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于田间秸秆的有害生物高温灭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0478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作用于田间秸秆的有害生物高温灭活装置,其包括移动机座,移动机座上安装有捡拾机构、输送机构以及高温灭活机构;高温灭活机构具有长条状前后延伸的灭活室,还包括向所述灭活室内通入热气流的热风机;所述灭活室的前侧具有秸秆入口,后侧具有秸秆出口;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往复运动的推送体,所述推送体能够将秸秆向所述秸秆入口推送。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采用灭活室与热风机进行灭活作业,并通过推送体将秸秆连续推入灭活室,秸秆通过灭活室时,通过高温对秸秆进行灭活,且灭活室长度较长,对秸秆的高温处理时间较长,可以有效消灭有害活物;推送体将秸秆推入灭活室,可提升灭活室中秸秆的密度,增加同时处理的秸秆的总量,提升处理效率。提升处理效率。提升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作用于田间秸秆的有害生物高温灭活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作用于田间秸秆的有害生物高温灭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长三角地区稻

麦轮作体系下要求秸秆全量还田,现阶段秸秆全量还田时未对秸秆进行相关消毒、灭活改性等处理,导致秸秆不易腐解、病虫草害加剧。秸秆中附着的草种、病原菌和虫卵会随秸秆直接进入土壤,同时淹水条件下还原物质累积和病虫草害增加,进而影响后期作物生长和造成环境负面效应等问题。因此需要借助机具对秸秆进行灭活改性。
[0003]现有技术中,专利CN212306158U公开了一种秸秆自动收集机,其包括机架、动力机构、传动机构、收料机构、输送机构、震动机构、除菌机构、粉碎机构,其中除菌机构通过紫外灯对秸秆进行照射以达到除菌的效果,这种方案实际使用中除菌效果特别有限,一方面达不到足够的照射时长难以到达除菌效果,另一方面,秸秆间相互遮挡,难以起到有效的除菌效果。此外,其输送机构的设计也不够合理,难以有效起到将秸秆聚拢并经过除菌机构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灭活,改性效果好的作用于田间秸秆的有害生物高温灭活装置。
[0005]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作用于田间秸秆的有害生物高温灭活装置,其包括移动机座,所述移动机座上安装有捡拾机构、输送机构以及高温灭活机构;
[0006]所述高温灭活机构具有长条状前后延伸的灭活室,还包括向所述灭活室内通入热气流的热风机;所述灭活室的前侧具有秸秆入口,后侧具有秸秆出口:
[0007]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往复运动的推送体,所述推送体能够将秸秆向所述秸秆入口推送。
[0008]进一步地,所述灭活室由输送板链以及倒扣在所述输送板链的上方的U形罩壳组成;所述输送板链由两条平行安装的链条组件以及横跨在两条所述链条组件之间的板体构成。
[0009]进一步地,所述U形罩壳上安装有多个所述热风机,所有所述热风机在前后方向上排列。
[0010]进一步地,所述推送体的边缘安装有横向滚轮以及纵向滚轮,所述移动机座上安装有配合所述横向滚轮及所述纵向滚轮使用的导引轨道。
[0011]进一步地,所述推送体由曲柄驱动运转,所述曲柄与所述推送体之间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与所述曲柄及所述推送体之间均为转动连接关系。
[0012]根据上述的作用于田间秸秆的有害生物高温灭活装置,所述捡拾机构的作业幅宽
大于所述灭活室的宽度;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将所述捡拾机构捡拾的秸秆向中间汇总的汇总组件;所述推送体位于所述汇总组件中部的上侧,所述输送机构还包括将秸秆由所述汇总组件向所述秸秆入口运送的拨送组件;
[0013]所述拨送组件包括拨送刀组、外挡草板以及内挡草板;所述拨送刀组包括多个直线阵列排布的拨送刀;所述外挡草板与所述内挡草板之间形成有向后向上延伸的弯曲通道;所述拨送刀组的中轴置于所述内挡草板的内侧,所述内挡草板上形成有多个供所述拨送刀运动的让位槽。
[0014]进一步地,所述汇总组件包括输送槽,所述输送槽的两端各转动安装有输送搅龙,拨送组件置于所述输送槽的中部。
[0015]进一步地,所述捡拾机构包括捡拾轮以及挡草杆组;所述捡拾轮上具有圆周阵列排布的多组捡拾杆组。
[0016]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作用于田间秸秆的有害生物高温灭活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1)采用灭活室与热风机进行灭活作业,并通过推送体将秸秆连续推入灭活室,秸秆通过灭活室时,通过高温对秸秆进行灭活,且灭活室长度较长,对秸秆的高温处理时间较长,可以有效消灭有害活物;推送体将秸秆推入灭活室,可提升灭活室中秸秆的密度,增加同时处理的秸秆的总量,提升处理效率;
[0018](2)灭活室的结构设计合理,采用输送板链与U形罩壳共同组成管道形状的灭活室,输送板链可以主动运转以带着秸秆通过灭活室,可提升通过效率以及防止堵塞:
[0019](3)通过汇总组件可使较大幅宽内的秸秆汇聚至中部并进入灭活室,结构设计合理,可有效拾取秸秆并汇聚后供推送体推入灭活室。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作用于田间秸秆的有害生物高温灭活装置的结构图;
[0021]图2为高温灭活机构的结构图;
[0022]图3为有害生物高温灭活装置的剖视图;
[0023]图4为有害生物高温灭活装置的前半段的剖视图;
[0024]图5为拨送组件与推送体部分的结构图;
[0025]图6为图4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图。
[0026]图中:1

