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乙烯醇系共聚物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6494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5
提供能够改善低温下的断裂伸长率的EVOH树脂组合物。一种乙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乙烯

乙烯醇系共聚物组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含有乙烯

乙烯醇系共聚物(以下有时称为“EVOH”)的乙烯

乙烯醇系共聚物组合物(以下有时称为“EVOH树脂组合物”)。详细而言,涉及低温下的断裂伸长性优异的EVOH树脂组合物。

技术介绍

[0002]以往,燃料罐的材料使用金属,但最近为了轻量化等而使用树脂。该树脂制燃料罐一般通过吹塑成形、注射成形、管成形等来进行成形加工。另外,例如在寻求柔软性的用途中,提出了在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皂化物中共混有柔软的热塑性树脂的树脂组合物(专利文献1)。
[0003]具体而言,专利文献1的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在以特定的比例配混未改性乙烯

α

烯烃共聚物、酸改性乙烯

α

烯烃共聚物和具有特定范围的熔体流动速率(MFR)的EVOH的基础上,进一步配混碱金属盐,从而提供具有优异氧气阻隔性、高柔软性、耐弯曲性的多层结构体,但在低温下使用时存在伸长率不足的问题。
[0004]另外,出于提供氢燃料罐的目的,提出了由EVOH和利用不饱和羧酸的酐进行了酸改性的乙烯

丁烯共聚物形成的树脂组合物(专利文献2)。
[0005]具体而言,专利文献2的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EVOH和显示出特定储能模量的酸改性乙烯

丁烯共聚物的树脂组合物,该树脂组合物能够兼顾燃料(尤其是氢气)的阻隔性和低温下的耐冲击性,并且提供使用该树脂组合物的成形体(燃料罐)。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5/141610号
[0009]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

6830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11]然而,专利文献2的技术中,低温下的断裂伸长率不好,存在改善的余地。可认为这是因为:弹性体成分仅由酸改性弹性体构成,由于EVOH/弹性体之间的界面的相互作用过强,因此在变形时不易发生基于界面剥离的变形,伸长率变少。
[0012]本专利技术是鉴于前述实际情况而进行的,其提供可改善低温下的断裂伸长性的EVOH树脂组合物。
[0013]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4]本专利技术人等鉴于前述实际情况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以特定比率组合使用特定的弹性体(未改性聚烯烃和酸改性聚烯烃),制成控制为特定熔融粘度比的EVOH树脂组合物,从而能够改善低温下的断裂伸长性。可推测这是因为:由于在EVOH/弹性体之间的界面具有适度的相互作用,因此,因材料的屈服应变和基于界面剥离的变形而导致伸
长率变大。
[0015]即,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的[1]~[10]。
[0016][1]一种乙烯

乙烯醇系共聚物组合物,其含有乙烯

乙烯醇系共聚物(A)、未改性聚烯烃(B)和酸改性聚烯烃(C),前述未改性聚烯烃(B)与前述酸改性聚烯烃(C)的质量比〔(B)/(C)〕为75/25~1/99,前述组合物在210℃、剪切速度18[sec
‑1]下的熔融粘度(η1)与前述组合物在210℃、剪切速度365[sec
‑1]下的熔融粘度(η2)的熔融粘度比〔(η1)/(η2)〕为5.6以上,前述乙烯

乙烯醇系共聚物(A)相对于前述未改性聚烯烃(B)与前述酸改性聚烯烃(C)的总含量的质量比〔(A)/((B)+(C))〕为60/40以上且小于75/25。
[0017][2]根据[1]所述的乙烯

乙烯醇系共聚物组合物,其中,前述未改性聚烯烃(B)为未改性乙烯

α

烯烃共聚物。
[0018][3]根据[1]或[2]所述的乙烯

乙烯醇系共聚物组合物,其中,前述未改性聚烯烃(B)为未改性乙烯

丁烯共聚物。
[0019][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乙烯

乙烯醇系共聚物组合物,其中,前述酸改性聚烯烃(C)为酸改性乙烯

α

烯烃共聚物。
[0020][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乙烯

乙烯醇系共聚物组合物,其中,前述酸改性聚烯烃(C)为酸改性乙烯

丁烯共聚物。
[0021][6]根据[1]所述的乙烯

乙烯醇系共聚物组合物,其中,前述未改性聚烯烃(B)为未改性乙烯

丁烯共聚物,前述酸改性聚烯烃(C)为酸改性乙烯

丁烯共聚物。
[0022][7]根据[1]~[6]中任一项所述的乙烯

乙烯醇系共聚物组合物,其中,前述酸改性聚烯烃(C)的熔体流动速率在190℃、载荷2160g的条件下为1.0g以上/10分钟。
[0023][8]根据[1]~[7]中任一项所述的乙烯

乙烯醇系共聚物组合物,其中,前述熔融粘度(η1)为10000(mPa
·
s)以下。
[0024][9]根据[1]~[8]中任一项所述的乙烯

乙烯醇系共聚物组合物,其中,前述乙烯

乙烯醇系共聚物(A)的含量相对于前述未改性聚烯烃(B)与前述酸改性聚烯烃(C)的总含量的质量比〔(A)/((B)+(C))〕为60/40以上且68/32以下。
[0025][10]一种成形体,其具有至少1层由[1]~[9]中任一项所述的乙烯

乙烯醇系共聚物组合物形成的层。
[0026]专利技术的效果
[002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EVOH树脂组合物,能够改善低温下的断裂伸长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针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它们表示优选实施方式的一例,并不限定于这些内容。
[0029]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的EVOH树脂组合物为含有EVOH(A)、未改性聚烯烃(B)和酸改性聚烯烃(C)的EVOH树脂组合物,未改性聚烯烃(B)与酸改性聚烯烃(C)的质量比〔(B)/(C)〕为75/25~1/99,EVOH树脂组合物在210℃、剪切速度18[sec
‑1]下的熔融粘度(η1)与EVOH树脂组合物在210℃、剪切速度365[sec
‑1]下的熔融粘度(η2)的熔融粘度比〔(η1)/(η2)〕为5.6以上,乙烯

乙烯醇系共聚物(A)相对于未改性聚烯烃(B)与酸改性聚烯烃(C)的总含量的质量比〔(A)/((B)+(C))〕为60/40以上且小于75/25。
[0030]以下,针对各构成成分进行说明。
[0031]<EVOH(A)>...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乙烯

乙烯醇系共聚物组合物,其含有乙烯

乙烯醇系共聚物A、未改性聚烯烃B和酸改性聚烯烃C,所述未改性聚烯烃B与所述酸改性聚烯烃C的质量比B/C为75/25~1/99,所述组合物在210℃、剪切速度18sec
‑1下的熔融粘度η1与所述组合物在210℃、剪切速度365sec
‑1下的熔融粘度η2的熔融粘度比η1/η2为5.6以上,所述乙烯

乙烯醇系共聚物A相对于所述未改性聚烯烃B与所述酸改性聚烯烃C的总含量的质量比A/B+C为60/40以上且小于75/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烯

乙烯醇系共聚物组合物,其中,所述未改性聚烯烃B为未改性乙烯

α

烯烃共聚物。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乙烯

乙烯醇系共聚物组合物,其中,所述未改性聚烯烃B为未改性乙烯

丁烯共聚物。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乙烯

乙烯醇系共聚物组合物,其中,所述酸改性聚烯烃C为酸改性乙烯

α

烯烃共聚物。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上耕太森田大地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