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连志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辅助拖料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8243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辅助拖料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及设置于车架上的托架,所述车架及托架为镂空结构;所述车架包括底架及立架,所述托架安装于所述底架上,且托架顶部设有托料口;所述底架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有一支撑轮,支撑轮的底部设置于底架的底面下方;所述底架的底部还转动安装有一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轮之间的后侧,支撑件的顶部经连轴与所述底架转动相连;所述支撑件具有支撑状态及非支撑状态,所述支撑件的底部设置于所述连轴的后端下方时,所述支撑件处于支撑状态;所述支撑件的底部设置于所述连轴的前端下方时,所述支撑件处于非支撑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辅助拖料车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利工程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辅助拖料车。

技术介绍

[0002]水利工程施工是工程施工的一种。利工程施工与一般土木工程如道路、铁路、桥梁和房屋建筑等的施工有许多相同之处。例如:主要施工对象多为土方、石方、混凝土、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安装等项目;某些施工方法相同;某些施工机械可以通用;某些施工的组织管理工作也可互为借鉴。但是,水利工程的施工也有其独自的特点:

水利工程承担挡水、蓄水和泄水的任务,因而对水工建筑物的稳定、承压、防渗、抗冲、耐磨、抗冻、抗裂等性能都有特殊要求,需按照水利工程的技术规范,采取专门的施工方法和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水利工程对地基的要求比较严格,工程又常处于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地区和部位,地基处理不好就会留下隐患,事后难以补救,需要采取专门的地基处理措施。

