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热管双重热回收型柜式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8837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热管双重热回收型柜式空调,涉及制冷空调领域,包括主机、室外冷凝单元。主机包括室内冷凝换热器、热管冷凝器、蒸发器、第一通断阀、节流装置、第二通断阀、热管蒸发器、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室外冷凝单元包括室外冷凝换热器、冷媒流量调节阀。采用热管热回收对空气进行预冷,同时采用热管热回收及压缩制冷系统冷凝热回收的方式对经过降温除湿后空气进行再热,使用第一、第二通断阀及冷媒流量调节阀控制室内冷凝换热器的冷媒流量,从而调节再热量的大小。实现降温除湿再热机组中降低压缩制冷系统能耗、灵活调节再热量以满足不同需求的功能,旨在解决当前技术中存在的再热耗电、再热量无法调节的问题。再热量无法调节的问题。再热量无法调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热管双重热回收型柜式空调


[0001]本技术涉及制冷空调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热管双重热回收型柜式空调。

技术介绍

[0002]空调机组的能耗在建筑能耗中不可忽视,如何降低空调机组的能耗在当今低碳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在博物馆、制药车间、电子厂、机房等应用场景中,往往采用恒温恒湿型空调来降温除湿,同时保障内部环境的温度与湿度。现有的技术方案中,通常使用表冷器进行冷却除湿的方法,通过创造较低的蒸发温度除去空气中的水分,但同时降低了空气的温度,产生较大的制冷效果,远远超出环境对制冷的需求,此时常会在表冷器后部增加电加热等措施对空气复温,达到温度要求。
[0003]在这种冷却除湿+加热复温的过程中造成了不必要的能量浪费,因此涌现了如采用压缩制冷系统冷凝热回收的方法替代电加热复温的方法,以及采用热管预冷再热的方式进行能量回收,进而降低空调机组的能耗。中国专利CN209147292U公开了一种空调机组及其可调节型热管装置,采用了可调节型热管装置实现热回收,避免空调机组给新风除湿降温后再加热过程中的能源浪费。中国专利CN106440748A公开了一种热泵干燥装置,同时采用了热管热回收与压缩系统蒸发器除湿、冷凝器再热的方式。然而,以上方式应用于恒温恒湿空调机组,存在以下几个缺陷之一:一、热管热回收能力,即加热复温能力有限,单纯采用此方式存在再热能力不足的问题;二、单纯采用压缩系统冷凝热加热复温加热量过大,同时无法实现热管方式的预冷过程,节能效果有限;三、采用热回收加热复温存在无法像电加热复温的方式可以灵活调控再热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带热管双重热回收型柜式空调,采用热管热回收及压缩制冷系统冷凝热回收的方式,利用无需电力驱动的热管系统进行预冷和再热,承担部分制冷量和再热量,减少压缩制冷系统的电能消耗;同时回收利用压缩制冷系统冷凝器向外界排放的冷凝废热进一步提供再热量,以满足不同再热量的需求。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带热管双重热回收型柜式空调,包括
[0006]布置在室内的主机,包括壳体,壳体内通过分隔板分隔成依次连通的进风腔、换热腔和送风腔,使所述主机呈立式布置,进风腔的壳体上开设进风口,进风腔内设置通过管路连通的气液分离器和压缩机;送风腔的壳体上开设送风口,通过设于送风腔内的室内送风机向室内送风;换热腔内沿空气流动方向依次排列蒸发器、热管冷凝器和室内冷凝换热器;
[0007]布置在室外的室外冷凝单元,包括室外冷凝换热器和冷媒流量调节阀,室外冷凝换热器的一端通过管路连接至压缩机,且该管路上还设置一条支路连接至室内冷凝换热器,所述支路上装有冷媒流量调节阀,室外冷凝换热器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设置在换热腔
内的节流装置连接,节流装置的另一端与蒸发器连接;
[0008]选择性开启的第一通断阀,第一通断阀一端连接至室外冷凝换热器和节流装置之间的连接管路上,第一通断阀另一端与室内冷凝换热器连接;以及
[0009]选择性开启的第二通断阀,第二通断阀一端连接在室内冷凝换热器上,第二通断阀另一端与气液分离器连接;
[0010]所述第一通断阀、第二通断阀和冷媒流量调节阀用于调节室内冷凝换热器内的冷媒流量。
[001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制冷剂从压缩机流出后,依次流经室外冷凝换热器、节流装置、蒸发器、气液分离器后回流至压缩机形成第一压缩制冷循环。
[00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制冷剂还通过所述支路依次流经冷媒流量调节阀、室内冷凝换热器、第一通断阀、节流装置、蒸发器、气液分离器后回流至压缩机形成第二压缩制冷循环。
[001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压缩制冷循环还设有一个分支,制冷剂流出室内冷凝换热器后通过所述分支,依次流经第二通断阀、气液分离器后回流至压缩机。
[001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进风腔内还设置热管蒸发器,使热管冷凝器置于热管蒸发器的上层,且热管冷凝器的两端与热管蒸发器的两端对应连通,形成热管循环。
