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对饮食品样本、环境样本或生物体样本中的肠杆菌科细菌的有无和/或存在量进行检测的方法和试剂盒技术

技术编号:3886517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在短时间内简便且有效地对饮食品样本、环境样本或生物体样本中的肠杆菌科细菌的有无和/或存在量进行检测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抗原抗体反应对样本中的至少2个以上不同属的肠杆菌科细菌的有无和/或存在量同时进行检测的工序。量同时进行检测的工序。量同时进行检测的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对饮食品样本、环境样本或生物体样本中的肠杆菌科细菌的有无和/或存在量进行检测的方法和试剂盒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对饮食品样本、环境样本或生物体样本中的肠杆菌科细菌的有无和/或存在量进行检测的方法和试剂盒。

技术介绍

[0002]在饮食品样本、环境样本、生物体样本等各种样本的检查领域中,特别需要对属于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的细菌(以下称为“肠杆菌科细菌”)的有无和存在量进行检测。以往,作为对饮食品样本或环境样本的由肠杆菌科细菌所致的污染度进行判定的方法,已知可利用下述方法:对样本进行培养来确认细菌的增殖的培养法(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

116594号公报);对样本中的细菌的细胞内ATP(腺苷三磷酸)进行检测的ATP法(例如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

239493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

136205号公报);等等。
[0003]但是,现有的培养法需要培养设备,并且在检测出结果之前需要数天~1周的时间,在检查地点、精力和时间方面存在问题。另外,现有的ATP法存在下述问题:由于ATP还存在于肠杆菌科细菌以外的细菌中,因此肠杆菌科细菌的选择性不足;并且由于ATP还存在于真核细胞(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等中,因此难以在来自饮食品、环境、生物体的真核细胞中识别肠杆菌科细菌。
[0004]作为要求进行饮食品样本、环境样本或生物体样本中的肠杆菌科细菌的有无和/或存在量的检测的实际场景,如饮食品、环境的卫生管理中的细菌检查那样,还存在不是对各种细菌单独进行检测、而需要对多个属的细菌整体且迅速地进行检测的场景。特别是关于肠杆菌科细菌,包括许多作为食物中毒等的原因的细菌,在饮食品卫生检查、环境卫生检查、食品从业者检查等中有时会设置独自的管理基准,整体且迅速地检测的需求也高。由此,若存在能够对存在于饮食品、环境、生物体等中的多个属的肠杆菌科细菌一并进行检测的方法,则其技术意义和有用性高。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