水利工程多在河道、湖泊、沿海及其他水域施工,需根据水流的自然条件及工程建设的要求进行施工导流、截流及水下作业。

水利工程要充分利用枯水期施工,有很强的季节性和必要的施工强度,有的工程因受气候影响还需采取温度控制措施,以确保工程质量。水利工程施工,与社会和自然环境关系密切,因而实施工程的影响也较大,须要把握时机,合理安排计划,精心组织施工,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防洪、渡汛等问题,以策安全。
[0003]在实际施工的时候,大部分施工都是由人工操作机械设备,进行施工。在大体的施工完成之后,在一些修补施工中,例如混凝土表面不平整、有缺口等地方,需要修补,或者说某些地方需要涂料修补等,一些较小的施工,无需动用机械,人工进行修补的地方,一般是用料桶装着修补物料,然后人工拎着料桶到需要修补的地方进行修补工作。其中,由于需要修补处可能不在同一个地方,多个需要修补的地方有一些距离,这样人工拎着料桶走的话劳动强度比较大,施工不方便。而且施工现场地面也不是很平整,有时候施工人员会将物料放在斗车内,推着斗车走,而斗车本身重量又比较大,距离较短的话还好一点,距离长一点的话,劳动强度也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辅助拖料车,通过使用该结构,能够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施工的便利性。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辅助拖料车,包括车架及设置于车架上的托架,所述车架及托架为镂空结构;
[0006]所述车架包括底架及立架,所述托架安装于所述底架上,且所述托架顶部设有托料口;
[0007]所述底架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有一支撑轮,所述支撑轮的底部设置于所述底架的底面下方;
[0008]所述底架的底部还转动安装有一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轮之间的后侧,所述支撑件的顶部经连轴与所述底架转动相连;
[0009]所述支撑件具有支撑状态及非支撑状态,所述支撑件的底部设置于所述连轴的后端下方时,所述支撑件处于支撑状态;所述支撑件的底部设置于所述连轴的前端下方时,所述支撑件处于非支撑状态。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托架的侧部与所述立架相连。
[0011]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架包括相互垂直的支撑杆及连接杆,两个所述支撑轮的中部分别与所述支撑杆的左侧及右侧转动相连,所述连接杆的前端与所述支撑杆的中部垂直相连,所述支撑件的顶部经连轴与所述连接杆转动相连。
[001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立架包括立杆、中间杆及抓杆,所述立杆的底部与所述连接杆的后端垂直相连,所述中间杆的底部与所述立杆的顶部相连,且所述中间杆由下至上倾斜向后设置,且所述抓杆的一端与所述中间杆的顶部相连。
[0013]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抓杆设置于所述中间杆的左侧、右侧或后侧。
[001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托架包括圆环及两根竖杆,所述圆环设置于所述底架的正上方,两根所述竖杆的底部分别与所述支撑杆的两端顶部垂直相连,且每根所述竖杆分别靠近一个所述支撑轮设置,所述圆环的底部两侧分别与两根所述竖杆的顶部相连;
[0015]所述圆环的后侧与所述立杆的顶部前侧焊接相连;
[0016]所述圆环、立杆及两根竖杆之间构成朝上开口的托料口。
[0017]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件包括U型板,所述U型板的U型开口朝前设置;
[0018]所述U型板包括支撑板及两块连接板,两块所述连接板的后侧分别与所述支撑板的左侧及右侧垂直相连,所述连接板的底部与所述支撑板底部齐平设置;
[0019]每块所述连接板的顶部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上方,两块所述连接板顶部与所述支撑板顶部之间构成朝上开口的U型限位槽;
[0020]所述连接板的顶部经所述连轴与所述连接杆转动相连。
[0021]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轴的中部与所述连接杆的后端中部转动相连,所述连轴垂直于所述连接杆设置,所述连轴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杆的左侧外部及右侧外部;
[0022]两块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分别与所述连轴的两端相连,两块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杆的左侧及右侧,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连接杆的正下方。
[0023]上述技术方案中,给予所述支撑件底部朝前推力时,会推动所述支撑件的底部朝前转动,使所述支撑件的底部靠近所述连轴前端的连接杆底部设置,并使所述支撑件处于非支撑状态;
[0024]给予所述支撑件底部朝后推力时,会推动所述支撑件的底部朝后转动,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抵于所述连接杆的底面上,并经所述支撑板及连接杆限制所述支撑件的底部朝后转动,使所述支撑件处于支撑状态。
[0025]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26]1.本技术中采用镂空结构的托架及车架,在车架底部设置支撑轮,利用支撑轮的设置,这样车架能够通过支撑轮在地面上移动,通过在托架上面设置托料口,能够利用托架及托料口对料桶进行支撑及限位,这样施工人员可以通过车架带动料桶任意的移动到不同的地方,降低施工人员对料桶的转移便利性,降低劳动强度,也提高施工的便利性;
[0027]2.本技术中采用两个支撑轮的设置,这样能够适用于地面不平整的施工现场的移动,适用范围广,同时,支撑件的设置,支撑件具有支撑状态和非支撑状态,这样在需要将车架停止不移动的时候,能够利用支撑件对车架进行支撑,防止车架倾倒,进而保证放在托架上的料桶稳定,这样在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的时候,不需要将料桶从托架上面取走即可使用,能够提高施工的便利性,降低施工人员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支撑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4是图3中支撑件处在非支撑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车架后端抬起,朝后拉动状态下);
[0032]图5是图4中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辅助拖料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及设置于车架上的托架,所述车架及托架为镂空结构;所述车架包括底架及立架,所述托架安装于所述底架上,且所述托架顶部设有托料口;所述底架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有一支撑轮,所述支撑轮的底部设置于所述底架的底面下方;所述底架的底部还转动安装有一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轮之间的后侧,所述支撑件的顶部经连轴与所述底架转动相连;所述支撑件具有支撑状态及非支撑状态,所述支撑件的底部设置于所述连轴的后端下方时,所述支撑件处于支撑状态;所述支撑件的底部设置于所述连轴的前端下方时,所述支撑件处于非支撑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施工用辅助拖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的侧部与所述立架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施工用辅助拖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包括相互垂直的支撑杆及连接杆,两个所述支撑轮的中部分别与所述支撑杆的左侧及右侧转动相连,所述连接杆的前端与所述支撑杆的中部垂直相连,所述支撑件的顶部经连轴与所述连接杆转动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利工程施工用辅助拖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架包括立杆、中间杆及抓杆,所述立杆的底部与所述连接杆的后端垂直相连,所述中间杆的底部与所述立杆的顶部相连,且所述中间杆由下至上倾斜向后设置,且所述抓杆的一端与所述中间杆的顶部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利工程施工用辅助拖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杆设置于所述中间杆的左侧、右侧或后侧。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利工程施工用辅助拖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包括圆环及两根竖杆,所述圆环设置于所述底架的正上方,两根所述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连志
申请(专利权)人:王连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