物降解菌菌种原液制备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导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降解菌菌种原液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菌种发酵装置(1)、发酵菌液汲取装置(2)、发酵菌液混液装置(3)和复合菌剂混料装置(4);所述发酵菌液汲取装置(2)连接在菌种发酵装置(1)和发酵菌液混液装置(3)之间,所述菌种发酵装置(1)可用于对多种菌种进行单独发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降解菌菌种原液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种发酵装置(1)包括发酵筒(11),所述发酵筒(1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导柱(12),所述导柱(12)的外侧与发酵筒(11)内壁之间通过均匀设置有多个隔板(13),将发酵筒(11)隔开成多个发酵腔体(14),所述发酵筒(11)的顶部安装有发酵筒盖(15),所述发酵筒盖(15)的底部转动设置有多个空心搅拌杆(16),所述空心搅拌杆(16)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17),所述空心搅拌杆(16)一端延伸至发酵筒盖(15)上方,且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18),所述发酵筒盖(15)顶部的中心通过安装架(19)安装有驱动电机(110),所述驱动电机(110)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齿轮(111),所述驱动齿轮(111)的外表面与所有从动齿轮(18)相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降解菌菌种原液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筒盖(15)的顶部均匀开设有多个加料口(112),当发酵筒盖(15)安装在发酵筒(11)上时,每个加料口(112)对应设置在一个发酵腔体(14)的上方,同时保证每个空心搅拌杆(16)位于一个对应的发酵腔体(14)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降解菌菌种原液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菌液汲取装置(2)包括多根导液管(21),且每个所述导液管(21)上均设置有水泵(22),所述导液管(21)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空心搅拌杆(16)的顶部,所述导液管(21)的另一端连接有集液筒(23),所述集液筒(23)的底部连通有出液管(24),所述出液管(24)上通过三通阀(25)分别连接有排料管(26)和下料管(27),所述下料管(27)与发酵菌液混液装置(3)连通。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程李华锋田肇东
申请(专利权)人:菏泽嘉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