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高度组合的环境因子传感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0609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高度组合的环境因子传感总成,包括:载体板;呈环形设置的环块;多组叶片;根杆,设置在载体板的底端,所述根杆顶端与载体板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监测组件,用于监测水上、水下的环境信息,包括第一监测机构和第二监测机构,所述第一监测机构设置在多组叶片上,所述第二监测机构设置在根杆上;调位组件,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叶片的展开或闭合,来改变各个叶片之间的相互位置,调整到合适的位置靠近,方便将监测组件安装在叶片上,使得监测组件可集中安装在同一载体板上,便于控制模块收集数据,使监测数据结果集中,并且起到良好的防护效果以及散热效果,提高了监测组件的使用寿命。组件的使用寿命。组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高度组合的环境因子传感总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高度组合的环境因子传感总成。

技术介绍

[0002]环境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因素,如阳光、温度、食物、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相关生物等。现有景观造景中基本可以实现各个环境因子的数据监测,环境因子传感器指的是生物生长监测环境的传感器如光照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氧气传感器等。
[0003]但传统的监测装置在进行环境监测时,受环境因子传感器安装体积受限等因素影响,监测装置只具备单一或者少量环境因子传感器组合形式的监测作用,则需要多个监测装置来装载单一或者少量组合的环境因子传感器以实现对环境的监测,景观融合性较差,对环境因子传感器的防护也较差,并且在进行多项环境因子监测时,数据容易反馈混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高度组合的环境因子传感总成,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高度组合的环境因子传感总成,包括:载体板,所述载体板可漂浮在水面上;呈环形设置的环块,设置在载体板的上方,所述环块的中心轴线与载体板的垂直中心轴线相重合;多组叶片,多组所述叶片环形分布设置在环块上;根杆,设置在载体板的底端,所述根杆顶端与载体板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监测组件,用于监测水上、水下的环境信息,包括第一监测机构和第二监测机构,其中,所述第一监测机构设置在多组叶片上,所述第二监测机构设置在根杆上;调位组件,设置在多组叶片之间,通过所述调位组件可使多组叶上的所述第一监测机构围绕载体板上的垂直中心轴线进行展开或闭合。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动力组件,用于驱动载体板在水面上移动,使载体在水面上的位置状态发生改变,所述动力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螺旋浆。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器;信号发接单元,用于将所有监测组件采集的环境数据传输至上位机以及将上位机发送的控制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数据储存单元,用于将所有监测组件采集的环境数据进行分类存储。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调位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载体板顶端中心处的电动伸缩杆和多组转动机构,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端输出杆上套设有活动环,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底端通过第一转动块转到连接于活动环的顶端面上,所述第二转动杆的顶端通过第二转动块转动连接于环块上,所述第一转动块的另一端和第二转动块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转动块转动连接,每组所述叶片的底端对应安装在一个所述第二转动杆的顶面上,所述环块和载体之间固定连接若干个支撑杆。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监测机构包括温度传感器、氧气检测仪、二氧化碳检测仪、光照检测仪和湿度传感器,所述第二监测机构包括水质检测仪,所述根杆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水质检测仪安装于安装槽中。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太阳能组件和电源模块,所述太阳能组件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电源模块与太阳能板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用于给监测组件、控制模块和调位组件供电。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信息接收终端,所述信息接收终端为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和通讯手表中的任意一种。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叶片的材质为铝或铜,且所述叶片呈弧形设置。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1、通过控制叶片的展开或闭合,方便将不同大小体积的温度传感器、氧气检测仪、二氧化碳检测仪、光照检测仪和湿度传感器安装在叶片上,使得第一监测机构可集中安装在同一载体板上,便于控制模块收集数据,使监测数据结果集中;
[0015]2、通过控制器控制多组叶片处于闭合状态时,可适用于恶劣天气如在大风或大雨时,可通过叶片保护温度传感器、氧气检测仪、二氧化碳检测仪、光照检测仪和湿度传感器不受损,起到良好的防护效果;
[0016]3、通过控制器控制多组叶片不断处于闭合状态和展开状态时,使得叶片的位置状态在不断改变,同时对温度传感器、氧气检测仪、二氧化碳检测仪、光照检测仪和湿度传感器进行良好地散热,避免它们长时间工作受热而影响到本身。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各模块的连接关系图。
[0020]附图标记:10、根杆;11、安装槽;20、动力组件;30、载体板;40、电动伸缩杆;41、活动环;42、支撑杆;50、环块;51、第二转动杆;52、第一转动杆;60、叶片;70、顶板;71、太阳能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高度组合的环境因子传感总成,请参照图1

3,包括:载体板30,所述载体板30可漂浮在水面上,进一步地,载体为市场上常见的漂浮板;呈环形设置的环块50,设置在载体板30的上方,进一步地,载体板30呈圆形设置,可使其更好地与水面接触,更进一步地,环块50的中心轴线与载体板30的垂直中心轴线相重合;多组叶片60,多组所述叶片60环形分布设置在环块50上;根杆10,设置在载体板30的底端,进一步地,根杆10顶端与载体板30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监测组件,用于监测水上、水下的环境信息,包括第一监测机构和第二监测机构,其中,所述第一监测机构设置在多组叶片60上,所述第二监
测机构设置在根杆10上;调位组件,设置在多组叶片60之间,通过所述调位组件可使多组叶上的所述第一监测机构围绕载体板30上的垂直中心轴线进行展开或闭合;
[002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

3所示,还包括动力组件20,用于驱动载体板30在水面上移动,使载体在水面上的位置状态发生改变,动力组件20包括驱动电机和螺旋桨,进一步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螺旋桨相连接,优选的,动力组件20也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动力装置,如采用专利号为CN114275136B中的动力装置,该专利公开了一种无人船的动力装置、船体和无人船;
[0024]如图3所示,还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器;信号发接单元,用于将所有监测组件采集的环境数据传输至上位机以及将上位机发送的控制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数据储存单元,用于将所有监测组件采集的环境数据进行分类存储;进一步地,驱动电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进一步地,信号发接单元和数据储存单元与控制器相电连接。
[0025]如图1

3所示,调位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载体板30顶端中心处的电动伸缩杆40和多组转动机构,进一步地,固定环均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高度组合的环境因子传感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体板(30),所述载体板(30)可漂浮在水面上;呈环形设置的环块(50),设置在载体板(30)的上方,所述环块(50)的中心轴线与载体板(30)的垂直中心轴线相重合;多组叶片(60),多组所述叶片(60)环形分布设置在环块(50)上;根杆(10),设置在载体板(30)的底端;监测组件,用于监测水上、水下环境信息,包括第一监测机构和第二监测机构,其中,所述第一监测机构设置在多组叶片(60)上,所述第二监测机构设置在根杆(10)上;调位组件,设置在多组叶片(60)之间,通过所述调位组件可使多组叶上的所述第一监测机构围绕载体板(30)上的垂直中心轴线进行展开或闭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度组合的环境因子传感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组件(20),用于驱动载体板(30)在水面上移动,使载体在水面上的位置状态发生改变,所述动力组件(20)包括驱动电机和螺旋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高度组合的环境因子传感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器;信号发接单元,用于将所有监测组件采集的环境数据传输至上位机以及将上位机发送的控制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数据储存单元,用于将所有监测组件采集的环境数据进行分类存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高度组合的环境因子传感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调位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载体板(30)顶端中心处的电动伸缩杆(40)和多组转动机构,所述电动伸缩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优华朱小红邬登城
申请(专利权)人:华艺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