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持广泛集成场景的全域集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90300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集成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持广泛集成场景的全域集成系统,包括:接口管理模块:用于管理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接口,提供对接口的注册、发布、订阅、监控和调用,并且包括接口定义、接口协议和接口版本控制;数据转换与映射模块:用于实现数据在不同子系统之间的格式转换和映射,使得数据能够在多个子系统间流通;流程编排与调度模块:用于根据业务规则和流程定义,对不同子系统的业务请求进行编排和调度后发往目标子系统进行处理;业务执行反馈模块:接收目标子系统的业务处理结果,并将结果返回给发起请求的子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解放了部分子系统的算力资源,从而提高了业务请求的完成效率。请求的完成效率。请求的完成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持广泛集成场景的全域集成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支持广泛集成场景的全域集成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全域集成系统是一个综合管理和控制各种智能设备和系统的中央控制系统。它能够连接并与多种智能设备、传感器和系统进行通信,实现自动化控制、监测和联动操作。
[0003]全域集成系统的主要特点包括:1、跨平台兼容性:系统能够与不同品牌、不同类型的智能设备和系统进行无缝集成,实现跨平台的互操作性;2、多功能集成:它支持多种功能和场景的集成,例如安全监控、照明控制、温度调节、娱乐系统、窗帘控制等;3、智能化管理:系统可以子系统的习惯和行为模式,提供智能化的管理和控制,实现自动化的任务执行;4、远程控制和监测:可以通过手机应用或网络远程控制和监测;5、扩展性和灵活性:系统支持模块化设计和扩展,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逐步增加智能设备和功能。
[0004]虽然通过全域集成系统可以让各个子系统像一个整体一样,进行业务处理和信息共享。但是在实际的业务处理过程中,随着业务处理量的增加,请求端和处理端之间的协调,各个业务请求之间的队列划分和优先级排序,往往会占据全域集成系统调度算力的主要部分,因此需要在考虑各个子系统的算力负载的前提下,有效节省集成系统算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持广泛集成场景的全域集成系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支持广泛集成场景的全域集成系统,包括:接口管理模块:用于管理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接口,提供对接口的注册、发布、订阅、监控和调用,并且包括接口定义、接口协议和接口版本控制;数据转换与映射模块:用于实现数据在不同子系统之间的格式转换和映射,使得数据能够在多个子系统间流通,包括数据结构的转换、字段映射、数据清洗和验证;流程编排与调度模块:用于根据业务规则和流程定义,对不同子系统的业务请求进行编排和调度后发往目标子系统进行处理;业务执行反馈模块:接收目标子系统的业务处理结果,并将结果返回给发起请求的子系统。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流程编排与调度模块具体包括:流程编排单元:用于获取子系统的业务请求,解析所述的业务请求中的属性数据,所述的属性数据包括业务优先级和目标子系统,所述的目标子系统表示处理所述的业务请求的子系统;根据所述的业务请求的目标子系统的不同,划分任务队列,并根据业务优先级对同一任务队列内的业务请求进行排序;
流程调度单元:根据目标子系统的业务处理情况,计算所述的目标子系统每批次的业务处理量,所述的业务处理量为所述的目标子系统在预设的结算周期内的业务请求的完成量;从所述的任务队列中调度与业务处理量相对应的业务请求到相应的目标子系统中。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业务处理监控模块,所述的业务处理监控模块用于记录各个子系统的状态和性能指标,通过日志和监控数据分析所述的子系统的业务处理量。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在所述的流程调度单元中,所述的任务队列的调度周期与对应的目标子系统的业务处理量的结算周期相等。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当所述的任务队列到达调度周期后,从所述的业务处理监控模块获取对应的目标子系统的状态,如果所述的目标子系统中存在未处理完成的业务请求时,则所述的任务队列延后调度,延后的时间为预设的等待周期,并在等待周期结束后再次检测所述的目标子系统的状态。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计算所述的业务处理量的具体步骤如下所示:以当前时间节点作为终点,获取预设的结算周期内所述的子系统的业务处理情况,所述的结算周期为时间间隔;以业务请求的完成量作为所述的子系统的当前批次的业务处理量。