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颗粒、制备工艺及使用该纤维颗粒的印花布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7167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废布料制备纤维颗粒的工艺,所述工艺提供了一种将废布料制备纤维颗粒的工艺方法,该回收工艺方法得到的纤维颗粒,为水性树脂包裹的颗粒,具有一定的硬度。由于水性树脂的包裹,提高了纤维的色亮度;由于印花浆的主要成分为水性树脂,因此纤维颗粒与印花浆具有很好的相容性,纤维颗粒可直接加入印花浆中,应用于网版印刷中,不会在印刷浆中发生纤维颗粒的色移、变色的情况,并在布料上形成凸起的3D图案效果。形成凸起的3D图案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纤维颗粒、制备工艺及使用该纤维颗粒的印花布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纤维颗粒、制备工艺及使用该纤维颗粒的印花布料。

技术介绍

[0002]纺织厂在生产过程中,有较多的边角料废布或废坯布产生,而大部分废布由于已经进行了染色,不能再次利用。基于环境意识的增强、资源节约及可持续性的需求,如何处理纺织品制造中产生的边角料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废布或废坯布回收利用成为绿色纺织发展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纤维颗粒、制备工艺及使用该纤维颗粒的印花布料,可以对废布料纤维颗粒进行有效的回收利用,得到的纤维颗粒,大小合适,具有一定的硬度,可加入印花浆中,应用于网版印刷中,在布料上形成凸起的3D图案效果。
[0004]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废布料制备纤维颗粒的工艺,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5]浸润:将废布料放入含水性树脂的浸润液中浸润

干燥,得到浸润后的废布料,所述废布料为按预定颜色与样式分类的单层布料,并且所述废布料的变色等级≥3;
[0006]裁切:将所述浸润后的废布料进行一道裁切得到一道裁切丝,将所述一道裁切丝理整齐,并按一道裁切丝长度方向的垂向送入进行二道裁切得到二道裁切粒,所述浸润后的废布料变色等级>4;
[0007]筛分:将所述二道裁切粒送入筛分设备,得到纤维颗粒。
[0008]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将废布料进行用含有水性树脂浸润液浸润后制备纤维颗粒的工艺方法,该回收工艺方法得到的纤维颗粒,为水性树脂包裹的颗粒形状,具有一定的硬度。由于水性树脂的包裹,提高了纤维颗粒的色亮度;由于印花浆的主要成分为水性树脂,因此纤维颗粒与印花浆具有很好的相容性,纤维颗粒可直接加入印花浆中,应用于网版印刷中,不会在印刷浆中发生纤维颗粒的色移、变色的情况,并在布料上形成凸起的3D图案效果。
[0009]布料样式包括:布料材质、编织方式,整理方式等等;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细分。
[0010]进一步的,所述废布料包括但不限于经编、纬编单层面料。
[0011]进一步的,所述废布料采用非弹性布料或非网孔布料。采用非弹性布料和非网孔布料,可以使得裁切步骤更有效率,有利于裁切颗粒大小控制,提高废布料的利用率。
[0012]进一步的,所述布料采用100%PET或混纺化纤布料。化纤布料吸湿性较差,浸润液易在其表面形成包膜,因此本技术方案优选化纤布料。
[0013]进一步的,所述废布料没有经过防水处理。防水处理的废布料,由于其表面较光滑,不易快速浸润得到水性树脂膜。
[0014]进一步的,所述废布料为单色布料。
[0015]进一步的,所述废布料在使用前进行清洁、筛选,除去除受油漆、油墨、汽油或机油等污染严重的废布料。
[0016]进一步的,所述废布料放入含水性树脂的浸润液中浸润时间为50

70S,浸润温度为60

70℃。
[0017]进一步的,所述含水性树脂的浸润液包括水性树脂、慢干溶剂和水,所述水性树脂、慢干溶剂和水的质量比为40

100:0

20:60

400。
[0018]水性树脂为印花浆的主要成分,而浸润液中含有水性树脂,可以使得水性树脂包裹布料颗粒;慢干溶剂的加入使水性树脂涂膜的平整度好而无桔皮、具有较好的光泽度。水性树脂涂膜包裹后的废布料的硬度也会提升,有利于后续的裁切步骤,提升整体工艺的效率。
[0019]优选的,所述纤维颗粒的长度和宽度均为0.5

