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溶胶产生装置和气溶胶产生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9227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6
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10)包括用于接纳气溶胶产生制品(100)的加热腔室(18)、和至少一个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42),该至少一个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安装在该加热腔室(18)中,使得在该感受器(42)与该腔室壁(30)之间存在外气隙(59),并且当气溶胶产生制品(100)被接纳在该加热腔室(18)中时,该感受器(42)与该气溶胶产生制品(100)之间存在内气隙(58)。当使用者通过该气溶胶产生制品(100)进行吸入时,进来的空气流经该内气隙(58)和外气隙(59),以从该感受器(42)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吸收热量,这使得被抽吸到该气溶胶产生制品中的空气被有效地预加热。加热。加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气溶胶产生装置和气溶胶产生系统


[0001]本披露内容总体上涉及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对气溶胶产生基质进行加热以产生供使用者吸入的气溶胶的气溶胶产生装置。本披露的实施例还涉及一种包括气溶胶产生装置和气溶胶产生基质的气溶胶产生系统。本披露内容特别适合于便携式(手持式)气溶胶产生装置。此类装置通过传导、对流和/或辐射来加热而不是灼烧气溶胶产生基质(例如,烟草)或其他合适的材料,以产生供使用者吸入的气溶胶。

技术介绍

[0002]作为使用传统烟草产品的替代,风险被降低或风险被修正的装置(也被称为气溶胶产生装置或蒸气产生装置)的流行和使用近年来迅速增长。可获得将气溶胶产生基质加热或温热以产生供使用者吸入的气溶胶的各种装置和系统。
[0003]常用的风险被降低或风险被修正的装置是被加热基质的气溶胶产生装置或所谓的加热不灼烧式装置。这种类型的装置通过将气溶胶产生基质加热到典型地在150℃至300℃范围内的温度来产生气溶胶或蒸气。将气溶胶产生基质加热到在该范围内的温度而不灼烧或燃烧气溶胶产生基质会产生蒸气,蒸气典型地冷却并且冷凝以形成供装置的使用者吸入的气溶胶。在通常意义上,蒸气是在低于其临界温度的温度下为气相的物质,这意味着可以在不降低温度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其压力而将蒸气冷凝成液体,而气溶胶是微细固体颗粒或液滴在空气或其他气体中的悬浮物。然而,应注意的是术语“气溶胶”和“蒸气”在本说明书中可以互换使用,尤其是关于所产生的供使用者吸入的可吸入介质的形式而言。
[0004]当前可用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可以使用多种不同方法中的一种方来为气溶胶产生基质提供热量。一种这样的方法是提供采用感应加热系统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在这种装置中,在该装置中设置有感应线圈,并且提供可感应加热式感受器以加热气溶胶产生基质。在使用者启动该装置时,电能被供应至感应线圈,从而产生交流电磁场。感受器与电磁场耦合以在感受器中感应出局部涡电流和/或更大规模的循环电流流动。电流在感受器中流动产生电阻加热。取决于感受器的材料,还可能因磁滞而经历加热。热量例如通过热传导从感受器传递至气溶胶产生基质,并且在气溶胶产生基质被加热时,产生气溶胶。
[0005]通常期望快速地加热气溶胶产生基质,以便在气溶胶产生基质中获得并维持足够的高温以产生蒸气。本披露内容寻求提供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该气溶胶产生装置将气溶胶产生基质快速加热到期望的温度,同时最大化该装置的能量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根据本披露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该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用于接纳气溶胶产生制品的加热腔室,该加热腔室包括腔室壁,该腔室壁限定了该加热腔室的内部体积;至少一个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该至少一个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安装在加热腔室的内部体积中,使得在该感受器与腔室壁之间存在外气隙,并且当气溶胶产生制品被接纳在加热腔室中时,该感受器与气溶胶产生制品之间存在内气隙。该加热腔室的近端开
向大气并且其远端是封闭的,该内气隙提供从该近端到该远端的第一空气路径,并且该外气隙提供从该近端到该远端的第二空气路径。
[0007]该内气隙减小了感受器与气溶胶产生制品之间的热传导,而外气隙减小了感受器与腔室壁之间的热传导。与感受器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两者相邻地提供气隙使得实现热量从感受器到周围空气的有效传递。
[0008]该装置可以被配置成使得当气溶胶产生制品被接纳在加热腔室中时,感受器的任何部分都不与气溶胶产生制品接触。这降低了气溶胶产生制品的包裹物或基质通过来自感受器的热量的直接传递而灼烧的风险。代替地,通过预加热流经气溶胶产生制品的空气,使热量更均匀地遍布整个气溶胶产生基质。
[0009]该装置可以包括围绕加热腔室的轴线周向地布置的多个感受器。多个感受器可以有助于装置的制造或组装,并且如果这些感受器彼此电隔离,则这可以防止感应电流围绕装置连续循环。
