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体保温板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9192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保温板技术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墙体保温板安装结构,其通过简化和第一保温板、第二保温板、第三保温板和第四保温板之间的组装结构,提高了工作人员安装时的效率,提高了装置的使用便捷性;包括第一保温板、第二保温板、第三保温板和第四保温板,第一保温板、第二保温板、第三保温板和第四保温板组成单元式保温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插块、第二插块、第三插块、第四插块、多组连接螺栓和加强组件,第一插块和第二插块分别安装在第一保温板的右端的底端,第二保温板的左端设置有与第一插块相匹配的插槽,并且第二保温板的底端设置有第三插块。保温板的底端设置有第三插块。保温板的底端设置有第三插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墙体保温板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保温板技术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墙体保温板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墙体在进行保温板的安装时,一般都是直接贴覆在墙壁上,使得保温板之间的衔接处会产生一定的缝隙,这些缝隙处没有保温材料,从而导致保温效果不太理想,因此安装人员采用保温板安装结构进行安装,经检索公开号为CN217500620U的专利文件中,提供了一种建筑墙体保温用组合安装的复合板,包括第一复合板,所述第一复合板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复合板,所述第一复合板和第二复合板之间设置有拼接结构,所述拼接结构用于第一复合板和第二复合板的衔接;所述拼接结构包括插块、插槽、第一销杆、第一螺纹块、第二销杆、第二螺纹块、螺纹槽、膨胀螺丝、滑动块和滑动槽,所述插块位于第一复合板和第二复合板的底端,但其使用过程中发现,相邻符合板之间连接的结构复杂,零部件众多,导致工人在实际安装时的效率较慢,导致装置的使用便捷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通过简化和第一保温板、第二保温板、第三保温板和第四保温板之间的组装结构,提高了工作人员安装时的效率,提高其使用便捷性的墙体保温板安装结构。
[0004]本技术的一种墙体保温板安装结构,包括第一保温板、第二保温板、第三保温板和第四保温板,第一保温板、第二保温板、第三保温板和第四保温板组成单元式保温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插块、第二插块、第三插块、第四插块、多组连接螺栓和加强组件,第一插块和第二插块分别安装在第一保温板的右端的底端,第二保温板的左端设置有与第一插块相匹配的插槽,并且第二保温板的底端设置有第三插块,第三保温板的顶端设置有与第二插块相匹配的插槽,第四插块固定在第三保温板的右端,并且第四保温板的顶端设置有与第三插块相匹配的插槽,第四保温板的左端设置有与第四插块相匹配的插槽,第一插块与第二保温板、第二插块与第三保温板、第三插块与第四保温板以及第四插块与第四保温板均通过连接螺栓螺装连接,并且第一保温板、第二保温板、第三保温板和第四保温板通过加强组件安装在墙体上;将第一插块插入第二保温板的左端的插槽内并通过连接螺栓连接,将第二插块插入第三保温板顶端的插槽内并通过连接螺栓连接,同时将第三插块插入第四保温板顶端的插槽内并通过连接螺栓连接,以及将第四插块插入第四保温板左端的插槽内并通过连接螺栓连接,从而将第一保温板、第二保温板、第三保温板和第四保温板瓶装成一个完整的单元,并将该单元粘贴在墙体上,同时通过加强组件对该单元进行加强固定,简化和第一保温板、第二保温板、第三保温板和第四保温板之间的组装结构,提高了工作人员安装时的效率,提高了装置的使用便捷性。
[0005]优选的,加强组件包括加强框、多组连接块、多组固定螺栓和多组膨胀螺栓,多组连接块分别均匀固定在第一保温板、第二保温板、第三保温板和第四保温板的外侧端,并且
连接块与加强框通过固定螺栓螺装连接,加强框通过多组膨胀螺栓固定在墙体上;通过设置加强框、连接块、固定螺栓和膨胀螺栓,加强第一保温板、第二保温板、第三保温板和第四保温板整体之间连接的强度,同时也增加第一保温板、第二保温板、第三保温板和第四保温板安装在墙体上的稳定性,提高装置的结构强度。
