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依附式电梯、电梯施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加装电梯
,具体涉及一种依附式电梯、电梯施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对改善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在内的老旧小区居民居住条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全国各地完善工作机制和政策体系,积极推进加装电梯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0003]目前的加装电梯施工方式大多是从下至上的施工方式,逐层叠高,需要施工人员长时间高空作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风险较高。而且这种施工方式施工效率较低,施工周期往往长达数个月,尤其是老旧小区普遍道路拥挤且停车困难,吊机无法轻易进场,给施工过程带来了很大的局限,而且,即使吊机能够进入小区施工,因其体积大,小区内没有多余的停车空间可供其停放,而且加装电梯的安装位置也不固定,因此,吊机常常需要占用小区的道路进行施工,基于小区内人来人往和车辆进出,吊机无法长时间占用小区道路。再者,小区路面常停有车辆,吊机占用小区路面进行施工,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以上这些问题给居民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此外,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依附式电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安装吊装动力吊装装置:于屋顶或靠近屋顶的外墙壁处安装吊装动力吊装装置的安装支架,将吊装动力吊装装置安装于安装支架上;基坑结构施工:挖设预设位置的坑位,并在坑位中现场浇筑基坑结构,或,通过所述动力吊装装置将预制的基坑结构吊装于预设位置的坑位中,基坑结构施工完毕后,回填恢复地面;吊装立柱:通过所述动力吊装装置先吊装靠近既有建筑物墙面的两个立柱,并将所述立柱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基坑结构,以及将所述立柱下部的侧面固定于所述既有建筑物的楼层梁上;继续通过所述动力吊装装置吊装远离既有建筑物墙面的两个立柱,并将所述立柱底部固定于所述基坑结构上;井道结构施工:在地面先组装拉伸后能够达到预设高度的井道结构;通过所述动力吊装装置将井道结构最上端的直腹杆或斜腹杆向上提拉;完成提拉后,将井道结构最上端直腹杆固定于对应立柱上,将井道结构最下端的直腹杆分别固定在对应立柱上;然后拉紧斜腹杆并调节立柱的垂直度;垂直度调节完毕后,固定立柱、斜腹杆以及直腹杆,使得最上端的直腹杆位于所述井道结构的顶部,最下端的直腹杆位于井道结构的底部;导轨和电梯轿架吊装:在地面组装导轨后,通过所述动力吊装装置将所述导轨吊装提升并将所述导轨上下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井道结构的顶部和底部;在所述基坑结构内组装电梯轿架和电梯对重系统后,通过所述动力吊装装置将所述电梯轿架吊装提升;将所述电梯轿架作为工作平台,从下向上逐层完成电梯的导轨与导轨支架的固定、井道结构的立柱与既有建筑物侧壁的固定、井道结构的直腹杆与立柱的固定以及电梯门梁和门柱的安装;将拼装好的对重系统安装于对重导轨上;通过所述动力吊装装置将电梯的主机进行吊装,以确保电梯能够慢车运行;拆卸所述动力吊装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依附式电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安装吊装动力吊装装置的步骤中,包括悬挑结构施工:将所述悬挑结构通过锚固结构固定于既有建筑物屋顶的混凝土构件上,并使得所述悬挑结构的一端伸出既有建筑物之外位于预设位置的上方,悬挑结构伸出的一端构成吊装动力吊装装置的安装支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依附式电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安装吊装动力吊装装置的步骤中,还包括:依次将一个或多个吊装动力吊装装置滑动安装于悬挑结构伸出的一端并锁定,一个或多个吊装动力吊装装置之间留有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依附式电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吊装立柱步骤中,包括:将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巨象,张星星,王彦超,王俊超,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西奥电梯现代化更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