[0010]每个感受器可以呈围绕该轴线弯曲成弧形的板的形式。这样的板易于制造、并且可以被组合以形成分段式柱形表面,该柱形表面与腔室壁和气溶胶产生制品两者均匀地间隔开。
[0011]该装置可以包括被接纳在加热腔室中的框架,该框架不是可感应加热的,并且该至少一个感受器安装在该框架中。这提供了制造该装置的方便方式。该框架还可以被配置为可从加热腔室中移除,例如以准许清洁或更换感受器。
[0012]该框架可以包括用于将气溶胶产生制品在加热腔室中居中的引导件。这确保了在感受器与气溶胶产生制品之间形成内气隙的期望间距。由此,该框架还帮助将气溶胶产生制品固位在装置中。
[0013]该框架可以包括用于气溶胶产生制品的远端的底座。这可以维持气溶胶产生制品的远端与加热腔室的基部之间的气隙,以确保空气可以从加热腔室流到气溶胶产生制品的远端中。
[0014]这样的装置可以在以下方法中使用,该方法包括:将气溶胶产生制品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加热腔室中;以及将空气背离加热腔室的远端抽吸穿过气溶胶产生制品,由此使进来的空气沿着第一空气路径和第二空气路径流向加热腔室的远端。同时,该至少一个感受器可以被感应地加热以在进来的空气沿着第一空气路径和第二空气路径流过感受器时升高该进来的空气的温度。
[0015]第一空气路径中的空气流过感受器的内表面,而第二空气路径中的空气流过感受器的外表面。在感受器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两者上提供气流实现了来自感受器的热量的有效传递,以增大被抽吸穿过气溶胶产生制品的空气的温度。
[0016]根据本披露的另一方面,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接纳气溶胶产生制品的加热腔室,该加热腔室包括腔室壁,该腔室壁限定了该加热腔室的内部体积;以及一种用于组装该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方法可以包括:将一个或多个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安装在框架中;以及将该框架和该一个或多个感受器插入加热腔室中,使得在该一个或多个感受器中的每一个与腔室壁之间存在外气隙,并且当气溶胶产生制品被接纳在加热腔室中时,该感受器与气溶胶产生制品之间存在内气隙。
[0017]这些感受器优选地包括导电且透磁的材料,优选地金属材料。如果感受器由这样
的材料形成,则它们能够经受感应加热。该金属材料典型地选自由不锈钢和碳钢组成的组。然而,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可以包括任何合适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铝、铁、镍、不锈钢、碳钢及其合金(例如镍铬或镍铜)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8]气溶胶产生装置可以包括电源和控制器(例如,包括控制电路系统),该电源和该电路系统可以被配置用于在高频下进行操作。电源和电路系统可以被配置成在大约70kHz到1MHz之间、可能是在大约150kHz到250kHz之间、并且可能是大约200kHz的频率下进行操作。取决于所使用的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的类型,电源和电路系统可以被配置成在更高的频率、例如MHz范围的频率下进行操作。
[0019]气溶胶产生基质可以包括任何类型的固体或半固体材料。气溶胶产生固体的示例性类型包括粉末、微粒、球粒、碎片、线、颗粒、凝胶、条带、散叶、切碎的填料、多孔材料、泡沫材料或片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10),包括:用于接纳气溶胶产生制品(100)的加热腔室(18),该加热腔室(18)包括腔室壁(30),该腔室壁限定该加热腔室(18)的内部体积(20);以及至少一个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42),该至少一个可感应加热的感受器安装在该加热腔室(18)的内部体积(20)中,使得在该感受器(42)与该腔室壁(30)之间存在外气隙,并且当气溶胶产生制品(100)被接纳在该加热腔室(18)中时,该感受器(42)与该气溶胶产生制品(100)之间存在内气隙;其中,该加热腔室(18)的近端(26)开向大气并且其远端(34)是封闭的,该内气隙提供从该近端(26)到该远端(34)的第一空气路径,并且该外气隙提供从该近端(26)到该远端(34)的第二空气路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10),其中,当气溶胶产生制品(100)被接纳在该加热腔室(18)中时,该感受器(42)的任何部分都不与该气溶胶产生制品(100)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10),包括围绕该加热腔室(18)的轴线周向地间隔开的多个感受器(4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10),其中,每个感受器(42)呈围绕该轴线弯曲成弧形的板的形式。5.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10),进一步包括被接纳在该加热腔室(18)中的框架,该框架不是可感应加热的,并且该至少一个感受器(42)安装在该框架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10),其中,该框架包括用于将该气溶胶产生制品(100)在该加热腔室(18)中居中的引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E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烟草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