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后处理用内孔抛光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孔抛光装置,尤其涉及一种3D后处理用内孔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3D打印出来的产品中,部分产品是开有内孔的,内孔初始时都是很粗糙,且存在有毛刺,则需要对内孔进行抛光处理,从而提高内孔的使用质量。
[0003]公开号为CN112318233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3D打印细长孔的研磨装置及抛光工艺,该研磨装置包括:机架、驱动电机、往复移动机构、金刚砂线、吸附磁极及夹持机构;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机架上;所述3D打印成型部件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两个以上金刚砂线组成金刚砂线束,所述金刚砂线束的一端伸入所述细长孔内,另一端通过夹持机构安装在往复移动机构上;所述吸附磁极固定在所述往复移动机构上,上述专利虽然能够通过金刚砂线对内孔进行抛光,但由于金刚砂线上喷有研磨液,对内孔抛光后,金刚砂线上会附着有研磨液和抛光出现的碎屑,碎屑的附着容易影响金刚砂线的后续抛光效果。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专利中存在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能够在抛光后将金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后处理用内孔抛光装置,包括有支撑架(1)、固定架(2)、第一丝杆(21)、导杆(22)、绕线轮(3)、金刚砂线(31)、驱动组件(32)、强力磁吸板(33)和卡爪(34),支撑架(1)外后侧面上部左右对称固接有固定架(2),左右两侧固定架(2)上部之间转动式的穿接有绕线轮(3),绕线轮(3)上绕有金刚砂线(31),支撑架(1)左侧面中部固接有用于将金刚砂线(31)吸动的强力磁吸板(33),支撑架(1)前后两侧上部右侧之间固定穿接有导杆(22),安装板(23)的数量为两块,其中一块安装板(23)固定套装于导杆(22)后侧,另一块安装板(23)滑动式的套装于导杆(22)前侧,前后两侧安装板(23)内侧面上部都转动连接有用于将3D产品夹紧固定的卡爪(34),支撑架(1)外后侧面中部右侧固接有驱动组件(32),驱动组件(32)与后侧卡爪(34)连接,支撑架(1)前后两侧上部左侧转动式的穿接有用于带动前侧安装板(23)移动的第一丝杆(21),第一丝杆(21)转动式的贯穿后侧安装板(23),第一丝杆(21)与前侧安装板(23)螺纹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固定机构(4)和清理机构(5),导杆(22)上设置有用于将金刚砂线(31)压紧固定的固定机构(4),固定架(2)上设置有用于将金刚砂线(31)上附着的碎屑清除的清理机构(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后处理用内孔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机构(4)包括有安装架(41)、环形框(42)、限位板(43)和第二丝杆(44),导杆(22)前侧滑动式的套装有安装架(41),安装架(41)顶端固接有环形框(42),环形框(42)内侧滑动式的穿接有用于将金刚砂线(31)压紧固定的限位板(43),环形框(42)右侧中部螺纹连接有用于带动限位板(43)移动的第二丝杆(44),第二丝杆(44)左端与限位板(43)右侧面中部转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3D后处理用内孔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清理机构(5)包括有导向架(51)、连接板(52)、清理刷(53)和第一卷簧(54),左右两侧固定架(2)前侧面上部都固接有导向架(51),左右两侧导向架(51)上都滑动式的套装有连接板(52),左右两侧连接板(52)内端都固接有用于将金刚砂线(31)上附着的碎屑清除的清理刷(53),清理刷(53)与金刚砂线(31)接触,绕线轮(3)左右两侧面中部分别与左右两侧固定架(2)内侧面上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卷簧(54)。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3D后处理用内孔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于带动清理刷(5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海军,黄建华,张翼,
申请(专利权)人:固泰鑫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