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气耗压缩空气干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87240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空气干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零气耗压缩空气干燥系统,具有第一流路,包括依次串联的前置过滤器、吸附塔、除尘过滤器,且前置过滤器与吸附塔之间、吸附塔与除尘过滤器之间均设有控制阀,第二流路,包括依次串联的前置过滤器、加热器、冷却器、气液分离器,且加热器与冷却器之间设有控制阀,第三流路,包括依次串联的前置过滤器、冷却器、气液分离器,且前置过滤器与冷却器之间设有控制阀,第四流路,包括依次串联的前置过滤器、气液分离器,且前置过滤器与气液分离器之间设有控制阀。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能耗主要是再生加热能耗,工艺流程中的加热器热源可以是电加热、蒸汽加热,也可以利用其他工艺的余热,利用余热能进一步节约使用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零气耗压缩空气干燥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空气干燥
,尤其涉及零气耗压缩空气干燥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压缩气体是现代工业中不可缺少的能源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我国,食品、电力、化工、制药、采矿及机械制造等很多领域的生产活动中,都广泛的应用了压缩气体。压缩气体因具有易储存、易控制、流动性好及安全、环保等特点,是仅次于电力的第二动力能源,而根据其应用领域的不同,对压缩气体的质量要求也不同,但始终离不开高效、节能、环保的主题。
[0003]气动系统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压缩空气中所含的水分。水分在环境空气中广泛存在,无法完全去除,这部分水进入压缩机压缩后,由于温度压力的变化,便会有冷凝水析出,严重影响压缩机机组的运行和其它用气设备的性能寿命,因此去除空气中的水分是十分必要的。
[0004]现有干燥机基本都无法实现零耗气目的,如鼓风热再生干燥机,再生增加鼓风机吹电加热器热风再生干燥剂,再生过程中的减压就耗费了大量的压缩空气,同时鼓风机带来的能耗也是个巨大的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零气耗压缩空气干燥系统,具有
[0007]第一流路,包括依次串联的前置过滤器、吸附塔、除尘过滤器,且前置过滤器与吸附塔之间、吸附塔与除尘过滤器之间均设有控制阀,
[0008]第二流路,包括依次串联的前置过滤器、加热器、冷却器、气液分离器,且加热器与冷却器之间设有控制阀,
[0009]第三流路,包括依次串联的前置过滤器、冷却器、气液分离器,且前置过滤器与冷却器之间设有控制阀,
[0010]第四流路,包括依次串联的前置过滤器、气液分离器,且前置过滤器与气液分离器之间设有控制阀;其中,
[0011]所述加热器的下游端与所述冷却器的上游端连接,且两者之间设有控制阀,
[0012]所述吸附塔的上游端连接于前置过滤器与冷却器之间,且加热器、冷却器与吸附塔的上游端之间均设有控制阀,
[0013]所述吸附塔的下游端连接于加热器与冷却器之间,且加热器、冷却器与吸附塔的下游端之间均设有控制阀。
[0014]前述中,在同一模块单元中,第一流路至第四流路中前置过滤器、加热器、冷却器、除尘过滤器、气液分离器均为同一个,多组件在不同流路中均可发挥作用。
[0015]在一些方式中,所述吸附塔至少包括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第一吸附塔的上
游端通过控制阀连接第二吸附塔的上游端,第一吸附塔的下游端通过控制阀连接第二吸附塔的下游端。
[0016]在一些方式中,针对阀体的设置,
[0017]所述第一流路中,前置过滤器与吸收塔之间依次设有控制阀V0、吸收塔进料阀,吸收塔与除尘过滤器之间设有吸收塔出料阀,
[0018]所述第二流路中,加热器与冷却器之间依次设有控制阀V10和控制阀V12,吸收塔的下游端连接在控制阀V10、控制阀V12之间,
[0019]所述第三流路中,前置过滤器与冷却器之间依次设有控制阀V09和控制阀V11,吸收塔的上游端连接在控制阀V09、控制阀V11之间,
[0020]所述第四流路中,前置过滤器与气液分离器之间设有控制阀V0,吸收塔的上游端连接在控制阀V09、控制阀V11之间。
[0021]在一些方式中,第一吸附塔的下游端设有控制阀V05,第二吸附塔的下游端设有控制阀V06,除尘过滤器连接在控制阀V05、控制阀V06之间。
[0022]在一些方式中,第一吸附塔的上游端设有控制阀V03,第二吸附塔的上游端设有控制阀V04,控制阀V03、控制阀V04均连接在控制阀V09与控制阀V11之间;
[0023]第一吸附塔的下游端设有控制阀V07,第二吸附塔的下游端设有控制阀V08,控制阀V07、控制阀V08均连接在控制阀V10和控制阀V12之间。
[0024]在一些方式中,第四流路中,前置过滤器和气液分离器之间设有虹吸发生器K0,吸收塔的上游端与虹吸发生器K0连接。
