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提纯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0506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制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中药提纯分离装置,包括:外壳筒,所述外壳筒的内腔中部固定安装有内胆滤筒,所述外壳筒的形状呈圆筒形,且外壳筒的筒壁截面形状呈“L”形,所述内胆滤筒的底端安装在外壳筒内腔底部边缘处,且内胆滤筒的最顶端与外壳筒顶端边缘并不相连。本申请通过设置电动伸缩杆,使纯净料液与残渣及时分离,提高分离效率及分离效果,加长过滤膜的可使用周期,通过设置活动板和集渣冲击组件,有效提高装置的过滤分离质量,降低料液内部含渣量,且进一步防止料渣堵塞过滤膜表面,通过设置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多次分离过滤,不仅有效加长料液的分离时效,而且还可极大的提高料液分离过滤质量。而且还可极大的提高料液分离过滤质量。而且还可极大的提高料液分离过滤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提纯分离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中药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中药提纯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中药是一种中医所使用的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所用的药物,中药主要以植物药材为主,相较于西药,中药副作用更小,现有中药内部所含成分复杂,进而需要对中药进行提纯分离,从而将中药内部含有治疗疾病效果的成分提取出来,使中药治疗效果最大化,现有中药在进行提纯分离前,需要先对中药进行煎煮提取,待煎煮提取完成后,通过过滤装置对煎煮提取后的料液进行固液分离,待分离后,再将过滤后的料液进行浓缩提纯,从而达到提纯分离的效果。
[0003]现有中药料液的固液分离主要通过筛网或者过滤膜进行筛分过滤,从而使中药料液中的残渣与纯净料液分离开来,分离后,料液被输送至浓缩提纯装置内,从而进行下一步的提纯工作,但现有过滤分离装置在长时间使用后,筛网或者过滤膜的表面会产生料渣堵塞,从而导致分离效果下降,严重时,还会造成分离装置无法正常过滤分离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出了一种中药提纯分离装置,具备自动清除滤网表面料渣,避免堵塞,且有效延长料液过筛分离时长,增强分离效果的优点,用以解决现有过滤分离装置长期使用后滤网极易堵塞,且过滤时间过短,过滤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药提纯分离装置,包括:外壳筒,所述外壳筒的内腔中部固定安装有内胆滤筒,所述外壳筒的形状呈圆筒形,且外壳筒的筒壁截面形状呈“L”形,所述内胆滤筒的底端安装在外壳筒内腔底部边缘处,且内胆滤筒的最顶端与外壳筒顶端边缘并不相连,所述内胆滤筒的内腔中部固定安装有中心筒,所述中心筒的顶端安装在内胆滤筒的顶端中部内侧壁上,且中心筒的底端与内胆滤筒的底端并不相连,所述内胆滤筒的顶端一侧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活动移动杆,所述活动移动杆的两侧固定安装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上下两侧表面固定安装有集渣冲击组件,所述活动板的上方和下方均设有位于内胆滤筒内壁表面的承接杆,所述承接杆的内部设有连接胶套头,所述连接胶套头的一端内部镶嵌有过滤膜,位于活动板上方的所述承接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挡板,位于活动板下方的所述承接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活动安装有二次滤板,所述二次滤板的一侧上下两端均设有弹簧,且弹簧分别位于第一挡板底部开槽以及第二挡板顶部开槽内,所述中心筒的内腔中部固定安装有阻隔板,所述中心筒的表面开设有通液孔。
[0006]进一步,所述集渣冲击组件包括外凸圈环,所述外凸圈环固定安装在活动板的上下两侧表面内,所述外凸圈环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大通孔,所述外凸圈环的另一侧表面开设有小通孔,所述外凸圈环的整体形状呈圆环形,且外凸圈环的截面形状呈“U”字形,所述外
凸圈环镶嵌在活动板表面内部的底部横向段具有弹性,所述大通孔和小通孔的开口形状呈圆形,且大通孔和小通孔的开口处均设有与开口大小相适配的圆形弹性薄膜,所述大通孔和小通孔表面弹性薄膜分为左右两部分,即左右两个半圆形弹性薄膜组成一组圆形弹性薄膜,且左右两个半圆形弹性薄膜互不相连,所述大通孔的直径远大于小通孔的直径,所述大通孔的直径可允许残渣和水通过,所述小通孔的直径仅允许水通过,不允许残渣通过。
[0007]进一步,所述内胆滤筒的最顶端呈圆形,所述内胆滤筒的最顶端下方呈圆筒形,所述内胆滤筒的底端为敞开状态,顶端为封闭状态,所述中心筒的形状呈圆筒形,所述内胆滤筒的最顶端表面开设有长方形槽道,且长方形槽道的长度值与活动移动杆可移动的范围长度值相适配,所述电动伸缩杆由伺服电机带动,且电动伸缩杆的运动规律为电动伸缩杆的前端向前移动一定距离,移动后重新复位,复位后再向后移动一定距离,移动后再次向前复位,复位后,重复上述步骤再次向前伸出,如此,电动伸缩杆一直做前伸后缩往复移动。
[0008]进一步,所述活动板的形状呈半圆形,且活动板的最外侧边缘处设有缓冲橡胶圈,每两个相邻所述活动板为一组,每一组所述活动板从上至下均匀排列在活动移动杆的两侧。
[0009]进一步,所述连接胶套头共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连接胶套头为一组,且每一组内连接胶套头的个数与过滤膜的个数相适配,每一组连接胶套头呈圆周形均匀环绕着内胆滤筒的外部分布排列,所述连接胶套头的形状由“凹”字形和“U”形垂滴状所组成,所述连接胶套头具有弹性,所述连接胶套头的凹陷段内部凹陷大小与过滤膜的厚度相适配。
