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承载板间距的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7331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箱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承载板间距的配电箱,包括箱体和支撑散热机构,所述箱体的前侧转动连接有箱门,所述箱门上开设有散热孔,所述箱体的后内壁上固定有隔板,所述箱体的后内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活动连接有驱动旋转机构,所述箱体的两内壁上对称固定有垫块,所述支撑散热机构固定在上下垫块之间,所述箱体的两侧对称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撑散热机构卡合连接在通孔内,所述箱体的两侧内对称固定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前端固定有封板,所述封板伸入通孔内。该可调承载板间距的配电箱,能够达到调节间距的目的,在安装多个承载板的过程中可调节相邻两个承载板的间距,方便灵活合理的利用箱体内的空间。的空间。的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承载板间距的配电箱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箱
,具体为一种可调承载板间距的配电箱。

技术介绍

[0002]“配电箱”,也叫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箱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装置,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借助保护电器切断电路或报警,借测量仪表可显示运行中的各种参数,还可对某些电气参数进行调整,对偏离正常工作状态进行提示或发出信号。
[0003]现有的配电箱内承载板的位置比较固定,导致箱体内的空间布局比较固定,难以根据具体需求灵活调节承载板的间距,若箱体过于密封,则会影响其散热效果,且一般对所有设备进行集体散热,每个设备难以得到独立的散热处理,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承载板间距的配电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配电箱内承载板的位置比较固定,导致箱体内的空间布局比较固定,难以根据具体需求灵活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承载板间距的配电箱,包括箱体(1)和支撑散热机构(8),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前侧转动连接有箱门(2),所述箱门(2)上开设有散热孔(3),所述箱体(1)的后内壁上固定有隔板(4),所述箱体(1)的后内壁上开设有凹槽(5),所述凹槽(5)内活动连接有驱动旋转机构(6),所述箱体(1)的两内壁上对称固定有垫块(7);所述支撑散热机构(8)固定在上下垫块(7)之间,所述箱体(1)的两侧对称开设有通孔(9),所述支撑散热机构(8)卡合连接在通孔(9)内,所述箱体(1)的两侧内对称固定有压缩弹簧(10),所述压缩弹簧(10)的前端固定有封板(11),所述封板(11)伸入通孔(9)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承载板间距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旋转机构(6)包括马达(601),且马达(601)固定在箱体(1)的内顶部,所述马达(601)的输出端与第一链轮(602)相连接,且第一链轮(602)转动连接在凹槽(5)内,所述第一链轮(602)的外侧啮合连接有传动链(6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承载板间距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5)的内底部固定有电动伸缩柱(604),且电动伸缩柱(604)的顶部固定有支架(605),所述支架(605)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二链轮(606),且第二链轮(606)啮合连接在传动链(603)的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承载板间距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5)的两内壁上对称固定有拉伸弹簧(607),且拉伸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霄飞聂晓琳
申请(专利权)人:德州六和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