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业除虫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9507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林业除虫灯,包括立柱,立柱内腔开设有容纳槽,立柱的前端面开设有与容纳槽连通的条形槽,条形槽内滑移连接有横杆,横杆的一端通过条形槽延伸出立柱,横杆延伸出立柱的部分固定有除虫灯本体,该林业除虫灯,通过滑移件的作用以便于横杆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当除虫灯本体移动至条形槽底端时,方便工作人员对除虫灯本体进行更换和清洁,不需要工作人员爬高,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当除虫灯本体更换清洁后,通过滑移将移动除虫灯本体至条形槽顶端,便于除虫灯本体的正常使用,且减少路过的孩童和行人触碰除虫灯本体而受伤的可能性。可能性。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林业除虫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林业
,具体为一种林业除虫灯。

技术介绍

[0002]除虫灯是根据昆虫具有趋光性的特点,利用昆虫敏感的特定光谱范围的诱虫光源,诱集昆虫并能有效杀灭昆虫,降低病虫指数,防治虫害和虫媒病害的专用装置,应用除虫灯防治林业害虫具有杀虫范围广、数量大,可明显降低虫口密度,减少化防次数和用药量,可有利于提高林木质量,保护好生态环境等诸多优点,使用杀虫灯诱杀害虫,是一种较为经济、安全、有效的物理防治措施
[0003]现有的林业除虫灯为了避免路过的孩童和行人误触,故会将除虫灯放置在高处,然而除虫灯经过长时间的除虫后,虫类的尸体会黏附在除虫电网的表面,需要定时清理,现有的除虫灯存在除虫灯放在高处时,拿取和放置除虫灯时需要工作人员携带梯子等辅助工具,且需要工作人员爬高进行拿取和放置,安全性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林业除虫灯,解决了现有的除虫灯存在除虫灯放在高处时,拿取和放置除虫灯需要工作人员爬高进行拿取和放置,安全性低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林业除虫灯,包括立柱,所述立柱内腔开设有容纳槽,所述立柱的前端面开设有与容纳槽连通的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内滑移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一端通过条形槽延伸出立柱,所述横杆延伸出立柱的部分固定有除虫灯本体,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控制横杆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以便于更换清理除虫灯本体且不会被孩童触碰到的滑移件。
[000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横杆和除虫灯本体固定连接,通过滑移件的作用以便于横杆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当除虫灯本体移动至条形槽底端时,方便工作人员对除虫灯本体进行更换和清洁,不需要工作人员爬高,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当除虫灯本体更换清洁后,通过滑移将移动除虫灯本体至条形槽顶端,便于除虫灯本体的正常使用,且减少路过的孩童和行人触碰除虫灯本体而受伤的可能性。
[0009]优选的,所述滑移件包括固定在容纳槽槽壁的隔板,所述隔板的底端与容纳槽槽底接触,所述隔板的长边尺寸小于容纳槽的长边尺寸,所述隔板顶端固定有耳座,所述耳座上转动连接有A滑轮,所述A滑轮上绕接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横杆固定,所述容纳槽上还转动连接有集线辊,所述连接绳远离横杆的一端与集线辊固定连接,所述立柱上设有驱动集线辊转动以带动连接绳绕接在集线辊上的控制件。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件的作用驱动集线辊转动,集线辊的转动会带动连
接绳绕接在集线辊外,连接绳绕接在集线辊外会带动与连接绳固定连接的横杆在条形槽内滑移,进而带动与横杆固定连接的除虫灯本体在竖直方向上上移。
[0011]优选的,所述立柱上还一体化成型有方形盒,所述方形盒内腔中空,且前后两端开口,所述方形盒内腔与容纳槽连通,所述控制件包括嵌套在集线辊外的A齿轮,所述方形盒内腔转动连接有长轴,所述长轴外嵌套有与A齿轮啮合的B齿轮,所述长轴远离B齿轮的一端穿设出方形盒且与方形盒转动连接,所述长轴穿设出方形盒的部分固定有摇把,所述方形盒内设有对B齿轮的转动起到锁定作用的限位件。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需要调整横杆和除虫灯本体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时,通过手动转动摇把以带动长轴的转动,进而带动与长轴固定连接的B齿轮转动,B齿轮和A齿轮啮合,起到传动作用,进而带动集线辊的转动,通过限位件的作用,在除虫灯本体不移动时,通过限位件的作用对B齿轮起到锁定作用,减少摇把和B齿轮在惯性作用下转动而导致除虫灯本体位置改变的可能性。
[0013]优选的,所述限位件包括设置在方形盒内腔且与方形盒内腔槽壁转动连接的短轴,所述短轴外嵌套有位于B齿轮旁侧的卡头,所述卡头与B齿轮卡接连接,所述卡头底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卡头下表面平滑倾斜过渡,所述方形盒内腔槽底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固定有与凹槽配合的卡块,所述卡头上开设有柱形孔,所述方形盒上开设有与柱形孔配合的螺孔,所述卡头通过穿设柱形孔进入螺孔内的螺丝固定。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不需要改变除虫灯本体的高度时,工作人员手动转动卡头,卡头与B齿轮卡接连接,通过螺丝的作用使得卡头和方形盒固定,此时卡块与卡头下表面抵触,弹簧被压缩,此时再转动摇把,摇把在卡头的限位作用下不再转动,当需要改变除虫灯本体的高度时,工作人员取出螺丝,此时弹簧回弹,轻轻推动卡头,卡头转动,弹簧回弹,卡块与凹槽卡接连接,此时卡头不与B齿轮接触,这时转动摇把,可以带动B齿轮转。