1mm,所述长度和宽度的比值≤3。
[0020]优选的,所述水性树脂包括但不限于水性PU树脂或水性丙烯酸树脂。可根据后续步骤中印刷油墨中含水性树脂的种类进行选择,一般选用同类水性树脂。优选的,所述慢干溶剂包括但不限于丙二醇。
[0021]进一步的,所述废布料的变色等级评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废布料用中干水浸渍10min后,得到第一浸渍液,将第一浸渍液与空白对照进行对比并根据ISO105/A03标准中的AATCC沾色灰卡进行对照变色评级。
[0022]进一步的,所述浸润后的废布料变色等级的评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废布料用浸润液浸渍10min后,得到第二浸渍液,将第二浸渍液与空白对照进行对比并根据ISO105/A03标准中的AATCC沾色灰卡进行对照变色评级。
[0023]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采用本申请第一方面所述工艺制备的纤维颗粒。
[0024]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纤维颗粒,该颗粒为水性树脂包裹的颗粒形状,具有一定的硬度。由于水性树脂的包裹,提高了纤维颗粒的色亮度;由于印花浆的主要成分为水性树脂,因此纤维颗粒与印花浆具有很好的相容性,纤维颗粒可直接加入印花浆中,应用于网版印刷中,不会在印刷浆中发生纤维颗粒的色移、变色的情况,并在布料上形成凸起的3D图案效果。
[0025]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采用本申请第二方面所述纤维颗粒的印花布料,所述印花布料印刷包括以下步骤:
[0026]浆料配置:将本申请第一方面所制备的纤维颗粒、固化剂加入印刷油墨中得到印花浆;所述印刷油墨、纤维颗粒、固化剂的质量比为:80

100:0

30:2

6;
[0027]网版印刷:将所述印花浆采用1.0mm

2.0mm的厚涂网版印刷至布料上,干燥后得到使用纤维颗粒的印花布料。
[0028]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使用纤维颗粒的印花布料,所使用的纤维颗粒为水性树脂包裹的颗粒形状,纤维颗粒与印花浆具有很好的相容性,纤维颗粒可较均匀的分布于印花浆中,应用于网版印刷中,布料上印制的3D立体图案。且纤维颗粒中染料不会在印刷浆中发生色移、变色的情况,影响印花浆的原本颜色。
[0029]进一步的,所述印花布料耐水解测试结果为:测试168h后无异常,判定合格。
[0030]进一步的,所述印花布料耐老化测试结果为:测试等级≧3.5级;色移测试结果为:
测试等级≧3级。
[0031]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相关记载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而可以依据说明书的文字记载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易于理解,以下结合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详予说明。
[0033]为详细说明本申请可能的应用场景,技术原理,可实施的具体方案,能实现目的与效果等,以下结合所列举的具体实施例详予说明。本文所记载的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布料制备纤维颗粒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浸润:将废布料放入含水性树脂的浸润液中浸润

干燥,得到浸润后的废布料;所述废布料为按预定颜色与样式分类的单层布料,并且所述废布料的变色等级≥3;裁切:将所述浸润后的废布料进行一道裁切得到一道裁切丝,将所述一道裁切丝理整齐,并按一道裁切丝长度方向的垂向送入进行二道裁切得到二道裁切粒,所述浸润后的废布料变色等级>4;筛分:将所述二道裁切粒送入筛分设备,得到纤维颗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润液包括水性树脂、慢干溶剂和水,所述水性树脂、慢干溶剂和水的质量比为40

100:0

20:60

4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树脂选自水性PU树脂或水性丙烯酸树脂;所述慢干溶剂为丙二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颗粒的长度和宽度均为0.5

1mm,所述长度和宽度的比值≤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布料的变色等级评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废布料用中干水浸渍10min后,得到第一浸渍液,将第一浸渍液与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剑晗黄雅竟陈兴庄丽君文生保
申请(专利权)人:莆田达凯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