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LA与可降解涤纶交织钩毛同面粘扣带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90422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LA与可降解涤纶交织钩毛同面粘扣带的制造方法,包括粘扣带结构以及参数设计、原料气蒸、织造、粘扣带焙烘、上胶和切钩步骤,其中所述的粘扣带结构及参数设计为:采用钩毛同面粘扣带结构,可降解涤纶长丝编织粘扣带地组织,PLA单丝编织粘扣带钩,PLA复丝编织粘扣带毛圈。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制造的粘扣带,剥离强度≥1.0N/cm,剪切强度≥6.0N/cm2,一次性使用,100%可降解,不用焚烧。可用于医疗及其康复的服装鞋帽、床上用品、工具、器械,器材等紧固件。器材等紧固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LA与可降解涤纶交织钩毛同面粘扣带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粘扣带的制造方法,特别涉及一种PLA与可降解涤纶交织钩毛同面粘扣带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市面上流通的粘扣带,多为锦纶或涤纶材质,具有很好的粘扣功能,但是,不可降解。特别是作为医用粘扣带,不可降解,使用后需要焚烧,造成二次污染。
[0003]先前,本专利技术人也设计了PLA粘扣带,由于原料规格缺乏,毛圈纤维过细,加工过程受热受压倒伏,制作的粘扣带强度达不到要求,使用价值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PLA与可降解涤纶交织钩毛同面粘扣带的制造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这个以及其它目的将通过下列详细说明来进一步阐述。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种PLA与可降解涤纶交织钩毛同面粘扣带的制造方法,包括粘扣带结构以及参数设计、原料气蒸、织造、粘扣带焙烘、上胶和切钩步骤,其中所述的粘扣带结构及参数设计为:采用钩毛同面粘扣带结构,可降解涤纶长丝编织粘扣带地组织,PLA单丝编织粘扣带钩,PLA复丝编织粘扣带毛圈。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PLA与可降解涤纶交织钩毛同面粘扣带的制造方法中,所述的原料气蒸为:在粘扣带织造前:毛圈经纱采用的280

320D/14

16f PLA复丝需要加捻80

120捻/m,以提高纱线抱合强度,并在95

100℃气蒸30

40min,以消除内应力,消除纱线松弛回捻,减少织造断头率;地经采用的150

180D/74

84f可降解涤纶需要加捻80

120捻/m,以提高纱线抱合强度,减少经纱毛丝,开口不清,织造困难现象。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PLA与可降解涤纶交织钩毛同面粘扣带的制造方法中,所述的粘扣带织造工艺为:毛圈经纱为280

320D/14

16f PLA复丝,钩圈经纱为0.16

0.18mm PLA单丝,地经为150

180D/74

84f可降解涤纶,纬纱为150

180D/74

84f可降解涤纶;
[0009]经纱排列方式:1毛经:4

5地经,1钩经:4

5地径,经纱密度9

11经/2.54cm,纬纱密度45

47纬/2.54cm;
[0010]在有钩经或毛经处设置成圈片,毛经成圈片高度2.2

2.4mm,钩经成圈片高度1.6

1.8mm,织物毛坯经整经和织造完成;
[0011]织造时,红外线加热定型管温度200

300℃,距离织物平面距离25

30mm。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PLA与可降解涤纶交织钩毛同面粘扣带的制造方法中,为了改善PLA纤维弹性不足,钩圈和毛圈成圈时圈弧变尖,圈杆受压易倒伏现象,对织成的粘扣带在120

130℃焙烘3

5min,使得钩圈和毛圈高温收缩,圈弧变圆,圈杆变短变硬,织物表面纹路清晰平整,提高了粘扣带外观和钩挂率,提高了粘扣带剥离强度和剪切强度。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PLA与可降解涤纶交织钩毛同面粘扣带的制造方法中,所述的上胶步
骤为:配制无卤素、不含重金属的涂层胶,对粘扣带进行涂层整理,涂层胶配方质量比为:
[0014]聚氨脂树脂YC

180KA
ꢀꢀꢀꢀꢀꢀꢀꢀꢀꢀꢀꢀꢀꢀꢀꢀꢀꢀꢀꢀꢀꢀꢀꢀꢀꢀꢀ
100
[0015]丁酮MEK
ꢀꢀꢀꢀꢀꢀꢀꢀꢀꢀꢀꢀꢀꢀꢀꢀꢀꢀꢀꢀꢀꢀꢀꢀꢀꢀꢀꢀꢀꢀꢀꢀꢀꢀꢀꢀꢀꢀ
30