[0025]在一些方式中,所述控制阀V0和气液分离器之间设有控制阀V13,虹吸发生器K0设置在控制阀V0和控制阀V1之间。
[0026]在一些方式中,第一吸附塔的上游端设有控制阀V01,第二吸附塔的上游端设有控制阀V02,虹吸发生器K0连接在控制阀V01、控制阀V02之间。
[002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使用能耗主要是再生加热能耗,工艺流程中的加热器热源可以是电加热、蒸汽加热,也可以利用其他工艺的余热,利用余热能进一步节约使用成本,达到“零”使用能耗,是新一代的绿色环保型气体干燥装置。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系统结构状态示意图。
[0029]图中:
[0030]10前置过滤器,20吸附塔,201第一吸附塔,202第二吸附塔,30除尘过滤器,40加热器,50冷却器,60气液分离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32]零气耗压缩空气干燥系统,具有
[0033]第一流路,包括依次串联的前置过滤器10、吸附塔20、除尘过滤器30,且前置过滤器10与吸附塔20之间、吸附塔20与除尘过滤器30之间均设有控制阀,
[0034]第二流路,包括依次串联的前置过滤器10、加热器40、冷却器50、气液分离器,且加
热器40与冷却器50之间设有控制阀,
[0035]第三流路,包括依次串联的前置过滤器10、冷却器50、气液分离器60,且前置过滤器10与冷却器50之间设有控制阀,
[0036]第四流路,包括依次串联的前置过滤器10、气液分离器60,且前置过滤器10与气液分离器60之间设有控制阀;其中,
[0037]所述加热器40的下游端与所述冷却器50的上游端连接,且两者之间设有控制阀,
[0038]所述吸附塔20的上游端连接于前置过滤器10与冷却器50之间,且加热器40、冷却器50与吸附塔20的上游端之间均设有控制阀,
[0039]所述吸附塔20的下游端连接于加热器40与冷却器50之间,且加热器40、冷却器50与吸附塔20的下游端之间均设有控制阀。
[0040]进一步的,为了使得吸收塔能够进行连续工作,实现吸收和脱附交换,一把至少设置两个吸收塔。比如:所述吸附塔20至少包括第一吸附塔201和第二吸附塔202;第一吸附塔201的上游端通过控制阀连接第二吸附塔202的上游端,第一吸附塔201的下游端通过控制阀连接第二吸附塔202的下游端。
[0041]针对阀体的具体设置方式,如图1中所示,
[0042]所述第一流路中,前置过滤器10与吸收塔20之间依次设有控制阀V0、吸收塔进料阀,吸收塔20与除尘过滤器30之间设有吸收塔出料阀,
[0043]所述第二流路中,加热器40与冷却器50之间依次设有控制阀V10和控制阀V12,吸收塔20的下游端连接在控制阀V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零气耗压缩空气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流路,包括依次串联的前置过滤器(10)、吸附塔(20)、除尘过滤器(30),且前置过滤器(10)与吸附塔(20)之间、吸附塔(20)与除尘过滤器(30)之间均设有控制阀,第二流路,包括依次串联的前置过滤器(10)、加热器(40)、冷却器(50)、气液分离器,且加热器(40)与冷却器(50)之间设有控制阀,第三流路,包括依次串联的前置过滤器(10)、冷却器(50)、气液分离器(60),且前置过滤器(10)与冷却器(50)之间设有控制阀,第四流路,包括依次串联的前置过滤器(10)、气液分离器(60),且前置过滤器(10)与气液分离器(60)之间设有控制阀;其中,所述加热器(40)的下游端与所述冷却器(50)的上游端连接,且两者之间设有控制阀,所述吸附塔(20)的上游端连接于前置过滤器(10)与冷却器(50)之间,且加热器(40)、冷却器(50)与吸附塔(20)的上游端之间均设有控制阀,所述吸附塔(20)的下游端连接于加热器(40)与冷却器(50)之间,且加热器(40)、冷却器(50)与吸附塔(20)的下游端之间均设有控制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气耗压缩空气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塔(20)至少包括第一吸附塔(201)和第二吸附塔(202);第一吸附塔(201)的上游端通过控制阀连接第二吸附塔(202)的上游端,第一吸附塔(201)的下游端通过控制阀连接第二吸附塔(202)的下游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气耗压缩空气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针对阀体的设置,所述第一流路中,前置过滤器(10)与吸收塔(20)之间依次设有控制阀V0、吸收塔进料阀,吸收塔(20)与除尘过滤器(30)之间设有吸收塔出料阀,所述第二流路中,加热器(40)与冷却器(50)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维忠王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嘉宇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