[001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进风腔与换热腔之间的分隔板上开设第一通风孔,换热腔与送风腔之间的分隔板上开设第二通风孔。
[001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蒸发器、热管冷凝器和室内冷凝换热器三者紧贴在一起,具有相同的通风面积,并呈倾斜布置在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之间。
[001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室外冷凝换热器上装有室外散热风机,室外散热风机为变频风机,第一通断阀和第二通断阀为电磁阀或电动球阀,节流装置为电子膨胀阀或热力膨胀阀,压缩机为涡旋压缩机或螺杆压缩机,冷媒流量调节阀为电动球阀;所述室内冷凝换热器、热管冷凝器、蒸发器、热管蒸发器和室外冷凝换热器为翅片式换热器或微通道换热器。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9]1、主机呈立式布置,且蒸发器、热管冷凝器和室内冷凝换热器三者紧贴在一起,使得主机内部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0020]2、热管冷凝器布置在换热腔内,热管预冷可以带走部分空气显热量,承担部分冷负荷,进而减小压缩系统承担的制冷量,降低能耗和设备成本;
[0021]3、利用第一通断阀、第二通断阀的选择性开启,以及冷媒流量调节阀、室外变频风机实现灵活控制;
[0022]4、采用双重热回收方式,节能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中主机内空间布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中各管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室外冷凝换热器1、室外散热风机2、室内送风机3、室内冷凝换热器4、热管冷凝器5、蒸发器6、第一通断阀7、节流装置8、第二通断阀9、电控箱10、热管蒸发器
11、气液分离器12、压缩机13、冷媒流量调节阀14、壳体101、第一通风孔102、进风口103、第二通风孔104、送风口105、分隔板106、进风腔107、换热腔108、送风腔109。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的介绍:
[0027]实施例:如附图1、2所示,这种带热管双重热回收型柜式空调,包括布置在室内的主机,包括室外冷凝换热器1、室外散热风机2、室内送风机3、室内冷凝换热器4、热管冷凝器5、蒸发器6、第一通断阀7、节流装置8、第二通断阀9、电控箱10、热管蒸发器11、气液分离器12、压缩机13、冷媒流量调节阀14、壳体101、第一通风孔102、进风口103、第二通风孔104、送风口105、分隔板106、进风腔107、换热腔108、送风腔109、主机和室外冷凝单元。
[0028]如图1所示,主机布置在室内,主机外设置一个壳体101,壳体101内设有二块分隔板106,将壳体101内腔分隔成依次连通的进风腔107、换热腔108和送风腔109,其中,进风腔107与换热腔108之间的分隔板106上开设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热管双重热回收型柜式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布置在室内的主机,包括壳体(101),壳体(101)内通过分隔板(106)分隔成依次连通的进风腔(107)、换热腔(108)和送风腔(109),使所述主机呈立式布置,进风腔(107)的壳体(101)上开设进风口(103),进风腔(107)内设置通过管路连通的气液分离器(12)和压缩机(13);送风腔(109)的壳体(101)上开设送风口(105),通过设于送风腔(109)内的室内送风机(3)向室内送风;换热腔(108)内沿空气流动方向依次排列蒸发器(6)、热管冷凝器(5)和室内冷凝换热器(4);布置在室外的室外冷凝单元,包括室外冷凝换热器(1)和冷媒流量调节阀(14),室外冷凝换热器(1)的一端通过管路连接至压缩机(13),且该管路上还设置一条支路连接至室内冷凝换热器(4),所述支路上装有冷媒流量调节阀(14),室外冷凝换热器(1)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设置在换热腔(108)内的节流装置(8)连接,节流装置(8)的另一端与蒸发器(6)连接;选择性开启的第一通断阀(7),第一通断阀(7)一端连接至室外冷凝换热器(1)和节流装置(8)之间的连接管路上,第一通断阀(7)另一端与室内冷凝换热器(4)连接;以及选择性开启的第二通断阀(9),第二通断阀(9)一端连接在室内冷凝换热器(4)上,第二通断阀(9)另一端与气液分离器(12)连接;所述第一通断阀(7)、第二通断阀(9)和冷媒流量调节阀(14)用于调节室内冷凝换热器(4)内的冷媒流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热管双重热回收型柜式空调,其特征在于:制冷剂从压缩机(13)流出后,依次流经室外冷凝换热器(1)、节流装置(8)、蒸发器(6)、气液分离器(12)后回流至压缩机(13)形成第一压缩制冷循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热管双重热回收型柜式空调,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祎詹健沛朱尉颖金华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思科制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