[0010]进一步,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形状均呈圆环形,所述第一挡板共有若干个,一部分所述第一挡板的宽度值小于从外壳筒的最内侧壁到位于最外侧的过滤膜的外表面的距离值,而另一部分所述第一挡板的宽度值与从外壳筒的最内侧壁到位于最外侧的过滤膜的外表面的距离值相适配,宽度值小的所述第一挡板与宽度值大的第一挡板从上至下依次交错排列分布,所述第二挡板的表面开设有长条形通孔,所述第一挡板的底部表面和第二挡板的顶部表面均开设有圆环形槽道,且圆环形槽道的宽度与弹簧的长度相适配,所述第二挡板的宽度值与从外壳筒的最内侧壁到承接杆外表面的距离值相适配。
[0011]进一步,所述通液孔的形状呈圆形,且通液孔的直径与内胆滤筒的直径相适配,所述通液孔共有若干个,且通液孔所在水平位置与宽度值小的第一挡板所在水平位置相适配。
[0012]本申请具备如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中药提纯分离装置,通过设置电动伸缩杆,利用电动伸缩杆进而带动活动板往复移动,从而使集渣冲击组件与连接胶套头的底部垂滴状结构间歇性持续发生冲撞,因集渣冲击组件的冲击作用以及连接胶套头自身所具有的弹性作用,连接胶套头底部垂滴状结构会发生颤动,进而带动连接胶套头整体发生振动,从而使过滤膜一同产生振动,进而使过滤膜在过滤期间可自主振掉表面所粘附的中药残渣,从而使纯净料液与残渣及时分离,提高分离效率以及分离效果,且有效加长过滤膜的可使用周期的效果。
[0013]通过设置活动板和集渣冲击组件,当活动板带动集渣冲击组件向外移动时,集渣冲击组件与第二挡板顶部上方空腔内所积攒的中药料液相对运动,料液给予集渣冲击组件表面一个水阻力,进而使大通孔处弹性薄膜被冲开,积留料液通过大通孔而流入外凸圈环的内腔中,再利用料液给予小通孔一个水压力,使小通孔处露出开口,通过开口,使料液向
外流出,而固态的残渣被阻隔在外凸圈环的内部,从而被集中收集起来,以此达到有效提高装置的过滤分离质量,降低料液内部含渣量,且进一步促进防止料渣堵塞过滤膜表面的效果。
[0014]通过设置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利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自身结构宽度设置,以及第一挡板和二次滤板的特定的位置排列分布,进而使料液在流入时,料液的流动轨迹可呈“S”字形轨迹循环流动,从而进行多次的分离过滤,不仅有效加长料液的分离时效,而且还可以极大的提高料液分离过滤质量,使料液中的含渣量极大减少,使最终排出的料液纯净度较高,且对后续的提纯工作,起到初步提纯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5]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提纯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筒(1),所述外壳筒(1)的内腔中部固定安装有内胆滤筒(2),所述外壳筒(1)的形状呈圆筒形,且外壳筒(1)的筒壁截面形状呈“L”形,所述内胆滤筒(2)的底端安装在外壳筒(1)内腔底部边缘处,且内胆滤筒(2)的最顶端与外壳筒(1)顶端边缘并不相连,所述内胆滤筒(2)的内腔中部固定安装有中心筒(3),所述中心筒(3)的顶端安装在内胆滤筒(2)的顶端中部内侧壁上,且中心筒(3)的底端与内胆滤筒(2)的底端并不相连,所述内胆滤筒(2)的顶端一侧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4),所述电动伸缩杆(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活动移动杆(5),所述活动移动杆(5)的两侧固定安装有传动杆(6),所述传动杆(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活动板(7),所述活动板(7)的上下两侧表面固定安装有集渣冲击组件(8),所述活动板(7)的上方和下方均设有位于内胆滤筒(2)内壁表面的承接杆(9),所述承接杆(9)的内部设有连接胶套头(10),所述连接胶套头(10)的一端内部镶嵌有过滤膜(11),位于活动板(7)上方的所述承接杆(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挡板(12),位于活动板(7)下方的所述承接杆(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挡板(14),所述第一挡板(12)和第二挡板(14)之间活动安装有二次滤板(13),所述二次滤板(13)的一侧上下两端均设有弹簧(15),且弹簧(15)分别位于第一挡板(12)底部开槽以及第二挡板(14)顶部开槽内,所述中心筒(3)的内腔中部固定安装有阻隔板(16),所述中心筒(3)的表面开设有通液孔(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提纯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渣冲击组件(8)包括外凸圈环(801),所述外凸圈环(801)固定安装在活动板(7)的上下两侧表面内,所述外凸圈环(801)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大通孔(802),所述外凸圈环(801)的另一侧表面开设有小通孔(803),所述外凸圈环(801)的整体形状呈圆环形,且外凸圈环(801)的截面形状呈“U”字形,所述外凸圈环(801)镶嵌在活动板(7)表面内部的底部横向段具有弹性,所述大通孔(802)和小通孔(803)的开口形状呈圆形,且大通孔(802)和小通孔(803)的开口处均设有与开口大小相适配的圆形弹性薄膜,所述大通孔(802)和小通孔(803)表面弹性薄膜分为左右两部分,即左右两个半圆形弹性薄膜组成一组圆形弹性薄膜,且左右两个半圆形弹性薄膜互不相连,所述大通孔(802)的直径远大于小通孔(803)的直径,所述大通孔(802)的直径可允许残渣和水通过,所述小通孔(803)的直径仅允许水通过,不允许残渣通过。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富涛武春雨贾芳雨马信东郭红梅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慧医山东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