116594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

239493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

13620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短时间内简便且有效地对于饮食品样本、环境样本、生物体样本等样本中的肠杆菌科细菌的有无和/或存在量进行检测的方法和试剂盒。
[0012]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3]本专利技术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想到,通过基于抗原抗体反应对于样本中的多个属的不同肠杆菌科细菌的有无和/或存在量同时进行检测,能够在短时间内简便且有效地对于样本中的肠杆菌科细菌的有无和/或存在量进行检测。并且想到,通过将与各种细菌广泛地产生抗原抗体反应的通用性抗体和与特定的肠杆菌科细菌产生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的1种或2种以上的特异性抗体合用来进行使用,可由其他成分中识别出样本中的多种肠杆菌科细菌,对其有无或存在量迅速且简便地进行检测。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际制作与多个属的肠杆菌科细菌产生抗原抗体反应的抗体并使用这些抗体,证实了能够在短时间内简便且有效地对样本中的多个属的不同的肠杆菌科细菌的有无和/或存在量进行检测,实现了本专利技术。
[0014]即,本专利技术的主旨如下。
[0015][项1]一种用于对选自饮食品样本、环境样本以及生物体样本的样本中的肠杆菌科细菌的有无和/或存在量进行检测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0016]检测工序,基于抗原抗体反应对样本中的2个以上不同属的肠杆菌科细菌的有无和/或存在量同时进行检测。
[0017][项2]如项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上述检测工序中,对选自由埃希氏菌(Escherichia)属、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属、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属、肠杆菌(Enterobacter)属、变形杆菌(Proteus)属、沙门氏菌(Salmonella)属以及沙雷氏菌(Serratia)属组成的组中的2个以上不同属的肠杆菌科细菌同时进行检测。
[0018][项3]如项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上述检测工序中,对至少3个以上、或者4个以上、或者5个以上、或者6个以上、或者7个以上的不同属的肠杆菌科细菌同时进行检测。
[0019][项4]如项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检测工序包括:
[0020]使与来源于上述2个以上的属的肠杆菌科细菌的成分产生抗原抗体反应的抗体与样本接触的工序;以及
[0021]对于在接触后的样本中产生的抗原抗体反应的有无和/或强度进行测定的工序。
[0022][项5]如项4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抗体是与上述2个以上的属的肠杆菌科细菌的核糖体蛋白L7/L12产生抗原抗体反应的抗体。
[0023][项6]如项4或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上述抗体与样本接触前,进一步包括:
[0024]将样本中的肠杆菌科细菌溶菌的工序。
[0025][项7]如项4~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抗体不与来源于可能存在于样本中的肠杆菌科细菌以外的1种或2种以上的细菌的成分产生交叉反应。
[0026][项8]如项7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肠杆菌科细菌以外的1种或2种以上的细菌为选自假单胞菌(Pseudomonas)属、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属、芽孢杆菌(Bacillus)属以及肠球菌(Enterococcus)属的细菌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细菌。
[0027][项9]如项4~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抗体不与可能存在于样本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非细菌来源成分产生交叉反应。
[0028][项10]如项9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非细菌来源成分是来源于病毒、植物和/或动物的有机物成分。
[0029][项11]如项4~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抗体为单克隆抗体或其片段、
或者它们的衍生物。
[0030][项12]如项11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单克隆抗体或其片段、或者它们的衍生物分别包含:
[0031]作为重链可变区序列的与选自序列编号1、序列编号3以及序列编号5中的至少任一氨基酸序列具有80%以上的同源性的氨基酸序列;以及
[0032]作为轻链可变区序列的与选自序列编号2、序列编号4以及序列编号6中的至少任一氨基酸序列具有80%以上的同源性的氨基酸序列。
[0033][项13]如项12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单克隆抗体或其片段、或者它们的衍生物中,
[0034]作为重链可变区序列具有与序列编号1的氨基酸序列具有80%以上的同源性的氨基酸序列,作为轻链可变区序列具有与序列编号2的氨基酸序列具有80%以上的同源性的氨基酸序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对选自饮食品样本、环境样本以及生物体样本的样本中的肠杆菌科细菌的有无和/或存在量进行检测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检测工序,基于抗原抗体反应对样本中的2个以上不同属的肠杆菌科细菌的有无和/或存在量同时进行检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检测工序中,对选自由埃希氏菌(Escherichia)属、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属、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属、肠杆菌(Enterobacter)属、变形杆菌(Proteus)属、沙门氏菌(Salmonella)属以及沙雷氏菌(Serratia)属组成的组中的2个以上不同属的肠杆菌科细菌同时进行检测。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检测工序中,对至少3个以上、或者4个以上、或者5个以上、或者6个以上、或者7个以上的不同属的肠杆菌科细菌同时进行检测。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检测工序包括:使与来源于所述2个以上的属的肠杆菌科细菌的成分产生抗原抗体反应的抗体与样本接触的工序;以及对于在接触后的样本中产生的抗原抗体反应的有无和/或强度进行测定的工序。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体是与所述2个以上的属的肠杆菌科细菌的核糖体蛋白L7/L12产生抗原抗体反应的抗体。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抗体与样本接触前,进一步包括:将样本中的肠杆菌科细菌溶菌的工序。7.如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体不与来源于可能存在于样本中的肠杆菌科细菌以外的1种或2种以上的细菌的成分产生交叉反应。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肠杆菌科细菌以外的1种或2种以上的细菌为选自假单胞菌(Pseudomonas)属、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属、芽孢杆菌(Bacillus)属以及肠球菌(Enterococcus)属的细菌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细菌。9.如权利要求4~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体不与可能存在于样本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非细菌来源成分产生交叉反应。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非细菌来源成分是来源于病毒、植物和/或动物的有机物成分。11.如权利要求4~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体为单克隆抗体或其片段、或者它们的衍生物。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单克隆抗体或其片段、或者它们的衍生物分别包含:作为重链可变区序列的与选自序列编号1、序列编号3以及序列编号5中的至少任一氨基酸序列具有80%以上的同源性的氨基酸序列;以及作为轻链可变区序列的与选自序列编号2、序列编号4以及序列编号6中的至少任一氨基酸序列具有80%以上的同源性的氨基酸序列。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单克隆抗体或其片段、或者它们的衍生物中,作为重链可变区序列具有与序列编号1的氨基酸序列具有80%以上的同源性的氨基酸序列,作为轻链可变区序列具有与序列编号2的氨基酸序列具有80%以上的同源性的氨基酸序列;或者
作为重链可变区序列具有与序列编号3的氨基酸序列具有80%以上的同源性的氨基酸序列,作为轻链可变区序列具有与序列编号4的氨基酸序列具有80%以上的同源性的氨基酸序列;或者作为重链可变区序列具有与序列编号5的氨基酸序列具有80%以上的同源性的氨基酸序列,作为轻链可变区序列具有与序列编号6的氨基酸序列具有80%以上的同源性的氨基酸序列。14.如权利要求4~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通过下述工序(I)和工序(II)对样本中的肠杆菌科细菌的有无和/或存在量进行检测的步骤,工序(I):通过样本、与固相载体连结的捕捉用抗体、以及具有检测用标记的检测用抗体的抗原抗体反应,捕捉样本中的细菌,同时对样本中的细菌进行标记,工序(II):基于检测用标记对样本中的检测对象细菌进行检测,而且,捕捉用抗体和检测用抗体中,一者的抗体是与2种以上的检测对象细菌产生抗原抗体反应的1种或2种以上的特异性抗体,另一者的抗体是与包括所述检测对象细菌在内的5个以上的属的细菌产生抗原抗体反应的1种或2种以上的通用性抗体,并且,所述通用性抗体或所述特异性抗体中的任一者为权利要求4~13任一项中记载的抗体。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工序(I)包括:(Ia

1)使样本与检测用抗体接触,通过检测用抗体与细菌的抗原抗体反应而对样本中的细菌进行标记的工序;以及(Ia

2)使包含利用检测用抗体进行了标记的细菌的样本与捕捉用抗体接触,通过捕捉用抗体与细菌

检测用抗体复合体的抗原抗体反应而捕捉样本中的细菌的工序。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工序(I)包括:(Ib

1)使样本与捕捉用抗体接触,通过捕捉用抗体与细菌的抗原抗体反应而捕捉样本中的细菌的工序;以及(Ib

2)使包含利用捕捉用抗体进行了捕捉的细菌的样本与检测用抗体接触,通过检测用抗体与细菌

捕捉用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克佳小田光太郎菅田三加
申请(专利权)人:旭化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