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Z源逆变技术的同步补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6904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06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Z源逆变技术的同步补偿装置,涉及电力系统领域,包括直流储能设备、开关单元、充放电桥式电路和逆变器网络;其中,所述开关单元分别与所述直流储能设备和所述充放电桥式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充放电桥式电路的输出端与逆变器网络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单元导通时,所述直流储能设备用于对所述逆变器网络进行补偿。本申请能够将清洁能源用作直流储能设备,通过本装置进行电路补偿,解决现有风力发电装置稳定性不高的问题。决现有风力发电装置稳定性不高的问题。决现有风力发电装置稳定性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Z源逆变技术的同步补偿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Z源逆变技术的同步补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世界石油、煤炭等能源的日益枯竭,控制火力发电的规模已迫在眉睫。我国对风力发电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风电场的规模也组建扩大。然而,风电场抗干扰能力较差,大规模的风电场在受到干扰后,对电网的冲击不容忽视。
[0003]由于风速的不确定性,风力发电的功率也无法稳定。若风电场容量在电网中所占比例较大,风速的变化会造成电网电压的波动,严重时会造成电压越线,对电网造成严重的冲击。
[0004]针对上述确定,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Z源逆变技术的同步补偿装置,用于提高风力发电设备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Z源逆变技术的同步补偿装置,能够将清洁能源作用直流储能设备,本装置能够通过电路补偿,解决现有风力发电装置稳定性不高的问题。
[0006]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Z源逆变技术的同步补偿装置,包括直流储能设备、开关单元、充放电桥式电路和逆变器网络;其中
[0007]所述开关单元分别与所述直流储能设备和所述充放电桥式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充放电桥式电路的输出端与逆变器网络的输入端连接;
[0008]所述开关单元导通时,所述直流储能设备用于对所述逆变器网络进行补偿。
[0009]进一步的,所述逆变器网络为三相逆变器网络,所述逆变器网络的每相输出端分别与各自对应的一个输出电感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直流储能设备的正极前通过前级电感与所述开关单元的负极连接,所述直流储能设备的负极与所述开关单元的正极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充放电桥式电路包括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其中
[0012]所述二极管的正极作为所述充放电桥式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所述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作为所述充放电桥式电路的第一输出端;
[0013]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作为所述充放电桥式电路的第二输出端;
[0014]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作为所述充放电桥式电路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
[0015]所述充放电桥式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开关单元的负极连接,所述充放电桥式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开关单元的正极连接;
[0016]所述充放电桥式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逆变器网络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充放电桥式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逆变器网络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0017]进一步的,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直通二极管和直通三极管;其中
[0018]所述直通二极管的正极作为所述开关单元的正极,所述直通二极管的负极作为所述开关单元的负极;所述直通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直通三极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直通二极管的负极与直通三极管的漏极连接。
[001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感的电感值与所述二电感的电感值相同,所述第一电容的电感值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电感值相同。
[0020]进一步的,所述逆变器网络包括第一双向开关、第二双向开关、第三双向开关、第四双向开关、第五双向开关和第六双向开关;其中
[0021]所述第三双向开关的负极作为所述逆变器网络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三双向开关的正极与第六双向开关的负极连接,第三双向开关的正极作为所述逆变器网络的第一相输出端、所述第六双向开关的正极作为所述逆变器网络的第一输入端;
[0022]所述第六双向开关的正极还与第五双向开关的正极连接,所述五双向开关的负极与第二双向开关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双向开关的负极与所述第三双向开关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双向开关的正极作为所述逆变器网络的第二相输出端;
[0023]所述第六双向开关的正极还与第四双向开关的正极连接,所述四双向开关的负极与第一双向开关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双向开关的负极与所述第三双向开关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双向开关的正极作为所述逆变器网络的第三相输出端。
[002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双向开关、第二双向开关、第三双向开关、第四双向开关、第五双向开关和第六双向开关均包括一个二极管和一个三极管,所述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三极管的源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漏极与所述二极管的负极连接。
[0025]进一步的,所述三极管为P

MOS管开关。
[0026]进一步的,所述直流储能设备为清洁能源。
[002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Z源逆变技术的同步补偿装置,包括直流储能设备、开关单元、充放电桥式电路和逆变器网络;其中,所述开关单元分别与所述直流储能设备和所述充放电桥式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充放电桥式电路的输出端与逆变器网络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单元导通时,所述直流储能设备用于对所述逆变器网络进行补偿。能够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0028]能够将清洁能源作用直流储能设备,通过本装置进行电路补偿,解决现有风力发电装置稳定性不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Z源逆变技术的同步补偿装置应用于风电场的等效电路图;
[003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Z源逆变技术的同步补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003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Z源逆变技术的同步补偿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二;
[0033]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Z源逆变技术的同步补偿装置的等效电路图一;
[0034]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Z源逆变技术的同步补偿装置的等效电路图二。
[0035]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技术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0036]附图标记说明:
[0037]110

电网侧设备;120

第二变压装置;130

第一变压装置;140

电网线路;150

风力发电装置;
[0038]200

装置;
[0039]210

输出电感;220

逆变器网络;230

充放电桥式电路;240

开关单元;250

直流储能设备。
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Z源逆变技术的同步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储能设备、开关单元、充放电桥式电路和逆变器网络;其中所述开关单元分别与所述直流储能设备和所述充放电桥式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充放电桥式电路的输出端与逆变器网络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单元导通时,所述直流储能设备用于对所述逆变器网络进行补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网络为三相逆变器网络,所述逆变器网络的每相输出端分别与各自对应的一个输出电感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储能设备的正极通过前级电感与所述开关单元的负极连接,所述直流储能设备的负极与所述开关单元的正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桥式电路包括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其中所述二极管的正极作为所述充放电桥式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所述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作为所述充放电桥式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作为所述充放电桥式电路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作为所述充放电桥式电路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充放电桥式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开关单元的负极连接,所述充放电桥式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开关单元的正极连接;所述充放电桥式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逆变器网络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充放电桥式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逆变器网络的第二输入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直通二极管和直通三极管;其中所述直通二极管的正极作为所述开关单元的正极,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明陈磊郭筱袁少帅张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