捡拾机构;11

捡拾轮;11a

捡拾杆组;12

挡草杆组;2

输送机构;21

推送体;22

汇总组件;22a

输送槽;22b

输送搅龙;23

拨送组件;23a

拨送刀组;23b

外挡草板;23c

内挡草板;24

横向滚轮;25

纵向滚轮;26

导引轨道;27

曲柄;28

连杆;29

第一刀片;210

第二刀片;3

高温灭活机构;31

灭活室;31a

秸秆入口;31b

秸秆出口;31c

输送板链;31d

U形罩壳;311

链条组件;312

板体;32

热风机;33

安装座;10

移动机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0028]如图1所示的作用于田间秸秆的有害生物高温灭活装置,其包括移动机座10,所述移动机座10上安装有捡拾机构1、输送机构2以及高温灭活机构3;捡拾机构1用于捡拾碎秸
秆;所述高温灭活机构3具有长条状前后延伸的灭活室31,还包括向所述灭活室31内通入热气流的热风机32;所述灭活室31的前侧具有秸秆入口31a,后侧具有秸秆出口31b;所述输送机构2包括往复运动的推送体21,所述推送体21能够将秸秆向所述秸秆入口31a推送。
[0029]如图2

3所示,上述灭活室31由输送板链31c以及倒扣在所述输送板链31c的上方的U形罩壳31d组成;所述输送板链31c由两条平行安装的链条组件311以及横跨在两条所述链条组件311之间的板体312构成,链条组件311中上侧输送段上的板体312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底板,该底板与U形罩壳31d围绕出一个方形管道,且由于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作用于田间秸秆的有害生物高温灭活装置,其包括移动机座(10),所述移动机座(10)上安装有捡拾机构(1)、输送机构(2)以及高温灭活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灭活机构(3)具有长条状前后延伸的灭活室(31),还包括向所述灭活室(31)内通入热气流的热风机(32);所述灭活室(31)的前侧具有秸秆入口(31a),后侧具有秸秆出口(31b);所述输送机构(2)包括往复运动的推送体(21),所述推送体(21)能够将秸秆向所述秸秆入口(31a)推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用于田间秸秆的有害生物高温灭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灭活室(31)由输送板链(31c)以及倒扣在所述输送板链(31c)的上方的U形罩壳(31d)组成;所述输送板链(31c)由两条平行安装的链条组件(311)以及横跨在两条所述链条组件(311)之间的板体(312)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用于田间秸秆的有害生物高温灭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罩壳(31d)上安装有多个所述热风机(32),所有所述热风机(32)在前后方向上排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用于田间秸秆的有害生物高温灭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体(21)的边缘安装有横向滚轮(24)以及纵向滚轮(25),所述移动机座(10)上安装有配合所述横向滚轮(24)及所述纵向滚轮(25)使用的导引轨道(2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作用于田间秸秆的有害生物高温灭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体(21)由曲柄(27)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坤张文毅刘宏俊纪要严伟祁兵胡敏娟朱鹏何永青周茹
申请(专利权)人: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