[0015]优选的,所述方形盒背离立柱的一侧开设有控制槽,所述方形盒上铰接连接有封闭控制槽的密封门,所述密封门通过方形盒通过锁扣连接。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锁扣为市面上现有的结构,只有工作人员有与锁扣配合的锁匙,避免其他人员打开密封门损坏方形盒内零件。
[0017]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与隔板滑移连接的四个A滚轮,每两个相邻的所述A滚轮通过安装轴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安装轴之间固定有T型连杆,所述T型连杆远离安装轴的一端固定有固定块,所述横杆通过条形槽延伸至容纳槽内的部分与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绳与T型连杆固定,所述隔板上设有四个A滚轮始终与隔板接触的导向件。
[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绳的转动会带动与连接绳固定连接的T型连杆在隔板上移动,T型连杆的移动会带动与T型连杆转动连接的A滚轮在隔板上转动,通过A滚轮的转动对横杆的移动起到辅助作用,通过导向件的作用使得四个A滚轮始终与隔板接触。
[0019]优选的,所述导向件包括固定在T型连杆固定连接的长杆,所述长杆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B滚轮,所述隔板朝向条形槽的一侧固定有两个L型板,两个所述L型板分别位于隔板的上下两端且相向设置,两个所述L型板之间固定有两个导向柱,所述A滚轮位于隔板和导向柱之间且与隔板和导向柱抵触,所述B滚轮与导向柱抵触,所述A滚轮和B滚轮均与导向柱滑移连接。
[00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向柱、A滚轮和B滚轮的配合对连接绳的移动起到导向
作用,提高了连接绳移动的稳定性,进入提高了横杆移动的稳定性。
[0021]优选的,所述容纳槽槽壁固定有两个相向设置的滑轨,所述滑轨上滑移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背离滑轨的一侧与固定块固定。
[00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轨和滑块的配合对固定块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横杆和除虫灯本体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稳定性。
[0023](三)有益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林业除虫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5](1)、该林业除虫灯,横杆和除虫灯本体固定连接,通过滑移件的作用以便于横杆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当除虫灯本体移动至条形槽底端时,方便工作人员对除虫灯本体进行更换和清洁,不需要工作人员爬高,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当除虫灯本体更换清洁后,通过滑移将移动除虫灯本体至条形槽顶端,便于除虫灯本体的正常使用,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林业除虫灯,包括立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内腔开设有容纳槽(2),所述立柱(1)的前端面开设有与容纳槽(2)连通的条形槽(3),所述条形槽(3)内滑移连接有横杆(4),所述横杆(4)的一端通过条形槽(3)延伸出立柱(1),所述横杆(4)延伸出立柱(1)的部分固定有除虫灯本体(5),所述容纳槽(2)内设置有控制横杆(4)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以便于更换清理除虫灯本体(5)且不会被孩童触碰到的滑移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业除虫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件包括固定在容纳槽(2)槽壁的隔板(6),所述隔板(6)的底端与容纳槽(2)槽底接触,所述隔板(6)的长边尺寸小于容纳槽(2)的长边尺寸,所述隔板(6)顶端固定有耳座(7),所述耳座(7)上转动连接有A滑轮(8),所述A滑轮(8)上绕接有连接绳(9),所述连接绳(9)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横杆(4)固定,所述容纳槽(2)上还转动连接有集线辊(10),所述连接绳(9)远离横杆(4)的一端与集线辊(10)固定连接,所述立柱(1)上设有驱动集线辊(10)转动以带动连接绳(9)绕接在集线辊(10)上的控制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林业除虫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上还一体化成型有方形盒(11),所述方形盒(11)内腔中空,且前后两端开口,所述方形盒(11)内腔与容纳槽(2)连通,所述控制件包括嵌套在集线辊(10)外的A齿轮(12),所述方形盒(11)内腔转动连接有长轴(13),所述长轴(13)外嵌套有与A齿轮(12)啮合的B齿轮(14),所述长轴(13)远离B齿轮(14)的一端穿设出方形盒(11)且与方形盒(11)转动连接,所述长轴(13)穿设出方形盒(11)的部分固定有摇把(15),所述方形盒(11)内设有对B齿轮(14)的转动起到锁定作用的限位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林业除虫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设置在方形盒(11)内腔且与方形盒(11)内腔槽壁转动连接的短轴,所述短轴外嵌套有位于B齿轮(14)旁侧的卡头(16),所述卡头(16)与B齿轮(14)卡接连接,所述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清维汪鸿波王毅孙烨舒敏英邬江辉雷明李小玉何文伟卢海军陈航龙洋曾林涛蔡松浩余洋森龙宇扶云刘辉廖韩松
申请(专利权)人:云阳县国营长江林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