[0006]优选的,加强框的材质为不锈钢;通过设置不锈钢材质,提高装置的结构强度,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0007]优选的,加强框的表面涂有防腐层;通过涂抹防腐层,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外部环境而被过度腐蚀,进一步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将第一插块插入第二保温板的左端的插槽内并通过连接螺栓连接,将第二插块插入第三保温板顶端的插槽内并通过连接螺栓连接,同时将第三插块插入第四保温板顶端的插槽内并通过连接螺栓连接,以及将第四插块插入第四保温板左端的插槽内并通过连接螺栓连接,从而将第一保温板、第二保温板、第三保温板和第四保温板瓶装成一个完整的单元,并将该单元粘贴在墙体上,同时通过加强组件对该单元进行加强固定,简化和第一保温板、第二保温板、第三保温板和第四保温板之间的组装结构,提高了工作人员安装时的效率,提高了装置的使用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局部轴测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技术的第二局部轴测结构示意图;
[0011]图3是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4是本技术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中标记:1、第一保温板;2、第二保温板;3、第三保温板;4、第四保温板;5、第一插块;6、第二插块;7、第三插块;8、第四插块;9、连接螺栓;10、加强框;11、连接块;12、固定螺栓;13、膨胀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实施例
[0015]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保温板1、第二保温板2、第三保温板3和第四保温板4组成单元式保温板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插块5和第二插块6分别安装在第一保温板1的右端的底端,第二保温板2的左端设置有与第一插块5相匹配的插槽,并且第二保温板2的底端设置有第三插块7,第三保温板3的顶端设置有与第二插块6相匹配的插槽,第四插块8固定在第三保温板3的右端,并且第四保温板4的顶端设置有与第三插块7相匹配的插槽,第四保温板4的左端设置有与第四插块8相匹配的插槽,第一插块5与第二保温板2、第二插块6与第三保温板3、第三插块7与第四保温板4以及第四插块8与第四保温板4均通过连接螺栓9螺装连接,并且多组连接块11分别均匀固定在第一保温板1、第二保温板2、第三保温板3和第四保
温板4的外侧端,连接块11与加强框10通过固定螺栓12螺装连接,并且加强框10通过多组膨胀螺栓13固定在墙体上;将第一插块5插入第二保温板2的左端的插槽内并通过连接螺栓9连接,同时将第二插块6插入第三保温板3顶端的插槽内并通过连接螺栓9连接,之后将第三插块7插入第四保温板4顶端的插槽内并通过连接螺栓9连接,并将第四插块8插入第四保温板4左端的插槽内并通过连接螺栓9连接,从而将第一保温板1、第二保温板2、第三保温板3和第四保温板4瓶装成一个完整的单元,并将该单元粘贴在墙体上,通过简化和第一保温板1、第二保温板2、第三保温板3和第四保温板4之间的组装结构,提高了工作人员安装时的效率,提高了装置的使用便捷性,然后通过设置加强框10、连接块11、固定螺栓12和膨胀螺栓13,加强第一保温板1、第二保温板2、第三保温板3和第四保温板4整体之间连接的强度,同时也增加第一保温板1、第二保温板2、第三保温板3和第四保温板4安装在墙体上的稳定性,提高装置的结构强度。
[0016]本技术的一种墙体保温板安装结构的第一保温板1、第二保温板2、第三保温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体保温板安装结构,包括第一保温板(1)、第二保温板(2)、第三保温板(3)和第四保温板(4),第一保温板(1)、第二保温板(2)、第三保温板(3)和第四保温板(4)组成单元式保温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插块(5)、第二插块(6)、第三插块(7)、第四插块(8)、多组连接螺栓(9)和加强组件,第一插块(5)和第二插块(6)分别安装在第一保温板(1)的右端的底端,第二保温板(2)的左端设置有与第一插块(5)相匹配的插槽,并且第二保温板(2)的底端设置有第三插块(7),第三保温板(3)的顶端设置有与第二插块(6)相匹配的插槽,第四插块(8)固定在第三保温板(3)的右端,并且第四保温板(4)的顶端设置有与第三插块(7)相匹配的插槽,第四保温板(4)的左端设置有与第四插块(8)相匹配的插槽,第一插块(5)与第二保温板(2)、第二插块(6)与第三保温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良功马书敏张磊马慧敏麻兰英马富豪杜玉萌马颜芝韩伟涛韩军辉郭秋美马焕丽张站营韩君君吴明鉴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豪鑫防水保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