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在所述的子系统计算出所述的业务处理量后,从所述的子系统对应的任务队列中调度与业务处理量相同的业务请求到子系统中,并以结算周期作为所述的任务队列的调度周期。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在所述的子系统处理完成上一批次所述的任务队列调度的业务请求后,更新结算周期,更新后的结算周期等于所述的子系统处理完上一批次业务请求所花费的时间,并将更新后结算周期作为任务队列的下一批次的调度周期。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集成系统作为统筹各个子系统的中枢系统,在现有技术中,大多是在接收到子系统的业务请求后,根据分类和优先级等业务请求的属性,将不同的业务请求发往各个目标子系统中进行处理,但是这种处理方式,在将业务请求发往子系统之后,对于子系统的业务处理无法实现较为精确的管理,也有可能会出现部分子系统中大量业务请求堆积,这些业务请求中还存在新申请的和以前申请的,各个业务请求之间又存在优先级的差别,并且不断的有新的业务请求加入进来,又需要重新进行业务请求进行排序,会浪费各个子系统大量的算力资源;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在集成系统端统一接收业务请求后,并不会实时发送至各个目标子系统中,按照目标子系统的不同划分任务队列,并在各个任务队列内部进行排序,在到达调度周期后,相对应的目标子系统发送定量且拥有固有排序的业务请求,子系统在接收到业务请求后,只需要按照排序好的业务请求进行处理即可,解放了部分子系统的算力资源,从而提高了业务请求的完成效率。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支持广泛集成场景的全域集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支持广泛集成场景的全域集成系统,包括:接口管理模块:用于管理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接口,提供对接口的注册、发布、订阅、监控和调用,并且包括接口定义、接口协议和接口版本控制;数据转换与映射模块:用于实现数据在不同子系统之间的格式转换和映射,使得数据能够在多个子系统间流通,包括数据结构的转换、字段映射、数据清洗和验证;流程编排与调度模块:用于根据业务规则和流程定义,对不同子系统的业务请求进行编排和调度后发往目标子系统进行处理;业务执行反馈模块:接收目标子系统的业务处理结果,并将结果返回给发起请求的子系统。
[0019]在本专利技术中,集成系统处理各个子系统的业务请求包括以下步骤:接收请求:集成系统作为中间层,接收来自各个子系统的业务请求,这些请求可以是数据查询、数据修改、业务流程触发等;格式转换:集成系统将接收到的请求进行格式转换,以适应目标子系统的要求,这可能涉及数据结构的转换、协议的转换等;路由与分发:集成系统根据业务规则和配置信息,将请求路由到相应的目标子系统,这可能涉及决策逻辑、权限验证等;数据传递:集成系统将请求中携带的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持广泛集成场景的全域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口管理模块:用于管理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接口,提供对接口的注册、发布、订阅、监控和调用,并且包括接口定义、接口协议和接口版本控制;数据转换与映射模块:用于实现数据在不同子系统之间的格式转换和映射,使得数据能够在多个子系统间流通,包括数据结构的转换、字段映射、数据清洗和验证;流程编排与调度模块:用于根据业务规则和流程定义,对不同子系统的业务请求进行编排和调度后发往目标子系统进行处理;业务执行反馈模块:接收目标子系统的业务处理结果,并将结果返回给发起请求的子系统;所述的流程编排与调度模块具体包括:流程编排单元:用于获取子系统的业务请求,解析所述的业务请求中的属性数据,所述的属性数据包括业务优先级和目标子系统,所述的目标子系统表示处理所述的业务请求的子系统;根据所述的业务请求的目标子系统的不同,划分任务队列,并根据业务优先级对同一任务队列内的业务请求进行排序;流程调度单元:根据目标子系统的业务处理情况,计算所述的目标子系统每批次的业务处理量,所述的业务处理量为所述的目标子系统在预设的结算周期内的业务请求的完成量;从所述的任务队列中调度与业务处理量相对应的业务请求到相应的目标子系统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持广泛集成场景的全域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业务处理监控模块,所述的业务处理监控模块用于记录各个子系统的状态和性能指标,通过日志和监控数据分析所述的子系统的业务处理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席阳波刘兵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伊士格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