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回灌用辐射井及其成井方法、回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90135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9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地下水回灌用辐射井及其成井方法、回灌方法。该辐射井包括竖井和多个水平辐射管,多个水平辐射管从竖井处延竖井径向向外延伸,且水平辐射管与竖井流体连通,水平辐射管位于含水层内。多个水平辐射管分布在同一水平面上,且其沿竖井井壁均匀分布。或者,多个水平辐射管分布在多个水平面上,同一水平面上的多个水平辐射管沿竖井井壁均匀分布。该辐射井无需加压即可通过无压渗透的方式将水回灌至地下。该辐射井适用于松散含水层的回灌,且回灌过程高效快速,同时避免了加压过程,有利于避免消耗电能。有利于避免消耗电能。有利于避免消耗电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水回灌用辐射井及其成井方法、回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水回灌
,尤其涉及一种地下水回灌用辐射井及其成井方法、回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回灌地下水是通过各种入渗措施,把各种洁净水源补充到含水层内使之增加可利用的地下水资源。地下水回灌是水资源重复利用的前沿领域,尤其是在干旱、半干旱缺水地区,深度处理后的地下水,经回灌系统回灌地下以备再次抽取使用、地下水回灌已成为解决区域水资源短缺的一种有效途径,同时为水资源的调控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手段。
[0003]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回灌方式包括地表渗池和钻孔注水回灌。地表渗池仅适用于松散层地层,其在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渗透率相对较差的地层情况下通常渗透率较慢、回灌效率低。钻孔注水回灌通常需要预先加压,水量入渗的速度与压力基本成正相关关系,其适用于承压含水层,但是加压过程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电能。
[0004]为实现地下水高效快速回灌,本申请提出了针对松散含水层的地下水回灌方法,其利用辐射井回灌地下水,且避免了加压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地下水回灌用辐射井及其成井方法、回灌方法,该回灌方法适用于松散含水层的回灌,且回灌过程高效快速,同时避免了加压过程,有利于避免消耗电能。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水回灌用辐射井,该辐射井包括竖井和多个水平辐射管,多个水平辐射管从竖井处延竖井径向向外延伸,且水平辐射管与竖井流体连通,所述水平辐射管位于含水层内。利用该地下水回灌用辐射井,能够适用于松散含水层的回灌,且回灌过程高效快速,同时避免了加压过程,有利于避免消耗电能。
[0007]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水平辐射管分布在同一水平面上,且其沿竖井井壁均匀分布。通过该实施方式,能够避免由于间距过小引发的辐射管层相互影响,且将相邻辐射管的相互影响降到最低,有利于水的快速渗透。
[0008]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水平辐射管分布在多个水平面上,同一水平面上的多个水平辐射管沿竖井井壁均匀分布。通过该实施方式,多层辐射管层能够进行充分渗透,且能够避免辐射管层间的相互干扰,同时能够将相邻辐射管的相互影响降到最低,有利于水的快速渗透。
[0009]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竖井、所述水平辐射管均由钢花管构成,所述钢花管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通过该实施方式,钢花管有利于水的无压渗透,水能够从钢花管的内壁经通孔流向管外。
[0010]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辐射井还包括孔口管,所述孔口管位于所述竖井的顶端,所述孔口管套设在所述竖井外侧,且所述孔口管从表土层与松散层的界面延伸至
表土层外。通过该实施方式,有利于避免松散表土层在钻探过程中出现孔壁坍塌、缩径等现象。
[0011]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孔口管的直径大于竖井的直径0.5至1米,所述孔口管在表土层外的高度为0.5至1米。通过该实施方式,有利于进一步地避免表土层坍塌。
[0012]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竖井套设在人工砾石层内,所述竖井的外壁与所述人工砾石层贴合;且,所述水平辐射管套设在纱布层内,所述水平辐射管的外壁与所述纱布层贴合。通过该实施方式,砾石层和纱布层均为过滤层,有利于避免井壁、管壁的堵塞。
[0013]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第一方面及其任一实施方式的地下水回灌用辐射井的成井方法,该成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机械成孔,采用钻机施工竖井孔和辐射管孔;竖井施工,采用漂浮法下管成井;以及,水平辐射管施工。通过该实施方式安装的辐射井适用于松散含水层的回灌,且回灌过程高效快速,同时避免了加压过程,有利于避免消耗电能。
[0014]在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机械成孔前埋设孔口管,用于防止表土层坍塌。通过该实施方式,有利于避免松散表土层在钻探过程中出现孔壁坍塌、缩径等现象。
[0015]在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竖井施工时,在井壁周围进行人工砾石填充,砾石作为过滤层能够防止竖井井壁堵塞。
[0016]在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水平辐射管施工时,用纱布包裹水平辐射管,纱布作为过滤层能够防止水平辐射管管壁堵塞。
[0017]在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当含水层厚度大于20米或有多层含水层时,施工多层所述水平辐射管。通过该实施方式,能够避免辐射管层间的相互干扰,还能够充分利用多层含水层,从而有利于水的快速渗透。
[0018]在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分析回灌点水文地质条件,获取含水层的埋深、厚度、粒径以及渗透性参数;根据所述埋深,设计竖井的高度;根据所述渗透性参数,设计所述水平辐射管的长度。通过该实施方式,有利于充分利用水文地质条件,最大化回灌效率。
[0019]在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竖井高40至50米,竖井直径3至5米,竖井井壁厚0.2至0.5米;所述水平辐射管的直径为20厘米,单层水平辐射管的数量为8个,所述水平辐射管的长度30至50米。
[0020]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利用第一方面及其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地下水回灌用辐射井进行的回灌方法,水通过无压渗透流经所述竖井回灌含水层;或者,水通过无压渗透流经所述竖井及所述水平辐射管回灌含水层。通过该实施方式,无需加压即可通过无压渗透的方式将水回灌至地下。该辐射井适用于松散含水层的回灌,且回灌过程高效快速,同时避免了加压过程,有利于避免消耗电能。
[0021]在第三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如果水源受到污染,在回灌前,需要采用水处理工艺以保证水源达到回灌标准。通过该实施方式,有利于保证回灌水的洁净度,从而避免对含水层的污染。
[0022]本申请提供的地下水回灌用辐射井及其成井方法、回灌方法,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3]1、本申请的地下水回灌用辐射井,能够适用于松散含水层的回灌,且回灌过程高
效快速,同时避免了加压过程,有利于避免消耗电能。
[0024]2、同一水平面上的多个水平辐射管沿竖井井壁均匀分布,能够将相邻辐射管的相互影响降到最低,有利于水的快速渗透。
[0025]3、孔口管的设置,有利于避免松散表土层在钻探过程中出现孔壁坍塌、缩径等现象。
[0026]上述技术特征可以各种适合的方式组合或由等效的技术特征来替代,只要能够达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7]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0028]图1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辐射井的剖视示意图;
[0029]图2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辐射井的俯视示意图;
[0030]图3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水平辐射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清单:
[0032]1‑
竖井;2

