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缓解疲劳、镇痛作用的植物提取挥发油及其制备与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7306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08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具有缓解疲劳、镇痛作用的植物提取挥发油及其制备与应用。中医药技术领域。包括花椒油、胡椒油、樟树皮油、樟树叶油、桉油、椒样薄荷油、薄荷油、生姜油、丁香花蕾油、丁香叶油、肉桂油、桂枝油、小茴香油、八角茴香油、丁香罗勒油、艾草油、百里香油、沉香醇百里香油、广藿香油、肉豆蔻油、羌活油、独活油、伸筋草油、杜仲油、续断油、接骨草油、防风油、紫苏叶油、辛夷花油、石菖蒲油、银杏叶油、陈皮油、玫瑰油、红景天油、人参油、白术油、苍术油、厚朴油、川芎油、红花油、藏红花油、当归油、白芷油、丹参油、乳香油、没药油、安息香油、苏合香油、木香油、香附油、沉香油、檀香油、降香油、薄荷脑、乙醇、维生素E油和葡萄籽油。维生素E油和葡萄籽油。维生素E油和葡萄籽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缓解疲劳、镇痛作用的植物提取挥发油及其制备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药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具有缓解疲劳、镇痛作用的植物提取挥发油及其制备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中国传统医学源远流长,芳香中药和芳香疗法的应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随着2020版《中国药典》第一部的颁布,植物油脂和提取物单独成为一个章节,并且明确了相应的执行标准和检验方法。但与国际上芳香疗法的蓬勃发展相比,我国芳香疗法现还停留在传统医学煎煮萃取方法或是单一有效物质应用,缺乏现代化制剂的研究和应用。
[0003]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一种长期亚健康状态,以无明确原因的疲劳持续或反复发作为特征,伴有记忆力或注意力下降、头身疼痛、肌肉疼痛(或无力不适感、类流感症状)和睡眠障碍等非特异性表现。由于现代生活方式改变、生活节奏加快,CFS发病率逐年升髙。CFS发病率约为0.2%~2.54%,中年女性多见,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1:2。长期慢性疲劳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增加医疗支出、降低社会生产力。
[0004]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有:1、神经内分泌紊乱:神经内分泌紊乱可能与CFS有关,特别是神经递质5

羟色胺(5

hydroxytryptamine,5

HT)系统功能紊乱和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轴(hypothalamo

pituitary

adrenalaxis,HPA)系统的活性降低。2、免疫功能异常:CFS可能存在免疫功能异常,包括慢性免疫激活、免疫细胞对多克隆刺激的反应性降低、炎症和细胞因子改变以及自身和其他特殊抗体的产生。高水平的促炎症因子可以导致疲劳和流感样症状。3、氧化应激:有证据表明CFS伴随炎症激活、氧化应激和硝基化应激的增加。我国传统医学,将其归于“虚劳”、“百合病”等范畴,病机为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失调。
[0005]常规西医治疗手段无非是口服抗抑郁药物,或其他对症药物,如肌松剂、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现国内外均流行采用植物精油香薰(快乐鼠尾草、薰衣草等)配合理疗、音乐,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其中就有我国中医凭借流传千年的外治手法(推拿、艾灸、拔罐等)及各类型针灸(传统针灸、耳针、揿针)取得非常好的治疗效果。但由于慢性疲劳综合征发病周期长、易反复,患者需要每周去医疗机构治疗,一般社区医疗机构中医外治专业技术人员配置数量有限、且每周去接受治疗容易影响患者工作,反而增大患者工作压力,激发慢性疲劳综合征发病复发。
[0006]综上,如何提供一种天然植物提取挥发油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缓解疲劳、镇痛作用的植物提取挥发油及其制备与应用。
[0008]其实现主要依靠传统中医学相关文献Meta、CiteSpace分析整理具有临床经验较
多的方剂模型,配合多所院校研究过的天然植物挥发油

促透皮吸收原理,实现一种透皮辅料

治疗药物

香薰缓解的复合型疗法。
[0009]其香薰疗法原理主要依据为:降低了血管紧张素(ANG),白介素-6(IL

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

α)的水平,明显逆转了的抑郁和焦虑样行为。生理调节机制

嗅觉通路:芳香吸嗅疗法发挥作用的途径主要依赖嗅觉通路,嗅觉系统是人体最早发育的感觉器官。芳香吸嗅疗法发挥作用的具体流程如下:挥发性的芳香气味分子通过吸嗅进入肺部或鼻粘膜,进而吸收入毛细血管循环或者与分布在嗅黏膜内的嗅觉感受器相接触,嗅黏膜表面的纤毛接受气味分子的刺激,另一端发出嗅神经纤维,共同集中于一起形成嗅丝,这些嗅丝穿过鼻腔顶的筛孔并且可直接绕过血脑屏障终止于嗅球,嗅球的神经元再发出的纤维组成嗅束,嗅束的纤维经过脑内多次神经元的接替,最后将气味信息传导到位于大脑深处的嗅皮质,在此完成了嗅觉的主观识别,使得大脑由表及里受到的芳香疗法的“滋养”,从而产生相对应的生理反应,例如兴奋、镇静、舒缓放松的作用。作为与大脑连接最紧密的一部分,诸多文献证明芳香吸嗅可减轻AD、抑郁症、焦虑症等疾病的症状。
[0010]挥发油促透皮吸收原料主要依据为:皮肤最外层的角质层是限制药物透皮吸收的最主要屏障,大部分药物都难以透过。应用透皮吸收促进剂(PE)是迄今研究最多、应用最普遍、使用最方便的透皮吸收促进方法,而萜类成分既是中药挥发油的主要活性成分,也可作为PE应用,其中薄荷醇、薄荷酮、1,8

