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轴向玻纤复合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8406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轴向玻纤复合面料,包括经缝编固定连接的第一基布层和第二基布层;所述笼一基布层和第二基布层之间设置有经向加强纱线层和纬向加强纱线层;所述经向加强纱线层和纬向加强纱线层均为平行设置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所述第一基布层和第二基布层双轴向玻璃纤维基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一种双轴向玻纤复合面料,在两层玻璃纤维双轴向面料之间设置有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所组成的经向和纬向的加强纱线层,可以有效提高双轴向玻纤复合面料在经向和纬向两个方向的强力,使得其在整体强度等方面满足风车叶片的强度要求,提高风车叶片的使用寿命。提高风车叶片的使用寿命。提高风车叶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轴向玻纤复合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玻纤复合面料
,尤其是一种双轴向玻纤复合面料。

技术介绍

[0002]风车叶片在高空运转时要承受强大的交变载荷,这不仅要求材料具有足够的抗拉抗弯性能,还要有足够的刚性、韧性、耐疲劳、抗腐蚀和耐高温等性能。风车叶片通常是采用双轴向玻璃纤维面料,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720856687.84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双轴向玻璃纤维复合毡,包括短切毡层,短切毡层下部设有织基布层,织基布层包括第一绞织基布层和第二绞织基布层,捆绑带将短切毡层、第一绞织基布层和第二绞织基布层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一绞织基布层包括多个第一连接片,固定片I和固定片II围绕第一连接片交错缠绕,所述第二绞织基布层包括多个第二连接片,固定片III和固定片Ⅳ围绕第二连接片交错缠绕,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之间的夹角角度为58
°‑
62
°
,虽提高了玻璃纤维复合毡的抗剪切性能、抗层间分离性,但是其在整体强度方面还具有不足之处。因此很在必要设计一种双轴向玻纤复合面料来提高其强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轴向玻纤复合面料,在两层双轴各玻璃纤维基布之间设置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所形成的加强纱线层,可以有效的提高双轴向玻璃纤维复合面料的强力。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5]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双轴向玻纤复合面料,包括经缝编固定连接的第一基布层和第二基布层;所述第一基布层和第二基布层之间设置有经向加强纱线层和纬向加强纱线层;所述经向加强纱线层和纬向加强纱线层均为平行设置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所述第一基布层和第二基布层双轴向玻璃纤维基布。
[0006]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经向加强纱线层与第一基布层之间设置第一斜向加强纱线层;所述纬向加强纱线层与第二基布层之间设置有第二斜向加强纱线层。
[0007]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斜向加强纱线层和第二斜向加强纱线层中纱线的夹角为90
°

[0008]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斜向加强纱线层和第二斜向加强纱线层为平行设置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
[0009]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基布层远离经向加强纱线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短切玻璃纤维层,所述第二基布层远离纬向加纱线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短切玻璃纤维层。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双轴向玻纤复合面料,在两层玻璃纤维双轴向面料之间设置有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所组成的经向和纬向的加强
纱线层,可以有效提高双轴向玻纤复合面料在经向和纬向两个方向的强力,使得其在整体强度等方面满足风车叶片的强度要求,提高风车叶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实施例一所涉及的双轴向玻纤复合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实施例二所涉及的双轴向玻纤复合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实施例三所涉及的双轴向玻纤复合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标记说明如下:1

第一基布层;2

第二基布层;3

经向加强纱线层;4

纬向加强纱线层;5

第一斜向加强纱线层;6

第二斜向加强纱线层;7

第一短切玻璃纤维层;8

第二短切玻璃纤维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6]实施例一
[0017]结合图1,对本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双轴向玻纤复合面料,包括经缝编固定连接的第一基布层1和第二基布层2;所述第一基布层1和第二基布层2之间设置有经向加强纱线层3和纬向加强纱线层4;所述经向加强纱线层3和纬向加强纱线层4均为平行设置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所述第一基布层1和第二基布层2双轴向玻璃纤维基布。
[0018]所使用的双轴向玻璃纤维基布与在公开号为CN215856631U中所使用的双轴向玻璃纤维基布相同,为现有技术,不作赘述。并且所使用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的细度为200

400D,在本实施例中选择为400D。
[0019]经向加强纱线层3是沿双轴向玻纤复合面料长度方向平行设置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纬向加强纱线层4是沿双轴向玻纤复合面料宽度方向平行设置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
[0020]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缝编所使用的长丝为200D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
[0021]实施例二
[0022]结合图2,对本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双轴向玻纤复合面料,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经向加强纱线层3与第一基布层1之间设置第一斜向加强纱线层5;所述纬向加强纱线层4与第二基布层2之间设置有第二斜向加强纱线层6。
[002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斜向加强纱线层5和第二斜向加强纱线层6中纱线的夹角为90
°
。经向加强纱线层3与第一斜向加强纱线层5的夹角为30

60
°
,在本实施例中选择为45
°

[002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斜向加强纱线层5和第二斜向加强纱线层6为平行设置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具体的细度400D。
[0025]实施例三
[0026]结合图3,对本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双轴向玻纤复合面料,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基布层1远离经向加强纱线层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短切玻璃纤维层7,所述第二基布层2远离纬向加纱线层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短切玻璃纤维层8。
[0027]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轴向玻纤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经缝编固定连接的第一基布层(1)和第二基布层(2);所述第一基布层(1)和第二基布层(2)之间设置有经向加强纱线层(3)和纬向加强纱线层(4);所述经向加强纱线层(3)和纬向加强纱线层(4)均为平行设置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所述第一基布层(1)和第二基布层(2)双轴向玻璃纤维基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轴向玻纤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经向加强纱线层(3)与第一基布层(1)之间设置第一斜向加强纱线层(5);所述纬向加强纱线层(4)与第二基布层(2)之间设置有第二斜向加强纱线层(6)。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汉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鸿铭玻纤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