水平辐射管;3

孔口管;4

纱布层。
[0033]在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水回灌用辐射井,其特征在于,包括竖井和多个水平辐射管,多个所述水平辐射管从所述竖井处延所述竖井径向向外延伸,且所述水平辐射管与所述竖井流体连通,所述水平辐射管位于含水层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回灌用辐射井,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水平辐射管分布在同一水平面上,且其沿所述竖井井壁均匀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回灌用辐射井,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水平辐射管分布在多个水平面上,同一水平面上的多个所述水平辐射管沿所述竖井井壁均匀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地下水回灌用辐射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竖井、所述水平辐射管均由钢花管构成,所述钢花管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地下水回灌用辐射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孔口管,所述孔口管位于所述竖井的顶端,所述孔口管套设在所述竖井外侧,且所述孔口管从表土层与松散层的界面延伸至表土层外。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水回灌用辐射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口管的直径大于所述竖井的直径0.5至1米,所述孔口管在表土层外的高度为0.5至1米。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地下水回灌用辐射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竖井套设在人工砾石层内,所述竖井的外壁与所述人工砾石层贴合;且,所述水平辐射管套设在纱布层内,所述水平辐射管的外壁与所述纱布层贴合。8.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地下水回灌用辐射井的成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机械成孔,采用钻机施工竖井孔和辐射管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强王霄唐佳伟李井峰曹志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