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鼠尾静脉注射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0205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小鼠尾静脉注射辅助装置,属于试验动物用辅助装置技术领域。针对目前现有技术中固定小鼠的装置存在的不便于调节操作高度及角度且不能固定小鼠尾部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底座、升降调节组件、角度调节组件和实验架组件,通过升降调节组件对装置整体高度进行调节,以适应实验操作的不同环境;通过角度调节组件对实验架组件的角度实现自由调节,以根据实验操作调整小鼠固定后的角度位置;实验架组件包括小鼠固定部和翻转部,小鼠固定部可方便、快捷且无伤害地对小鼠实现固定和尾部夹持,通过调整翻转部将其转至侧面,使小鼠尾部的侧静脉正对操作人员,便于操作人员快速对准小鼠尾部侧静脉进行注射。快速对准小鼠尾部侧静脉进行注射。快速对准小鼠尾部侧静脉进行注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鼠尾静脉注射辅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试验动物用辅助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小鼠尾静脉注射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小鼠尾静脉注射是药理、毒理实验中常用的注射方法,由于小鼠体型小、行动敏捷、行动不可控,在进行小鼠的尾静脉注射时费时又费力,甚至还可能咬伤实验人员,因此,为保护实验人员的安全,在对小鼠进行尾静脉注射的实验前,需要对小鼠进行有效固定。
[0003]现有的小鼠固定装置各式各样,如附图11中,实验人员用离心管自制的固定管,是将小鼠整个身体塞进管内,再用胶带将固定管粘在实验操作台上,只留小鼠的尾部外露在管外,此种装置在进行注射实验时,实验人员需一手捏住小鼠的尾巴,用另一只手握持注射器找准尾静脉后注射药物,此种固定管不利于实验人员操作。
[0004]又如公开号为CN107411842A、名称为一种高效小鼠尾静脉注射装置的中国专利,包括固定板和固定室,固定室为前端开口且后端封闭的腔型结构,固定室设有第一狭缝,固定室的后端面设有与第一狭缝连通的第二狭缝,固定室内活动设有挡板,挡板连接有握杆,此现有技术将小鼠从前端开口处灌入固定室内,通过限位柱将挡板抵住向内卡紧小鼠,使其身体被卡在挡板与固定后的后端之间,其尾部伸至固定室后端的外部,操作人员对小鼠进行尾静脉注射。
[0005]再如公开号为CN111449795A、名称为一种小鼠尾静脉注射辅助装置的中国专利,通过设置底座,底座的顶部依次设置有鼠身固定架和鼠尾固定架,鼠身固定架和鼠尾固定架的顶部分别设有鼠身固定管和鼠尾固定管,鼠身固定管和鼠尾固定管的中间处分别设置第一锁紧机构和第二锁紧机构,对小鼠的身体和尾部进行锁紧,鼠尾固定管的中间顶部开设进针孔,通过进针孔对小鼠尾部静脉进行注射实验。
[0006]上述现有技术的装置在用于对小鼠尾静脉注射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0007]1、小鼠尾巴完全外露,在注射时需要操作人员用一只手抓住小鼠尾巴固定,只能通过另外一只手对小鼠进行尾静脉注射,不便于快速找到小鼠尾静脉位置,不利于实验过程顺利进行;而上述通过鼠尾固定管的进针孔的操作,难以适用于不同的小鼠尾静脉的位置。
[0008]2、将小鼠放入固定圆管时,小鼠易产生抵抗行为,极容易产生咬伤实验人员的可能,而且小鼠完全塞进圆管中并卡紧会对小鼠造成伤害;同时,由于小鼠尾部的三条静脉中侧面的两条静脉相对背侧静脉更粗,且走向更为清晰,通常作为穿刺实验的首选,而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装置不能对固定圆管进行旋转,使得实验人员不能快速找到小鼠尾部的侧静脉进行注射。
[0009]3、现有的固定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对小鼠的尾部进行固定,尾静脉注射时小鼠尾巴无法拉直,导致注射针头不能准确地进入小鼠尾静脉的血管内,使得尾静脉注射过程费时费力,大大降低了小鼠尾静脉注射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10]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对小鼠身体卡紧且尾部夹持、同时能对小鼠身体角度进行旋转、且能调节装置整体高度以配合不同实验操作台与不同实验人员的小鼠尾静脉注射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问题。
[0011]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12]一种小鼠尾静脉注射辅助装置,包括:
[0013]底座,设于该辅助装置的底部,用于支撑该辅助装置;
[0014]升降调节组件,连接在底座上,通过升降调节组件调节该辅助装置的整体高度;
[0015]实验架组件,包括实验架和安装架,安装架连接在实验架上,实验架连接在升降调节组件的顶部;
[0016]角度调节组件,连接在升降调节组件与实验架组件之间,用于调节实验架组件的旋转角度。
[001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进一步地,升降调节组件包括第一限位件和升降部,通过第一限位件将升降部与底座连接并限位。
[0018]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进一步地,升降部包括螺纹杆和螺母,螺纹杆连接在底座上,通过螺母与螺纹杆相配合调整螺纹杆的高度。
[0019]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角度调节组件包括球铰部和与其连接的第二限位件,通过第二限位件对球铰部限位,其中:
