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生态溢流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6815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生态溢流井,包括:横向依次设置的进水沉泥井、生态过滤井和溢流出水井;所述生态过滤井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侧壁,设置于侧壁之间的细沙层、过滤层和第一过滤板,所述细沙层、过滤层和第一过滤板由上向下依次设置,临近进水沉泥井的所述侧壁的上部设置有进水口,临近溢流出水井的所述侧壁的下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上分别设置有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生态溢流井能在原位有效地处理单个排口污水,解决了工程量大、整体造价高,性价比低等问题,并增加了沉淀、过滤、水生植物吸附作用,提高了出水水质。提高了出水水质。提高了出水水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生态溢流井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生态溢流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针对直排进河涌的污水排口处理多采用直接截污进市政管网或源头处进行雨污分流的方式进行处理,但对于排口周边无市政管网、截污难度大、排口零散的情况,若仍采用新建截污管网、市政主管的方式,工程量大、整体造价高,性价比低,且多数实施难度大,因此,本技术诞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生态溢流井,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生态溢流井,包括:横向依次设置的进水沉泥井、生态过滤井和溢流出水井;所述生态过滤井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侧壁,设置于侧壁之间的细沙层、过滤层和第一过滤板,所述细沙层、过滤层和第一过滤板由上向下依次设置,临近进水沉泥井的所述侧壁的上部设置有进水口,临近溢流出水井的所述侧壁的下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上分别设置有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
[0005]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层包括毛石、砾石、活性炭和种植土,过滤层内种植有挺水植物,所述挺水植物延伸至细沙层的顶部。
[0006]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水沉泥井远离生态过滤井的一侧顶部设置有输水口,所述输水口连接于排污口,所述进水沉泥井的顶部设置有检查口,检查口的顶部设置有扣盖。
[0007]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溢流出水井远离神态过滤井的一侧顶部设置排水口,所述溢流出水井的顶部设置有浮水植物。
[0008]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板为双层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的材质均为镀锌钢板。
[0009]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水口和生态过滤井底之间的距离不大于第一过滤板和生态过滤井底之间的距离。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通过设置进水沉泥井对污水进行过滤沉淀,通过设置检查口和扣盖,方便对进水沉泥井进行观察和清理,通过设置生态过滤井,利用细砂、毛石、砾石、活性炭加种植土的组合,既能起到吸附过滤杂质的作用,又为挺水植物提供附着点位和营养源,挺水植物能有效的分解处理水体中的有机质和氮磷化合物,并起到美化景观的作用,通过设置溢流出水井和浮水植物,二次对污水进行处理,净化水源,节省成本,推广使用能够产生较好效果。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00、进水沉泥井;110、输水口;120、检查口;130、扣盖;200、生态过滤井;210、侧壁;220、细沙层;230、过滤层;231、挺水植物;240、第一过滤板;250、进水口;251、第二过滤板;260、出水口;261、第三过滤板;300、溢流出水井;310、排水口;320、浮水植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15]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16]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17]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18]如图1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生态溢流井,包括:横向依次设置的进水沉泥井100、生态过滤井200和溢流出水井300;生态过滤井200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侧壁210,设置于侧壁210之间的细沙层220、过滤层230和第一过滤板240,细沙层220、过滤层230和第一过滤板240由上向下依次设置,临近进水沉泥井100的侧壁210的上部设置有进水口250,临近溢流出水井300的侧壁210的下部设置有出水口260,进水口250和出水口260上分别设置有第二过滤板251和第三过滤板261。
[0019]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过滤层230包括毛石、砾石、活性炭和种植土,过滤层230内种植有挺水植物231,挺水植物231延伸至细沙层220的顶部。
[0020]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进水沉泥井100远离生态过滤井200的一侧顶部设置有输水口110,输水口110连接于排污口,进水沉泥井100的顶部设置有检查口120,检查口120的顶部设置有扣盖130。
[0021]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溢流出水井300远离神态过滤井的一侧顶部设置排水口310,溢流出水井300的顶部设置有浮水植物320。
[0022]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过滤板240为双层过滤板,第一过滤板240、第二过滤板251和第三过滤板261的材质均为镀锌钢板。
[0023]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出水口260和生态过滤井200底之间的距离不大于第一过滤板240和生态过滤井200底之间的距离。
[0024]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施工时,步骤一:排口前后围堰浇筑施工生态溢流井井室,并接入排污口;步骤二:自下而上放置滤料和滤板;步骤三:在生态过滤井200种植挺水植物231;步骤四:水满后在溢流出水井300内种植浮水植物320;步骤五:定期清理沉泥井内沉泥。
[0025]综上,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公开了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生态溢流井,包括:横向依次设置的进水沉泥井、生态过滤井和溢流出水井;所述生态过滤井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侧壁,设置于侧壁之间的细沙层、过滤层和第一过滤板,所述细沙层、过滤层和第一过滤板由上向下依次设置,临近进水沉泥井的所述侧壁的上部设置有进水口,临近溢流出水井的所述侧壁的下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上分别设置有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生态溢流井能在原位有效地处理单个排口污水,解决了工程量大、整体造价高,性价比低等问题,并增加了沉淀、过滤、水生植物吸附作用,提高了出水水质。
[0026]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生态溢流井,包括:横向依次设置的进水沉泥井(100)、生态过滤井(200)和溢流出水井(3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过滤井(200)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侧壁(210),设置于侧壁(210)之间的细沙层(220)、过滤层(230)和第一过滤板(240),所述细沙层(220)、过滤层(230)和第一过滤板(240)由上向下依次设置,临近进水沉泥井(100)的所述侧壁(210)的上部设置有进水口(250),临近溢流出水井(300)的所述侧壁(210)的下部设置有出水口(260),所述进水口(250)和出水口(260)上分别设置有第二过滤板(251)和第三过滤板(26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生态溢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230)包括毛石、砾石、活性炭和种植土,过滤层(230)内种植有挺水植物(231),所述挺水植物(231)延伸至细沙层(220)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凯夏铭鸿王明超候博马嘉鹏文泽伟任建伟程志鑫米博袁名豪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