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物损坏机制的监测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物采用损害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物损坏机制的监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建筑物损坏评价多采用国家煤炭工业局2000年颁布的《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中的评价标准,在配合概率积分法进行地表移动变形的预测时,由于预测的是最终稳态的移动变形值,因此在判断建筑物的损坏等级时会出现偏差,影响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物损坏机制的监测方法及装置,解决了预测建筑物的损坏等级出现偏差,影响预测结果的准确性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筑物损坏机制的监测方法包括:确定建筑物损坏的影响范围;对所述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按照损坏程度进行分类;对分类后的建筑物及建筑物周边布设多个监测点;对所述多个监测点进行连续性监测得到建筑物的空间损坏表现;监测建筑物的外在损坏表现;基于建筑物的所述空间损坏表现和所述外在损坏表现监测建筑物与地表变形之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物损坏机制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建筑物损坏的影响范围;对所述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按照损坏程度进行分类;对分类后的建筑物及建筑物周边布设多个监测点;对所述多个监测点进行连续性监测得到建筑物的空间损坏表现;监测建筑物的外在损坏表现;基于建筑物的所述空间损坏表现和所述外在损坏表现监测建筑物与地表变形之间的损坏机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损坏机制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建筑物损坏的影响范围的步骤包括:基于矿区地质采矿条件或邻近采掘工作面的资料获得预计参数;基于所述预计参数、规程中矿区建筑物的临界变形值以及工作面信息,使用概率积分法预计所述工作面开采地表建筑物损坏的影响范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损坏机制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按照损坏程度进行分类的步骤包括:将所述影响范围内的预设数量栋建筑物按顺序记作聚类对象;将所有所述聚类对象的建筑物抗变形属性因子作为评价因子集;根据专家打分判断每个所述抗变形属性因子对于建筑物抗变形程度的相对权重;将每个建筑物对应的所述建筑物抗变形属性因子进行量化;基于所述建筑物抗变形属性的量化结果得到针对抗形变等级的隶属度;基于所述隶属度对所述影响范围内的矿区建筑物进行分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物损坏机制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物抗变形属性因子包括:结构、材料、宽高比、承重墙情况、基础与地基、与工作面的相对位置和建造时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损坏机制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分类后的建筑物及其周边布设多个监测点的步骤包括:按照在损害等级中的隶属度的排序选取预设数量栋所述分类后的建筑物作为监测的目标建筑物;在所述目标建筑物上或所述目标建筑物周边布设多个监测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物损坏机制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目标建筑物上或所述目标建筑物周边布设多个监测点的步骤包括:在未受工作面影响的预设时间点之前完成所述监测点的布设,并将所述监测点自身已基本趋于稳定时刻的观测值作为首次观测值。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物损坏机制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点包括:地表移动监测点、建筑物基础监测点、建筑物上部墙体监测点中的至少一种。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损坏机制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多个监测点进行连续性监测得到建筑物损坏的空间表现的步骤包括:获取所述监测点首次的监测数据与预设时刻的监测数据;基于所述首次的监测数据与所述预设时刻的监测数据得到所述监测点空间位置的变
化信息及移动变形量。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建筑物损坏机制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变形量包括:竖向移动变形量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强,郭俊廷,刘兆峰,曹志国,李井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