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螺机专用的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6686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卧螺机专用的分离装置,包括筒身、连接盘,还包括左轴承座支撑法兰、轴承、孔用挡圈、左端盖、间隔套、挡圈、压盖、O型圈、油封油封防护罩、螺旋、转鼓;所述连接盘安装在所述筒身上,所述左轴承座支撑法兰安装在所述连接盘上,所述左端盖通过所述轴承安装在所述左轴承座支撑法兰内,所述左端盖与所述转鼓用螺栓连接,所述油封防护罩安装在所述左轴承座支撑法兰上,所述间隔套和压盖分别压装在所述轴承内、外圈上,所述挡圈安装在所述左端盖外径上,所述油封安装在所述挡圈外径上,所述挡圈与左端盖轴颈处用所述O型圈密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卧螺机专用的分离装置,其轴承不易进水,工作稳定性好,结构简单。结构简单。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卧螺机专用的分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分离机械,具体涉及一种卧螺机专用的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卧螺机是一种高速旋转的分离机械,普遍应用于橡胶、制药、食品等行业。卧螺机依靠其转鼓的高速旋转实现分离,工作过程中运动件转速较高,承受较大负荷,同时由于其主要应用于液体分离,工作时水容易进入到轴承套圈间隙中,影响了轴承滚子运动的流畅程度,缩短了轴承的使用寿命,使轴承容易烧坏,轴承磨损后工作体就会产生剧烈的振动,影响的机械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卧螺机专用的分离装置,其轴承不易进水,工作稳定性好,结构简单。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卧螺机专用的分离装置,包括筒身、连接盘,还包括左轴承座支撑法兰、轴承、孔用挡圈、左端盖、间隔套、挡圈、压盖、O型圈、油封、油封防护罩、螺旋、转鼓;所述连接盘安装在所述筒身上,所述左轴承座支撑法兰安装在所述连接盘上,所述左端盖通过所述轴承安装在所述左轴承座支撑法兰内,所述左端盖与所述转鼓用螺栓连接,所述油封防护罩安装在所述左轴承座支撑法兰上,所述间隔套和压盖分别压装在所述轴承内、外圈上,所述挡圈安装在所述左端盖外径上,所述油封安装在所述挡圈外径上,所述挡圈与左端盖轴颈处用所述O型圈密封。
[000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卧螺机工作过程中,可避免转鼓外壁出来的重液进入轴承,改善了运动件工况,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卧螺机工作稳定性;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成本低廉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06]图1 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07]图2是本技术中油封防护罩图的示意图。
实施方式
[000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09]如图1、图2可见,本技术的卧螺机专用的分离装置包括筒身1、连接盘2、左轴承座支撑法兰3、轴承4、孔用挡圈5、左端盖6、间隔套7、挡圈8、压盖9、O型圈10、油封11、油封防护罩12、螺旋13、转鼓14;连接盘2安装在筒身1上,左轴承座支撑法兰3安装在连接盘2上,轴承4和油封11安装在左轴承座支撑法兰3内,间隔套7和压盖9分别压轴承内、外圈,孔用挡圈5挡住油封11,转鼓14用螺栓连接在左端盖6上;工作时左端盖6和转鼓14一起高速旋转,转鼓带动物料分离,重液沿转鼓14内壁通过左端盖6上流道到连接盘2内腔,通过油封防护
罩12到连接盘2底部出口。通过油封防护罩12的防护,有效防止重液中杂质和水到油封11上,阻止了油封的磨损,有效阻止了重液进入轴承4。
[0010]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但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背离本技术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技术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仍然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螺机专用的分离装置,包括筒身(1)、连接盘(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轴承座支撑法兰(3)、轴承(4)、孔用挡圈(5)、左端盖(6)、间隔套(7)、挡圈(8)、压盖(9)、O型圈(10)、油封(11)、油封防护罩(12)、螺旋(13)、转鼓(14);所述连接盘(2)安装在所述筒身(1)上,所述左轴承座支撑法兰(3)安装在所述连接盘(2)上,所述左端盖(6)通过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海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赛而特离心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