桉叶素等已被美国FDA列为GRAS(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物质。据统计,在有报道作为PE应用的28种萜类成分中,有23种为含氧单萜,占总数的82.14%。可以说,含氧单萜是萜类PE的主流,其透皮吸收促进机制主要是干扰角质层脂质排列或发生脂质萃取作用,从而降低皮肤屏障功能。含氧单萜分为环状和链状两种,有报道指出,链状含氧单萜的效果可能优于环状,因为其链状结构更易于深入角质层细胞间脂质结构中发挥作用,但也有报道环状含氧单萜PE的透皮吸收促进效果优于链状含氧单萜,因此本专利技术选择了9种中药挥发油常见含氧单萜成分,系统比较其透皮吸收促进效果和皮肤细胞毒性,以期阐明含氧单萜结构对其作为PE应用的影响。
[0011]另考虑到近年来中药材价格剧烈变化,中药提取挥发油成本也相应提高及治疗涂抹部位较广、单次治疗成本较高,不利于广大消费者使用;本专利技术通过优化配方结构,如添加基底油、调整肤感调节剂比例、将部分名贵中药替换为更加亲民品种(或降低使用比例),在保障治疗效果的前提下,更好的服务于广大各级市场消费人群。
[001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3]一种具有缓解疲劳、镇痛作用的植物提取挥发油,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0014]花椒油5~15份、胡椒油1~5份、樟树皮油5~15份、樟树叶油15~40份、桉油10~40份、椒样薄荷油5~10份、薄荷油15~30份、生姜油15~30份、丁香花蕾油20~40份、丁香叶油5~15份、肉桂油15~30份、桂枝油10~20份、小茴香油5~10份、八角茴香油15~30份、丁香罗勒油20~40份、艾草油10~20份、百里香油20~50份、沉香醇百里香油10~20份、广藿香油10~20份、肉豆蔻油10~20份、羌活油10~15份、独活油1~5份、伸筋草油1~5份、杜仲油1~10份、续断油10~20份、接骨草油10~15份、防风油10~20份、紫苏叶油1~5份、辛夷花油1~5份、石菖蒲油1~5份、银杏叶油5~10份、陈皮油10~20份、玫瑰油1~5份、红景天油10~20份、人参油1~5份、白术油10~20份、苍术油10~20份、厚朴油10~20份、川芎油10~20份、红花油1~5份、藏红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缓解疲劳、镇痛作用的植物提取挥发油,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花椒油5~15份、胡椒油1~5份、樟树皮油5~15份、樟树叶油15~40份、桉油10~40份、椒样薄荷油5~10份、薄荷油15~30份、生姜油15~30份、丁香花蕾油20~40份、丁香叶油5~15份、肉桂油15~30份、桂枝油10~20份、小茴香油5~10份、八角茴香油15~30份、丁香罗勒油20~40份、艾草油10~20份、百里香油20~50份、沉香醇百里香油10~20份、广藿香油10~20份、肉豆蔻油10~20份、羌活油10~15份、独活油1~5份、伸筋草油1~5份、杜仲油1~10份、续断油10~20份、接骨草油10~15份、防风油10~20份、紫苏叶油1~5份、辛夷花油1~5份、石菖蒲油1~5份、银杏叶油5~10份、陈皮油10~20份、玫瑰油1~5份、红景天油10~20份、人参油1~5份、白术油10~20份、苍术油10~20份、厚朴油10~20份、川芎油10~20份、红花油1~5份、藏红花油0.5~3份、当归油5~10份、白芷油1~5份、丹参油5~10份、乳香油1~5份、没药油5~10份、安息香油2~5份、苏合香油1~5份、木香油1~5份、香附油1~5份、沉香油0.5~5份、檀香油1~5份、降香油1~5份、薄荷脑10~20份、乙醇20~40份、维生素E油5~10份和葡萄籽油50~100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缓解疲劳、镇痛作用的植物提取挥发油,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花椒油10份、胡椒油5份、樟树皮油10份、樟树叶油20份、桉油20份、椒样薄荷油5份、薄荷油15份、生姜油15份、丁香花蕾油20份、丁香叶油5份、肉桂油15份、桂枝油10份、小茴香油5份、八角茴香油15份、丁香罗勒油20份、艾草油10份、百里香油20份、沉香醇百里香油10份、广藿香油10份、肉豆蔻油10份、羌活油10份、独活油5份、伸筋草油5份、杜仲油10份、续断油10份、接骨草油10份、防风油10份、紫苏叶油1份、辛夷花油1份、石菖蒲油5份、银杏叶油5份、陈皮油10份、玫瑰油1份、红景天油10份、人参油5份、白术油10份、苍术油10份、厚朴油10份、川芎油10份、红花油5份、藏红花油2份、当归油5份、白芷油5份、丹参油5份、乳香油5份、没药油5份、安息香油5份、苏合香油3份、木香油5份、香附油5份、沉香油1份、檀香油1份、降香油5份、薄荷脑20份、乙醇40份、维生素E油5份和葡萄籽油50份。3.如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一种具有缓解疲劳、镇痛作用的植物提取挥发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味剂。4.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立森袁远崔菲何香颐王钲然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益生元特医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