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碳易切削钢盘条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90256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碳易切削钢盘条及其生产方法,属于易切削钢热处理工艺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高碳易切削钢盘条,该盘条中的C元素含量为0.60%~1.0%,其金相组织由铁素体和无碳贝氏体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碳易切削钢盘条的生产方法主要包括热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碳易切削钢盘条及其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易切削钢及其热处理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碳易切削钢盘条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易切削钢主要用于制作曲轴、连杆、齿轮制动器和火花塞等汽车零部件。目前,国内外生产及使用最多的易切削钢主要为硫系和硫+铅系易切削钢。硫、铅元素因具有毒性且冶炼、回收熔炼时易造成严重污染,在易切削钢上的应用不断受到限制,各钢铁企业也积极开发无铅、低硫和环保型易切削钢。石墨易切削钢因具有优良的切削性、冷成型性、高疲劳强度和环境友好等多种优点,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零部件加工商和冶金学者的广泛关注,其研发思路是将钢中作为渗碳体存在的碳变成易切削相石墨。
[0003]为能实现工业化规模生产,石墨易切削钢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石墨化时间的缩短上,且在促进石墨化的元素应用(Si、Al、B等)和热处理工艺改进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目前,石墨易切削钢常用的热处理工艺为淬火+石墨化回火工艺,其淬火工艺(如公布号为CN101906597A、CN102660666A、CN100535171C、CN101899555A和CN106947907A等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的)是将钢加热至全部或部分奥氏体化并保温一段时间,然后以水冷方式快冷至马氏体转变温度以下以控制钢中C原子以过饱和固溶态形式存在,同时保证基体具有较高的晶格畸变能,从而加速后续回火过程C的石墨化进程,有效缩短回火时间。然而,石墨易切削钢热轧盘条在采用现有水淬工艺淬火过程中极易产生不同程度的裂纹,从而导致其产品质量下降和废品率增加,严重影响了其工业化稳定生产。
[0004]需要说明的是,近年来,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一直致力于石墨易切削钢材料及其制备工艺的研究,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2110800295.0、202210890492.0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分别公开了一种用于钻孔制锁的高碳高铝钢和一种中碳葫芦锁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但上述方法只适用于生产大断面的石墨易切削钢锁体材料,而当用于生产小断面的石墨易切削钢线材时,则难以保证其热态盘条水淬时内外应力的均匀性以及不会发生开裂。
[0005]因此,随着人们对机械零部件用环保型石墨易切削钢线材的需求增加,亟待有效解决石墨易切削钢热态盘条的淬火开裂问题,从而实现其产品质量提升,以满足工业化稳定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碳易切削钢盘条及其生产方法,从而解决现有石墨易切削钢热轧盘条在淬火过程中易发生开裂,导致产品质量下降的技术难题,大大提高了所得产品的合格率。
[0008]2、技术方案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碳易切削钢盘条,该盘条中的C元素含量为0.60%~1.0%,其金相组织由铁素体和无碳贝氏体组成。目前现有高碳易切削钢盘条由于碳含量较高,在淬火过程中难以有效避免裂纹的产生,从而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和废品率增加,严重影响了工业化生产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的高碳易切削钢盘条的金相组织由铁素体和无碳贝氏体组成,从而可以有效改善高碳易切削钢盘条的塑韧性,并防止淬火过程中裂纹的发生。
[0010]更进一步的,该盘条还包含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Si:1.60%~2.20%,Mn:0.15%~0.35%,Al:0.03%~0.50%,Si+Al:≥2.10%。
[0011]更进一步的,所述盘条中P:≤0.035%,S:≤0.015%,N:≤0.008%。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高碳易切削钢盘条的生产方法,包括热轧、吐丝、斯太尔摩风冷线缓冷和盐淬生产工序。
[0013]目前现有技术中高碳易切削钢盘条通常都是直接采用热轧

水淬生产工艺,而本申请经热轧、吐丝处理后采用斯太尔摩风冷线进行缓冷处理,之后进行在线盐浴处理,从而既可以充分保证盘条淬火后无有害碳化物析出,又能最大程度削弱盘条淬火过程形成的热应力和组织应力,进而降低盘条淬火过程的开裂倾向,达到减少裂纹废品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目的。经盐淬处理后的盘条再进行回火处理,之后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其他特殊加工处理。
[0014]更进一步的,所述吐丝温度控制在A
c3
+30~A
c3
+60℃或A
ccm
+30~A
ccm
+60℃,同时控制吐丝后盘条以≤5℃/s的冷速进行冷却。本专利技术进一步通过采用高吐丝温度和低斯太尔摩风冷线辊道冷速,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热态盘条冷却时内外组织的均匀性,使内应力短时间快速释放,减轻盘条横截面方向的局部应力集中。
[0015]更进一步的,待热态盘条在斯太尔摩风冷线上冷却至A
c3

30℃~A
c3
或A
ccm

30~A
ccm
℃时,将其进行等温盐浴处理,盐浴温度为390~450℃,盐浴时间为3~5min。
[001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通过对淬火温度和盐浴温度进行优化控制并缩短二者温差,既能有效避免因急冷带来的热应力加剧,又能充分利用铁素体的软相特性弱化盐淬过程产生的组织应力,获得低脆性的铁素体+无碳贝氏体细晶组织,从而避免石墨易切削钢热态盘条盐淬后因内外组织不均和内应力加剧、集中产生裂纹的质量问题。
[0017]更进一步的,所述盐浴液采用KNO3与NaNO3混合溶液,且KNO3与NaNO3的质量比为1:1。
[0018]更进一步的,当盘条离开盐浴线并自然冷却1min后,利用高压水除去盘条表面残留的硝酸盐。
[0019]更进一步的,所述盘条的直径控制为5.5~13mm,从而可以有效保证确其淬火及回火后横截面组织和切削性能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盐淬后的低倍形貌;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盐淬后的金相组织;
[0022]图3为对比例1水淬后的低倍形貌;
[0023]图4为对比例1水淬后的金相组织;
[0024]图5为对比例2盐淬后的金相组织;
[0025]图6为实施例1

4和对比例1

2的淬火盘条表层至心部的硬度值(打点位置从1至6为盘条从表层至中心)。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
[0027]实施例1
[0028]本实施例的高碳易切削钢盘条,该易切削钢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0.63%C、2.15% Si、0.16%Mn、0.032%Al、0.031%P、0.012%S、0.0077%N,其余含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实施例的高碳易切削钢盘条的生产工艺为:将易切削钢热轧成直径13mm的盘条,盘条吐丝温度控制为910
±
5℃,当盘条进入斯太尔摩风冷线辊道前关闭风机,保温罩盖上,控制冷却速度≤5℃/s,待盘条表面温度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碳易切削钢盘条,其特征在于,该盘条中的C元素含量为0.60%~1.0%,其金相组织由铁素体和无碳贝氏体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碳易切削钢盘条,其特征在于,该盘条还包含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Si:1.60%~2.20%,Mn:0.15%~0.35%,Al:0.03%~0.50%,Si+Al:≥2.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碳易切削钢盘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盘条中P:≤0.035%,S:≤0.015%,N:≤0.008%。4.一种如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高碳易切削钢盘条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热轧、吐丝、斯太尔摩风冷线缓冷和盐淬生产工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碳易切削钢盘条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吐丝温度控制在A
c3
+30~A
c3
+60℃或A
ccm
+30~A
ccm
+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勇田莉杰刘明启温永红赵晴晴李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