[0020]球铰部包括球铰座和球铰件,球铰件连接在球铰座上;
[0021]第二限位件横向穿设在球铰座上,其端部与球铰件相抵接。
[0022]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进一步地,球铰座上设有容置腔,球铰件包括球杆和旋转球,旋转球连接在球杆的底部并位于容置腔内。
[0023]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实验架包括弧形支架和支柱,支柱的下端与球杆连接,支柱的上端连接在弧形支架的中部。
[0024]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安装架包括小鼠固定部和翻转部,小鼠固定部连接在翻转部上,翻转部的两端连接在弧形支架上。
[0025]基于上述方案,进一步地,翻转部包括:
[0026]转动杆,其一端连接在弧形支架上,另一端套设第一锁紧弹簧,且在弧形支架一侧设有与转动杆端部相抵接的第三限位件;
[0027]传动杆,设置在转动杆的上方,用于连接并支撑小鼠固定部;
[0028]传动块,转动杆与传动杆均穿设在传动块上,且转动杆与传动杆上均设有至少一个侧水平面,通过传动块带动小鼠固定部翻转。
[0029]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小鼠固定部包括头部限位仓、体位框和小鼠尾夹,头部限位仓与体位框相抵接,小鼠固定部的底部设有多个连接块,通过多个连接块穿设在传动杆上将头部限位仓与体位框支撑在弧形支架上,小鼠尾夹连接在靠近体位框一侧的弧形支架上,且小鼠尾夹与体位框之间套设第二锁紧弹簧。
[0030]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体位框上设有锁紧扣、腿部卡槽和尾部卡槽,锁紧扣连接在体位框的中部,用于绑固小鼠身体,腿部卡槽设于体位框上靠近小鼠尾夹的一侧,用于卡设小鼠腿部,尾部卡槽设在靠近小鼠尾夹的体位框一侧,用于卡设小鼠尾部。
[0031]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0032]1、本专利技术的升降调节组件通过螺纹杆与螺母配合调整实验架组件的高度,能够在不同高度的实验操作台上使用,也可根据不同实验人员身高调整至与其最适合的高度再进行注射实验,使用场景与使用条件灵活。
[0033]2、本专利技术的角度调节组件设置球铰座与球铰件的配合结构,通过旋转球在球铰座的容置腔中实现任意角度旋转,使得球铰件上方的实验架能够同步实现角度调整,对小鼠进行注射实验时,实验人员能够方便地根据需要注射的角度将小鼠固定部进行翻转。
[0034]3、本专利技术的翻转部通过连接在弧形支架一端的转动杆为主动力,通过旋转转动杆带动与其连接的传动块,在传动块的上方连接传动杆,小鼠固定部底部的连接块穿过传动杆与传动杆连接为一体,同时转动杆与传动杆和传动块的连接处至少有一个侧水平面,使得转动杆带动传动块、传动块再带动传动杆只能在水平方向上滑动,在轴向上始终为相对静止的整体转动状态,从而确保翻转部整体转动带动其上的小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鼠尾静脉注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设于该辅助装置的底部,用于支撑该辅助装置;升降调节组件(2),连接在底座(1)上,通过升降调节组件(2)调节该辅助装置的整体高度;实验架组件(3),包括实验架(31)和安装架(32),安装架(32)连接在实验架(31)上,实验架(31)连接在升降调节组件(2)的顶部;角度调节组件(4),连接在升降调节组件(2)与实验架组件(3)之间,用于调节实验架组件(3)的旋转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鼠尾静脉注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调节组件(2)包括第一限位件(21)和升降部,通过第一限位件(21)将升降部与底座(1)连接并限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鼠尾静脉注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部包括螺纹杆(22)和螺母(23),螺纹杆(22)连接在底座(1)上,通过螺母(23)与螺纹杆(22)相配合调整螺纹杆(22)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鼠尾静脉注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角度调节组件(4)包括球铰部和与其连接的第二限位件(41),通过第二限位件(41)对球铰部限位,其中:球铰部包括球铰座(42)和球铰件(43),球铰件(43)连接在球铰座(42)上;第二限位件(41)横向穿设在球铰座(42)上,其端部与球铰件(43)相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小鼠尾静脉注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球铰座(42)上设有容置腔,球铰件(43)包括球杆(431)和旋转球(432),旋转球(432)连接在球杆(431)的底部并位于容置腔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小鼠尾静脉注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实验架(31)包括弧形支架(311)和支柱(312),支柱(312)的下端与球杆(431)连接,支柱(312)的上端连接在弧形支架(311)的中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小鼠尾静脉注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锦锋朱丽任丹凤闫涛涛倪天智付珊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