60
[0016]胶联剂CA

800D
ꢀꢀꢀꢀꢀꢀꢀꢀꢀꢀꢀꢀꢀꢀꢀꢀꢀꢀꢀꢀꢀꢀꢀꢀꢀꢀꢀꢀꢀꢀꢀꢀ
15

35
[0017]加热混合均匀;
[0018]涂层胶在粘扣带地组织反面涂层量为120

170g/m2,将涂层后的粘扣带在90

115℃烘干2

6min,以便将粘扣带地组织锁紧,固结成一体,裁切时不毛边,使用时不脱散。
[0019]其中所述的聚氨脂树脂YC

180KA,胶联剂CA

800D可从高鼎精细化工(昆山)有限公司购得。
[0020]较好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PLA与可降解涤纶交织钩毛同面粘扣带的制造方法中,所述的上胶步骤为:配制无卤素、不含重金属的涂层胶,对粘扣带进行涂层整理,涂层胶配方质量比为:
[0021]聚氨脂树脂YC

180KA
ꢀꢀꢀꢀꢀꢀꢀꢀꢀꢀꢀꢀꢀꢀꢀꢀꢀꢀꢀꢀꢀꢀꢀꢀꢀꢀꢀ
100
[0022]丁酮MEK
ꢀꢀꢀꢀꢀꢀꢀꢀꢀꢀꢀꢀꢀꢀꢀꢀꢀꢀꢀꢀꢀꢀꢀꢀꢀꢀꢀꢀꢀꢀꢀꢀꢀꢀꢀꢀꢀꢀ
35

55
[0023]胶联剂CA

800D
ꢀꢀꢀꢀꢀꢀꢀꢀꢀꢀꢀꢀꢀꢀꢀꢀꢀꢀꢀꢀꢀꢀꢀꢀꢀꢀꢀꢀꢀꢀꢀꢀ
20

30
[0024]加热混合均匀;
[0025]涂层胶在粘扣带地组织反面涂层量为130

160g/m2,将涂层后的粘扣带在95

105℃烘干2

5min。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PLA与可降解涤纶交织钩毛同面粘扣带的制造方法中,将粘扣带单丝钩圈在圈柱2/3高度左右切开,形成粘扣带钩。
[0027]本专利技术的一种PLA与可降解涤纶交织钩毛同面粘扣带的制造方法,包括粘扣带结构以及参数设计、原料气蒸、织造、粘扣带焙烘、上胶和切钩步骤,
[0028]其中所述的粘扣带结构及参数设计为:采用钩毛同面粘扣带结构,可降解涤纶长丝编织粘扣带地组织,PLA单丝编织粘扣带钩,PLA复丝编织粘扣带毛圈;
[0029]原料气蒸为:在粘扣带织造前:毛圈经纱采用的280

320D/14

16f PLA复丝需要加捻80

120捻/m,以提高纱线抱合强度,并在95

100℃气蒸30

40min;地经采用的150

180D/74

84f可降解涤纶需要加捻80

120捻/m;
[0030]粘扣带织造工艺为:毛圈经纱为280

320D/14

16f PLA复丝,钩圈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LA与可降解涤纶交织钩毛同面粘扣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粘扣带结构以及参数设计、原料气蒸、织造、粘扣带焙烘、上胶和切钩步骤,其中所述的粘扣带结构及参数设计为:采用钩毛同面粘扣带结构,可降解涤纶长丝编织粘扣带地组织,PLA单丝编织粘扣带钩,PLA复丝编织粘扣带毛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LA与可降解涤纶交织钩毛同面粘扣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气蒸为:在粘扣带织造前:毛圈经纱采用的280

320D/14

16f PLA复丝需要加捻80

120捻/m,以提高纱线抱合强度,并在95

100℃气蒸30

40min;地经采用的150

180D/74

84f可降解涤纶需要加捻80

120捻/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LA与可降解涤纶交织钩毛同面粘扣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扣带织造工艺为:毛圈经纱为280

320D/14

16f PLA复丝,钩圈经纱为0.16

0.18mm PLA单丝,地经为150

180D/74

84f可降解涤纶,纬纱为150

180D/74

84f可降解涤纶;经纱排列方式:1毛经:4

5地经,1钩经:4

5地径,经纱密度9

11经/2.54cm,纬纱密度45

47纬/2.54cm;在有钩经或毛经处设置成圈片,毛经成圈片高度2.2

2.4mm,钩经成圈片高度1.6

1.8mm,织物毛坯经整经和织造完成;织造时,红外线加热定型管温度200

300℃,距离织物平面距离25

3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LA与可降解涤纶交织钩毛同面粘扣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扣带焙烘步骤为:织造完成后的粘扣带在120

130℃焙烘3

5min。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LA与可降解涤纶交织钩毛同面粘扣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胶步骤为:配制无卤素、不含重金属的涂层胶,对粘扣带进行涂层整理,涂层胶配方质量比为:聚氨脂树脂YC

180KA 100丁酮MEK 30

60胶联剂CA

800D 15

35加热混合均匀;涂层胶在粘扣带地组织反面涂层量为120

170g/m2,将涂层后的粘扣带在90

115℃烘干2

6min。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LA与可降解涤纶交织钩毛同面粘扣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胶步骤为:配制无卤素、不含重金属的涂层胶,对粘扣带进行涂层整理,涂层胶配方质量比为:聚氨脂树脂YC

1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参军杨文硕章军何利燕王朋王其郑程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百宏复合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